一汽-大众产销破3千万,你们有什么资格埋汰“合资车不行了”?

在国内汽车市场,尤其是在电动化语境下,老是有人散布“合资车不行了”的论调,搞得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信以为真,跟着起哄。

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大众、丰田这些国内合资汽车企业才发现,它们不是不行了,而是风景独好,那些唱衰合资的言论,都是嫉妒心在作祟。

10月30日,国内合资汽车企业的标杆和龙头,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一汽奥迪A5L领航版在长春基地下线,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标志着一汽-大众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一汽-大众产销破3千万,你们有什么资格埋汰“合资车不行了”?-有驾

一汽-大众34年产销突破3000万辆,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就,也是合资车企正青春的有力例证,那些靠埋汰别人吹嘘自己的,可以闭嘴了。主流合资车企,在燃油车时代是王者,在电动化智能化时代,依然底气十足,强劲向上。

从1991年成立至今,一汽-大众走过了34个年头,陪伴了中国汽车市场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的全过程。

从34年前合资成立时的1个品牌1款产品,到如今一汽-大众坐拥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33款“燃油+新能源”车型矩阵,丰富的产品阵容为一汽-大众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汽-大众产销破3千万,你们有什么资格埋汰“合资车不行了”?-有驾

这3000万辆,是品质的积淀,是口碑的累积,更是对中国消费者深刻理解的结果。

34年来,一汽-大众已建成覆盖东北、西南、华南、华东、华北的全国性生产基地,带动50余万上下游就业,累计纳税超7300亿。

三千万辆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段辉煌征程的全新起点,一汽-大众已经做好了再次领跑的准备。

一汽-大众产销破3千万,你们有什么资格埋汰“合资车不行了”?-有驾

在3000万辆庆典活动现场,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总经理陈彬展现了对未来的清晰规划。一汽-大众确立了“两高一新”总体目标、“五大领先”具体目标和十大核心任务,正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全力奔跑。这表明,合资车企没有沉溺于过去的荣光,而是积极拥抱变革。

具体来看,在商品规划方面,一汽-大众将坚持“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开启新一轮电动化转型。2025年3月,一汽-大众与德国大众签署协议,计划新增11款中国专属车型,其中10款为新能源产品;捷达品牌则筹备成立新公司,计划2028年前推出5款新车,包含4款新能源车型,首款纯电车型将搭载SOA电子电气架构,实现智能化水平行业领先。

一汽-大众产销破3千万,你们有什么资格埋汰“合资车不行了”?-有驾

未来五年,将推出近30款全新商品,其中新能源商品超过20款。这一规划既展现了全面拥抱电动化的决心,又体现了对市场现实需求的理性判断——在可预见的未来,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将长期共存,而非简单替代。

在技术创新层面,一汽-大众依托两国九地研发布局,持续保持年均近百亿的研发投入,聚焦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彰显了合资车企在技术创新上的决心与实力。创新不是喊出来的,是真金白银投入出来的。

在运营模式方面,一汽-大众积极探索捷达品牌本土化运营新模式,引入中国本土优势资源,推动全面焕新。这一举措反映了合资车企正在摒弃固有的思维定式,更加贴近中国市场需求,更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一汽-大众产销破3千万,你们有什么资格埋汰“合资车不行了”?-有驾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汽-大众三大品牌将协同加速出海,实施“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三步走策略,实现国内国际双轮驱动。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战略,更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出海的典范。

回望过去,一汽-大众作为中德合作共赢的典范,全力践行了央企合资企业的责任担当。展望未来,合资车企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深厚的技术积淀、成熟的生产体系、严格的质量标准、全球的研发资源,以及在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自主品牌的进步,也不漠视合资车企面临的挑战。但汽车产业的竞争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同做大蛋糕、共同成长的过程。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汽-大众产销破3千万,你们有什么资格埋汰“合资车不行了”?-有驾

一汽-大众3000万辆的成就告诉我们,合资汽车不仅没有不行,反而正在积蓄力量,谋划更广阔的未来。对于那些一味唱衰合资汽车的人,这3000万辆无疑是最好的回应。

在中国汽车市场这片热土上,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同台竞技,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写照。一汽-大众的3000万辆,既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仍然有着广阔的天空,将继续与中国汽车产业共同成长,共创辉煌。

所以,下次当你想说“合资汽车不行了”的时候,请先想一想一汽-大众这3000万辆背后代表的是什么——是品质,是信任,是积淀,更是蜕变与新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