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

工信部最新这批新品目录,讲真,给我看乐了。

这不是什么行业风向标,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下饺子”。154款摩托车,电动爹直接占了86%,雅迪老师更是重量级,一口气报了18款,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家模具厂最近在加班。这已经不是什么市场爆发的前兆了,这就是一群饿疯了的狼,突然看到天上掉下来一块肉,什么体面、什么章法,都不要了,先扑上去咬一口再说。油摩?现在翻目录找个烧油的,跟在博物馆里找活的恐龙一样稀奇。

这股妖风早就开始吹了。你看本田那两位老师傅,五羊本田和新大洲本田,前几年在电摩这块突出一个“稳重”,说难听点就是反应慢。现在呢?也开始搞什么E-VO系列,也开始发新车了,属于是村里刚通网,发现世界变了天。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是武林正宗,瞧不上那些旁门左道,结果一出门发现,人家九号、小牛、雅迪这些“邪魔歪道”已经快把武林盟主大会的桌子给掀了。

这不叫战略调整,这叫心态崩了,再不上车,别说汤了,连洗碗水都喝不上了。

所以问题来了,是什么让这帮大佬突然集体“开悟”了?

是是是,表面上看,是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这种话术我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本质是什么?本质是“掀桌子”。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第一张桌子,是新国标掀的。以前大家买个电动自行车,核心乐趣在哪?在于“改装”。换个电池,解个限速,一拧油门,跑得比鬼火少年还快,主打一个“赛博朋克DIY”。现在新国标一落地,又是限重又是防篡改,直接把这条路给堵死了。这下好了,那些每天靠两轮通勤,对速度有刚需的外卖小哥、打工人们,怎么办?

不装了,摊牌了。既然电自不让“修仙”了,那就干脆一步到位,直接飞升“电摩”。

你看,这不是什么消费升级,这是一次精准的“降维打击”。把原来那个灰色地带彻底铲平,逼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做出选择:要么你老老实实当个龟速自行车,要么你就加钱上牌照,光明正大地成为一名骑士。这波官方助攻,简直是把饭喂到电摩企业嘴里,就问你怕不怕?

第二张桌子,是一些城市自己掀的。以前很多地方对摩托车喊打喊杀,一刀切。现在像西安、昆明、重庆这些地方,脑子突然清醒了,开始给电摩“开绿灯”。这说明什么?说明管理者也发现了,堵不如疏。你把人家的饭碗给砸了,人家就得想办法把你的锅给端了。城市需要活力,需要毛细血管里的血液流动,而电摩,就是最高效的血液细胞之一。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所以你看,整个市场就像一个被高压锅压了很久的猪蹄,现在政策稍微松了松气阀,那必然是“井喷”。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但这种井喷,是好事吗?

我作为一个开过油摩、也短暂拥有过特斯拉的中年人,我必须说,眼下这场狂欢,底色是巨大的悲凉。因为所有人都扎堆在同一个赛道上,干着同一件事——用“爆款模板”疯狂复制。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你打开那些所谓的新品看看,有一个算一个,长得都跟亲兄弟似的,主打一个“像素级复刻”。你搞个长续航,我也搞;你弄个智能大屏,我比你还大;你请个流量明星代言,我直接买下整个地铁站的广告。大家比的不是谁的产品更好,而是谁的嗓门更大,谁的胆子更肥。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这种模式的终点在哪?必然是“血肉磨坊”。

首先是价格,两万块买个电动摩托?讲真,我看到这个定价就想把手机扔了。两万块,我都能买个二手五菱宏光MINI了,还能遮风挡雨,夏天还能吹空调。你一个两轮的,凭什么?就凭你那个所谓的“智能化”?是能在我上班堵车的时候直接开启“任意门”模式,还是能在我摔车的时候自动开启“金钟罩铁布衫”?

别扯淡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花里胡哨的智能系统,在复杂的中国路况面前,就是个笑话。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就是这个味儿。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然后是充电。这更是典中典的笑话。普通充电六到八小时,我奶奶用的压缩毛巾泡水都比这快。快充呢?那些所谓的专用“能量图腾”,在城市里稀疏得跟共享单车的尸体一样。至于换电,那更是把用户当猴耍。每个品牌都想当秦始皇,搞自己的度量衡,结果就是雅迪的用户永远找不到爱玛的柜子,小牛的车主看着台铃的满电柜干瞪眼。大家都在建自己的“柏林墙”,最终把用户困死在自己的生态孤岛里。

这根本不是在解决问题,这是在制造新的问题。

所以,这个行业重蹈“价格战旋涡”是必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壁垒,最后只能拼成本,拼供应链,拼谁更能压榨自己。加大加大加大,把配置拉满;降低降低降低,把价格打穿。最好的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真的,我看得都累了!

所以最后的赢家是谁?不是那个技术最牛逼的,也不是那个智能化做得最花哨的。这些在绝对的低价和混沌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真正的赢家,是那个最先“发疯”的。是那个最不讲理,最先把价格打到所有人的脚脖子上,用自爆式的攻击把所有人都拖下水,自己不过了也让别人活不成的那个“癫子”。

别再吹智能和续航了,电摩的终局就是比谁先“发疯”-有驾

它会用一个你无法拒绝的价格,给你一个看起来差不多的产品,然后用铺天盖地的营销告诉你,这就是未来。至于那些还在纠结技术、打磨场景的“体面人”,最终只会被这股泥石流冲得连渣都不剩。

这,才是这场电摩大乱斗背后,唯一的真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