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微博的时候,老是刷到小米汽车的消息,据说小米汽车明年将有有六个工厂,能生产100万台小米汽车。5 月中下旬,他们家备受期待的 SUV 展车就要到店了,更让人震惊的是,小米还打算通过上海工厂把车卖到东南亚、欧洲、中东、拉美这些地方去。
国内市场买车的时候,大多数都挺喜欢 SUV 的,空间大,开起来也气派,听说超过一半的购车者都会选择 SUV。小米之前靠轿车 SU7 在市场上打开了局面,现在推出 SUV,明显是想补上这块热门市场的空缺。为了能尽快生产出 SUV,北京工厂二期 7 - 8 月就要投产了,武汉工厂也在加速建设,都是在为 SUV 的生产做准备。现在 SU7 的订单还是很火爆,现在下单,居然还得等到明年才能提车,等未来 SUV 上市,订单说不定会更高,所以提前准备好产能确实很有必要。
出海这一块。上海工厂专门负责出口,为什么选东南亚、欧洲、中东、拉美这些地方呢?我觉得可能是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太卷了,竞争激烈不说,小米在国内的舆论风评也不是特别好,换个市场说不定能有新的机会。像东南亚很多国家有购车补贴,欧洲环保要求严,传统燃油车不好卖,中东和拉美要么有钱但缺好车,要么市场刚起步,这些地方感觉都是蓝海市场。而且小米有海外市场的经验,当年手机就是靠高性价比打开了海外市场,现在海外有很多小米之家门店,卖车的时候售后、物流都能共用,还能根据当地需求生产定制款,比如东南亚需要右舵车,欧洲要符合当地安全标准。听说在国外,小米的风评更好,这样营销压力也能小一些。
说到产能规划,那可真是猛。小米规划了 6 个工厂,分布在北京、武汉、上海三地。保守估计,6 个工厂一年能产 90 万辆;要是开足马力,能达到 180 万辆;再努努力,甚至能到 210 万辆。对比一下,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年产 75 万辆,比亚迪全球一年 300 万辆,小米这速度简直就是 "产能狂飙" 啊。这背后也有不少挑战,订单是否和su7一样火爆,供应链是不是稳定,海外市场的门槛也不低,欧洲环保法规严,东南亚要求本地生产比例,这些都是小米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米汽车的终极目标是从 "造车新势力" 变成 "全球玩家",这个难度对于小米来说极大。虽然人车家全生态的口号,手机、家电、汽车全打通,对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挺大的。但是汽车技术比手机复杂多了,质量要求也更高,品牌高端化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如果小米yu7能延续su7的火爆, 2026 年真能做到 100 万产能,也许有机会冲进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十。不过不管结果怎么样,小米的加入让新能源车市场更热闹了,消费者也多了更多选择,厂商竞争越激烈,对我们消费者就越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