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宣布改名,网友吐槽怀旧,经销商直言难卖

说起来,谁能想到,九百亿身家的“娃哈哈”说改名就改了,而且还是改成“娃小宗”,网友们一边吐槽一边怀念,那种五味杂陈的心情,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瓶盖下的童年气味突然换了个名字,别说,这事真让人有点迷。

你说“娃哈哈”这牌子,在咱中国人心里到底是什么位置?不仅仅是一瓶奶,一罐水,更是三十七年一代又一代人集体的童年记忆,像个老朋友一样,陪伴我们一路从课桌、操场、单位到现在的小区便利店,结果人家突然改名,还是个让人一时半会儿拗不过来的新名字,这背后到底发生了啥?这可不是啥单纯的品牌升级,像是“断臂求生”,你还真看不出宗馥莉到底是无奈还是有主意。

说起这事儿,还得追溯到那封有点“冷淡”的内部通知,据说9月12号给全国经销商发出去,说大白话就是“历史问题难搞、法律风险扑面而来,咱得换个名字了”。如此一来,那熟悉了快四十年的“娃哈哈”就要被贴上新商标,“娃小宗”上岗。

此刻,网上一阵骚动。有人拿出年纪比自己还大的AD钙奶空瓶,拍照发朋友圈,说这改名是“童年变味”的标志;也有人差点没掀桌子,怒问娃哈哈凭啥“不叫好好的娃哈哈了”,仿佛自己的回忆被拿来开了个玩笑。其实,从2026年起,许多产品线要彻底变脸,对于太多粉丝来说,简直像吃了包假干脆面,不是原来的味儿。

娃哈哈宣布改名,网友吐槽怀旧,经销商直言难卖-有驾

但你要问为什么,不信咱一个个往下扒一扒,真相可真不是表面看着那么简单。

第一层,法律风险这事念叨了好久。去年二月,宗馥莉想着把三百多件“娃哈哈”商标直接搬到自己能掌控的宏胜系公司头上,本来计划挺顺利,结果上城区国资直接打了个“暂停”,咱啥都别想了。这国资可是大股东,持46%的股份,关键决策一票否决,宗馥莉那29.4%,小股东的命,想“全控”哪有那么容易。说白了,商标要想动,一致同意不可少。宗馥莉在家当了千金大小姐这么久,也没能拿到这个生杀大权。

娃哈哈宣布改名,网友吐槽怀旧,经销商直言难卖-有驾

再看数字,别小瞧这块牌子,去年娃哈哈三个字的估值直接飙到了911亿元,这离谱不?但它不光是钱,更是国民集体情感积累,谁小时候没喝过AD钙奶,那种对品牌的信任,渗进了几代人的胃和心。但这块招牌到了宗馥莉手里,就变成了“烫手山芋”,想动动不了,想用用不得,国资没点头,啥也干不成。

娃哈哈宣布改名,网友吐槽怀旧,经销商直言难卖-有驾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去年上海娃哈哈的饮用水公司,直接因为商标归属问题被迫停产,年营收1.2亿元,不少便利店都让蓝色的“娃哈哈”饮用水下架了,老顾客一脸问号:“以后是不是再也喝不到了吗?”那种失落,就是熟悉味道不见了似的,真的是割舍不掉。

这其中不仅有官司、有规则,还夹杂着浓到化不开的家族矛盾。上海娃哈哈的董事长宗伟,就是宗庆后的堂弟。停产之后,他直接喊话:跟宗馥莉联系不上,而且这么大的改名决定,从来没跟经销商们商量。宗馥莉也没多解释,选择了“削藩”,一下子砍掉了十八家掌控在亲戚手里的工厂,还顺手清退了那些年销售额低于三百万的小经销商。你品,你细品,其实这不仅仅是叔侄纠纷,更是老一代家族式管理和新一代现代化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撞击。

娃哈哈宣布改名,网友吐槽怀旧,经销商直言难卖-有驾

宗馥莉也不是摸鱼。她在2025年2月早早地给“娃小宗”“娃小哈”注册了商标,五月份首批无糖茶饮已经上市;渠道上也是大刀阔斧,把全国经销商数量从1.2万家缩到8000家,还砸了十万台智能冰柜出去,誓要把“娃小宗”打造成新世代品牌。

娃哈哈宣布改名,网友吐槽怀旧,经销商直言难卖-有驾
娃哈哈宣布改名,网友吐槽怀旧,经销商直言难卖-有驾

但现实很扎心。官方旗舰店销售额直接腰斩,粉丝瞬间掉了十万。一位资深重庆经销商,不玩虚的:“我能卖得出去,就是靠那三个字。换了新名字,谁会认啊?”更有网友吐槽新名字像山寨,还自爆琢磨化名,“娃小哈”、“宗小娃”,至少听着还有点童年味。市场反馈很直接,“娃小宗”对老粉来说,就是个新来的。

除此之外,宗馥莉这“豪赌”可真的是内忧外患。同行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一马当先,霸占了无糖茶八成市场,去年收入428亿元,这架势分分钟要追上娃哈哈整体规模。如若不破局,怕是要被甩在后头。而她自己先前费劲心思推的“KellyOne”果蔬汁,产品力不行,库存一堆,经销商提起来都还一脸犹豫。大家私底下嘀咕:“要是‘娃小宗’还是那个路子,我们真得亏死。”法律不消停,香港资产被冻结,杭州国资委也是顶着压力,要她保证国资利益。

到这个份上,宗馥莉就像在钢丝上跳芭蕾,一边是心心念念的金字招牌不能说拿就拿,一边市场又逼着她必须出招。如果各方都能退两步,也许“娃小宗”能先当副品牌慢慢铺路;要是这僵局持续,娃哈哈的江湖就真要被一分为二了,宏胜系、宗氏系,谁都不服谁。

娃哈哈宣布改名,网友吐槽怀旧,经销商直言难卖-有驾

想一想,其实挺让人唏嘘,谁都知道宗馥莉左右为难。要说她有钱有资源,但实际执行起来,市场、股东、家族、法律、经营,每一样都拧成一股绳,哪边都不好使。你要说摆烂吧,也不是她的性格;但想一招鲜吃遍天,这仗咱得打好几年。

作为老百姓用户,看着曾经熟悉的“娃哈哈”被“娃小宗”替换包装,着实有点心理障碍。小时候放学捏着蓝白瓶子跑回家,那三个字不只是一份饮料,更是属于一代人的安全感。与其彻底斩断联结,不如在新包装上打个“源自娃哈哈”的标,留点熟悉的配色,或许消费者更好接受。

只是品牌这回事,有时候比商标还复杂,承载的是信任、情感和集体回忆。你说改名能一刀两断吗?真不见得,换汤不换药,可市场这碗汤,也早变了味。

当前这场改名风波,是宗馥莉的无奈豪赌,既有市场倒逼,也有家族掣肘,更有法律的劲敌,前路并不明朗。或许,面对冲突和变局时,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才是娃哈哈真正能续命的钥匙。宗馥莉这步险棋走得是否漂亮,还是得看她能否把“娃哈哈”的魂保留在“娃小宗”里,给每个从小喝到大的老铁留条后路。

所以说,你咋看娃哈哈这波改名操作?是断臂求生还是心血来潮?你下次路过货架,还会愿意买那个新瓶子吗?评论区见,聊聊你的“娃哈哈记忆”。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