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气味,真的比以前好多了。领克900的三零健康材质——0沥青、0杂棉、0有害溶剂,这几个词听着挺专业,我前前后后翻了翻笔记,搞懂了大概是材料从源头上就控制了那些平时让人皱眉头的刺鼻味儿。你想啊,很多车内饰胶水一大把,用完车门一关,整个车厢都像理发店刚消毒过似的。900这车,你闻起来更像是刚晒完被套的清新感,没那么冲。
我有个销售哥们告诉我,像这种零杂棉其实是比较难控制的,毕竟布料本身就容易藏味。900改用的材料,成本感觉应该高了不少,不知道厂家这成本是要往利润里挤还是直接往用户体验上用的?这个我问过的朋友车主,他们普遍觉得这车用起来舒服多了。上周我去4S店,随手嗅了嗅,确实没有那种让人皱鼻子的味道,跟同价位的某日系SUV比起来,后者就要刺鼻不少。
但说真的,起初我还挺怀疑这三零不是卖噱头,就拿了几天通风前后的车内空气味道做了个对比。新车一开门,确实能闻到点皮革味和启动仪表的塑料味,但那味道比我之前开的两款SUV轻很多。晒了两天,味基本没了。你要是家里有孩子或者鼻子敏感的,坐这车肯定舒服,尤其是那些老车主说的,新车首个月的味道有时都能引发小孩子咳嗽。
说到这,我不禁想到研发这块。我之前从事过供应链这一块的,材料选择说容易也不容易。就像做菜要选好食材,研发团队得保证皮革、塑料件、密封胶水都得搭配好,谁也不想车子刚下线就被用车反馈味道大。这其中环节繁多:供应商多了材料不稳定,环保材质成本高;工艺不当又容易产生二次挥发。我猜这三零标准,得是领克和几个关键供应商深入定制了。没细想过,不过我估计车企宁愿多花钱也不会拿品牌声誉冒险,国内环保监管日益严苛,走捷径轻易不好行。
车内空气质量,又是另一件事。料子环保了不代表空气就干净。好在900配备了空气抗菌过滤系统,据说能过滤PM2.5和过敏原,这东西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尤其重要。我曾和一个修理工聊过,他说不少车用户往往忽视了空调滤芯的重要性,买了好车不换芯,车内空气照样糟糕。900这个算是给车主省了心,专业点的设计还挺贴心。空调抗菌系统用得久了会不会像买家说的那样效果减弱?这得看后续保养跟不跟得上了。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里面有张我朋友家的小孩坐在900里撒娇玩手机的照片,光线柔和,座椅包裹性好,根本不像我以前坐过的某些同级SUV,坐着后背闷热刺鼻味重。真正做到母婴级,也就是多了点用心吧。
不过得承认,我前面说材料环保让气味消失,多少有点大了。毕竟任何新车,尤其是换季时,多少都会有点味道,只是领克900的气味相对轻很多。对比起其他车,这确实是进步,但不代表完全无味。你车内气味多少和用油漆、塑料件挥发有关,真正做到零气味感觉不现实。
说到价格,这车大概在30万左右,跟同价位的SUV比,其他车可能会放弃环保材料去节省成本,这点看得出来。预算相当的车里,900的环保配置算是加分项。但我也好奇,有没有可能后面市场反馈里,好多车主相较于外观和动力,最期待的其实是空气质量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对了,我听一个老司机吐槽,那些新车气味轻的车,冬天暖风开起来反而没以前那么有仪式感,这种反差你感受过吗?我倒是觉得不惯像领克900这种清新系,毕竟老车味道偶尔也挺怀旧的。对于有小孩的家庭,还是更安全靠谱。
这段先按下不表,反正现在买车气味是个越来越被关注的点。你觉得车企会花更多精力在这些细节上吗?会不会有一天,纯电动车蔚然成风,内饰材料的天然环保战变成最重要的卖点?还是说,气味永远都只是个人体感,没法完全统一标准?
最后聊个细节,朋友提车那天,他跟销售说:买车我只看三样,安全、舒适和能不能安心呼吸。销售听了乐了,说:这个放心,900可能是你见过最‘健康’的宝马竞争对手了。你会怎么选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