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老板魏建军曾放言“搞定女性就搞定市场”,结果欧拉品牌从年销13万台跌到月销仅两千台。 化妆镜、粉色车身、喵喵叫的营销噱头,为何一夜之间失灵? 这场豪赌背后,是车企对女性消费者的严重误判。
2018年,长城推出欧拉品牌时,精准踩中了女性经济崛起的风口。 当时中国女性驾驶人数量突破1.6亿,新能源汽车市场刚刚萌芽。 欧拉用圆润造型、马卡龙色系和“芭蕾猫”“闪电猫”的萌系命名,迅速圈粉女性用户。 2021年,欧拉销量冲上13.5万辆,七成买家是女性。 车内化妆镜、座椅“暖男模式”等设计被捧为创新,甚至传出车型要加入喵喵叫声互动。 长城高管在发布会上的“男的不如狗”言论,更是将“她经济”热度推至顶峰。
然而高光转瞬即逝。 2022年初,欧拉以“卖一辆亏一万”为由,突然停售黑猫和白猫两款低价车型。 这两款车曾贡献品牌超17万辆销量,是欧拉的根基。 决策一出,老用户流失,新用户观望。 更矛盾的是品牌定位的反复横跳:2021年高喊“更爱女人”,2022年却转向“男女通吃”,推出中性车型闪电猫。 消费者困惑不已:“到底想卖给谁? ”
冲击高端的尝试同样受挫。 芭蕾猫定价超20万元,续航、智能配置却撑不起高价。 对比同期比亚迪海豚10万级定价、400公里续航,欧拉显得性价比全无。 技术短板更是致命:当竞品普及L2智驾时,欧拉好猫仍用老旧车机,充电故障、电池问题投诉频发。 2023年,欧拉销量同比暴跌41%,2024年继续下滑56%。
欧拉的困境并非个例。 哪吒汽车推出“魔女版”,一个月只卖几十台;风行“女神版”在后备箱塞化妆桌,被吐槽“土味设计”。 这些车型共性是把粉色内饰、奶茶挂钩当核心卖点,忽视女性真实需求。 社交媒体上,女性用户直言:“谁要花十几万买个芭比娃娃? 安全、油耗、空间才是关键。 ”
数据显示,女性购车决策已高度理性。 懂车帝报告指出,女性选车时安全性权重占首位,其次是用车成本和舒适性。 2023年热销的比亚迪海豚女性用户占比近90%,车型并未强调性别标签,而是靠五星安全评级和低电耗取胜。 小米SU7女车主超40%,吸引点却是媲美超跑的加速性能和智能座舱。 一位女性消费者吐槽:“车企总以为我们只看颜值,实际上我们会对比电机参数和碰撞测试成绩。 ”
女性对汽车知识的掌握速度远超车企预期。 短视频平台上,女性用户汽车类内容观看量增长190%,直播看车次数上升136%。 她们能清晰分辨永磁电机和感应电机差异,讨论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优劣。 某车型因车头短、视野好被女性自发推荐,销量意外增长70%,这类真实痛点反而被车企忽略。
安全领域的性别偏见更是触目惊心。 自1950年代以来,汽车碰撞测试一直使用男性体型假人,直到2022年才有首款女性假人。 研究显示,女性在车祸中重伤几率比男性高73%。 然而欧拉等“女性车”热衷宣传化妆镜颜色,却未强化车身钢强度或安全气囊配置。
面对崩盘局面,长城在2025年紧急换将,技术背景的吕文斌接任欧拉总经理。 新款好猫降价至8.38万起,搭载蓝山同款车机系统,试图用性价比挽回市场。 品牌口号也从“更爱女人”改为“纯电城市全场景出行”,彻底抛弃性别标签。 魏建军亲自站台承诺持续投入,经销商网络已出现退网潮。
当前10万级电动车市场已成血海。 比亚迪海鸥月销稳居3万台,吉利星愿全系标配L2智驾,小鹏MONA以800公里续航碾压对手。 欧拉要想翻身,必须直面女性对技术、安全、价格的严苛考量。 一位退订欧拉的消费者说:“当我发现同价位能买到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吉利的卫星通信,为什么还要为粉色油漆买单?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