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提车需等一年,数百人联名要求退款,销售称交付或提前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张女士正坐在武汉的一个小米之家汽车体验店里,心中充满了期待。

6月26日,小米YU7的发布会刚结束,她便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

小米YU7提车需等一年,数百人联名要求退款,销售称交付或提前-有驾

她想象着新车开回家的那一刻,心中满是期待。

然而,没过多久,她却收到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她的车竟然要等一年才能提车!

这样的等待,无疑让她感到十分失望。

小米YU7在发布后的几小时内便引起了轰动,短短三分钟的时间内,订单数就突破了20万辆,紧接着一小时内这一数目更是达到了28.9万辆。

这一切的热潮与期待,仿佛让人忘记了背后潜藏的问题。

小米YU7提车需等一年,数百人联名要求退款,销售称交付或提前-有驾

然而,正如古人所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小米来说,这一切的火热背后,却是交付周期的极度延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需要等待长达50周才能提车。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小米YU7交付拖延”的话题引发了热议,消费者们的愤怒和失望情绪不断发酵。

张女士表示,她在下定金之后才看到交付周期的具体信息,心中感到一阵不满:“销售在下单前并没有清楚告知交付时间,反而等我锁单后才让我知道。这样的做法,让我觉得自己被隐瞒了重要信息。”

不仅如此,更让张女士感到不满的是,部分销售人员在之前的沟通过程中曾口头承诺交付时间,甚至暗示她可以在年内提车。

可当她通过小米的APP查询时,却发现交付周期已经延长至30周以上。

小米YU7提车需等一年,数百人联名要求退款,销售称交付或提前-有驾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让她愈发感到无奈与愤怒。

在张女士和其他准车主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组织起来,签署联名书,要求小米退还他们的定金。

这份联名书明确指出,小米在销售过程中未能清楚告知消费者交付的具体时限,这种做法损害了他们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对于那些在发布会后几天内锁单的车主来说,他们并不应面临如此漫长的等待。

联名书中描述的诉求相当明确:开放定金退还通道,改善合同条款,明确交车周期,提前向消费者公开预计交付的周期和数量。

小米YU7提车需等一年,数百人联名要求退款,销售称交付或提前-有驾

这一举动不仅让小米车主的声音被听到,更引发了社会对汽车行业透明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广泛讨论。

小米YU7的市场反应如此热烈,然而高达近一年的交付周期,无疑让消费者的热情受到打击。

即便在销售人员的口头解释中,他们依然表示实际的交付时间可能会提前,但消费者的质疑声并未因此消散。

有人开始怀疑,这样的承诺究竟能否兑现。

当下,随着消费者对于透明度的需求不断提高,车企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小米YU7提车需等一年,数百人联名要求退款,销售称交付或提前-有驾

不少准车主表示,除了希望退回定金外,他们更希望小米能够采取实质性的措施,以防止其他消费者再遇到类似的困境。

在这一事件中,法律的介入显得尤为关键。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的王琼律师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她指出,小米在销售过程中未提前告知交付周期,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知晓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如果企业未能履行这一义务,势必会影响到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小米YU7提车需等一年,数百人联名要求退款,销售称交付或提前-有驾

王律师还提到,虽然小米的现行定金政策在行业内并不算特殊,但在交付周期不透明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权益受到的损害显得格外突出。

她建议,企业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感受,确保信息的透明和及时更新,以提升消费者的信任感。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维权行列,小米是否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回应大家的诉求,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而这场事件也无疑是一次对整个汽车行业的深刻反思,消费者的声音正逐渐变得更加响亮,透明、守信、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张女士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除了追求产品的性能与价格,交付周期的透明度同样重要。

希望未来的商家能在信息沟通上做到更为透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诚信是立身之本,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