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车友,大家好!
今天咱“用车社”不谈那些高头讲章的新车发布,也不聊云里雾里的前沿科技,就来扒一扒最近汽车圈里这股“旧貌换新颜”的潮流——中期改款。
眼下,车企的日子真不好过!
销量上不去,怎么办?
一股脑儿地扎堆“翻新”。
远如锋兰达、卡罗拉锐放这类合资阵营的“老资格”,近如领克07、smart这些“后起之秀”,都像是赶大集似的,往工信部递交着自家的新设计方案。
我都能猜到车企的那点小心思:改改前脸,换换大灯,再整个运动套件,就能让销量死灰复燃?
想得太简单了!
如今的消费者,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
所谓中期改款,说白了就是车企的一次“例行美容”。
可问题是,有些车企这刀法啊,实在让人…难以评价!
就拿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来说,直接把海外版的尾灯搬到锋兰达上,海外版的前脸拿来搪塞锐放,这种做法,节省成本是真,但诚意呢?
连大灯都不愿意更新,这算哪门子的中期改款?
顶多算个“小修小补”。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领克。
07的前脸,非要往福特那边靠,硬生生弄出了一股“混血风”。
08的X-Bar设计,又恨不得把自家900概念车的设计元素全盘照搬。
领克啊领克,你这是要闹哪样?
原本颇具韵味的北欧设计,愣是给你搞成了“四不像”,这设计师的绩效,恐怕要泡汤咯!
要说有些车企在改款上用的心思,我估计还不如某宝上那些卖车身套件的商家。
人家至少还明白什么是“个性化定制”,什么是“客户需求”。
当然,并非所有车企都在“敷衍了事”。
好比享界S9T,就让人眼前一亮。
直接从轿车“变身”旅行车,后备箱容积瞬间提升200升,这空间利用率,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更狠的是,直接把问界M9的后排零重力座椅给“移植”过来。
这波“空间魔法”,玩得可真够可以!
简直是把“移动客厅”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日后出游,连露营帐篷都省了,直接在车里享受生活!
再有iCAR V23S,直接将电机功率翻了一倍,四驱版竟达到335kW,这数据都快赶超性能钢炮了!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加量不加价”啊!
要是定价合理,绝对能引爆市场!
如今,自主品牌在改款时,都开始在“硬实力”上较劲了。
反观合资车,还想着靠品牌价值来“唬人”。
这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现在车企搞改款,就像手机厂商换个新配色一样,发布会上天花乱坠,配置表看着眼花缭乱,可仔细一瞧,核心部件依旧是老一套。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还是沿用旧款。
换了个外壳,就敢号称自己是“全面革新”?
看看申报图里那些熏黑尾灯、运动包围,我真想对汽车设计师们说,各位走点心吧!
与其在这些表面功夫上浪费精力,不如多加几个毫米波雷达,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毕竟,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为何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不好“忽悠”了?
说到底,是因为大家的需求变了!
过去是“有车就行”,现在是“要好车,要智能,要安全”。
车企如果还固守成规,妄图靠换个壳子就能“蒙混过关”,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改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有无真正突破性的技术。
单靠那些华而不实的外观设计,消费者早晚会审美疲劳。
毕竟,大家购车是为了解决出行难题,而不是为了添置一个“花瓶”摆设。
《礼记·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于汽车行业,亦是如此。
如今的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不拿出看家本领,光靠“表面文章”,是行不通的。
消费者心中自有一把衡量的标尺,谁家厚道,谁家敷衍,大家心里门儿清。
此次工信部发布的新车公示,也算是给各大车企敲响了一记警钟。
改款绝非简单的“换装”,而是要切实解决用户的痛点,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唯有如此,方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脱颖而出。
有趣的是,在这轮改款潮中,有的车企是“诚意满满”,有的车企则是“应付公事”。
但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看市场反馈。
真理永远不会过时:消费者才是衣食父母!
你为消费者着想,消费者才会拥护你。
归根结底,用心打造产品,方能赢得市场。
对于这波中期改款,诸位有什么看法?
你认为哪些车企是“真改”,哪些车企是“假改”?
欢迎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咱们一起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