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G顿挫不是正常现象,是厂家该修没修。
你别小看这几个字,很多人觉得顿挫是技艺了得的黑科技。特别是在某宝上查了下,类似的说法像新车2万转以后会顿挫或者惯就好。
但是实际情况呢?我在一线工作好多年,和不少车主聊天,谁都期待平顺点的驾驶体验,尤其是现在新车起步的门槛不高,2-3万公里交个多,谁还愿意月月早高峰抱着发动机剧烈变换的震动充分体验智能舒适车?
你说,厂家不修这个顿挫,有什么难的?很简单,厂家能挣的多,帮你修掉反而省了售后维护的麻烦。
官方那个软件升级包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缓一缓,减轻顿挫,利润还能留得多一点。
实际上呢?这个软件升级真有用,但也只是缓一缓,别太天真。
我记得前阵,遇到一车主,40多岁,是个老师,平时上下班靠这车上下班,也挺爱车。他抱怨,说家用好几年的老朗逸,顿挫变明显,但在4S店,销售却说正常,没啥事。
我就跟他讲,别总相信这车都这样。
你们说,4S店不主动通知软件升级这个事儿,难道就是为了多挣钱?还是说,他们也屏蔽不了厂家政策这条暗线?
我猜测这个问题,厂家可能考虑,很多车主根本不知道可以升级/换电控单元,只知道修车贵。不然,为什么不主动?
你换一颗机电单元,几乎能省掉一半的维修花费——这在我看,一些10万以下的国内自主品牌车做得还挺好的。
看看同级别的车,比如标配双离合变速箱的卡宴T,顿挫问题早就很敏感。
我刚才翻了下我的相册,发现去年一个客户的迟到的维修单,居然是在4万公里时建议换散热器,结果人家拖到6万之后,温控都开始变差,后续维修竟然花了快两万。
对比之下,能按时换换机油、散热器,能省不少钱,别觉得时间长点无所谓。
而且,很多顿挫问题,一点点堆积,到了后面,几千块的钱都能变成车很难开。
比方说,油品质量差,堵塞滤网,或者散热不良。
我还记得一个修车师傅说,很多顿挫其实是因为冷车没热好,导致变速箱润滑油粘度不够。
这些细节,你可能不会在意,它们都会造成顿挫为什么?我想说,是厂家没有提前解决,或者你也没留意日常维护。
有人问我:那我岂不是要自己当维修工?
这倒不是,我觉得多关注一下官方的维修建议,比如你自己车开到6万公里左右,考虑换油,再看散热情况,再别等硬伤出现。
你会发现,提前点修,省了不少钱,也避免了原厂不给办法的尴尬。
关于老车都这样的说法,我其实挺反感的。
车子每天跑,难免会累点,尤其是变速箱这种心脏部件,出现顿挫,真的不是惯,是一种没有修好的迹象。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觉得,主动去问,主动去维修,才是最实在的办法。
你不能总等到车坏了再修,那就真亏大了。人家4S店、修理厂,也不是都在坑你。
真正好的修理店,也会主动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换油,什么时候需要关注底盘或变速箱油温。
别只相信车坏了才修。
有个朋友,去年换了个升级包,顿挫变少了,但有时候还是会感觉轻微震动,我跟他笑:……这个就像手机系统升级,只是缓一下,不能根治。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曾经试着用心算过,百公里油耗平均是在7.5L左右,算上维修、换油,保养费一年大约几百块。
但你会发现,贵的东西其实不一定耐用。
比如那几天,看到一些网上留言,说这车新出问题就修,修不好还不如换车。
其实我觉得,这种心态挺不可取的。本质上,车身价快到折旧快完的时间点,换车和否定它的合理性,谁又更占便宜?
这些年我遇到很多老车主,尤其是一些老司机,他们会告诉我:修得好的车,基本不出事。
但是,问题是,怎么知道修好没? 很多人买完车,只会在出问题后抱怨。
我分析,除了自己留心关注使用惯外,最好还是留一份维修记录。
或者,你打个电话问问4S店,是否有还没有公布的特别升级或回调。
这其实挺关键的,因为,很多维修,都是可以提前做的。
我看了,TQB-2023-11-028公告,提醒车主注意主动维修。这个点,不能忽略。
(这段先按下不表)
再说,你有没有发现,有些车主会觉得车就是用来省事的,但不去操心一次,可能就多花几百、几千。
别信老车都这样的话,确实有点偏激。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修理工,说有的顿挫,是变速箱没调好。
你要问,他是不是每次修车都告诉客户?显然不是。
但我想,主动关注维修建议和定期维护,这比等待车坏了再修要靠谱多了。
(这段先按下不表)
关于换机电单元,我估算,从成本上看,换一次大概4-5千,省一半的钱,确实实惠。
但你以为所有问题都能靠换硬件解决?不一定吧。
我其实不太相信一次硬件升级就能搞定所有顿挫,软件也很关键。在我看来,软件升级像换个脑袋,能改善一些症状,但深层次的磨合,可能还得硬件配合。
那你要不要自己看着办?
我的建议是:多了解一些主动维护的技巧,比如说,提前看变速箱油的清洁度和性能,就像你定期换滤芯一样。
我还问过一些修理师傅,油品差、用错了,也容易引起顿挫。
一直以来,我觉得制造业的一个难点,就是用料和调教。
为什么我说用料?你得知道,变速箱的油,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调教也很关键,一些变速箱软件的参数调校,其实是厂家偷工减料的结果,导致顿挫反复出现,屡修不爽。
我也曾考虑,自己DIY调校软件——不建议,没有专业设备就别胡搞。
关于留意维修单这事,说起来简单,但真的做到的人少。
我知道,有次朋友搬新家,装修完后,装修公司给了详细单子,上面记得很清楚:换滤网、加机油,我就问:你都没留意这些?他笑:反正修得差不多,也不懂。
车也是一样。
你去4S店检查一次,别只听你不用操心,问题都没事,自己留心点,能省一大笔。
你要问自己:我是不是能主动点?
不然,到了反复出现顿挫,或一年前我说的温度油标不绿灯不亮问题变成不能开了,你就会知道,提前点关心,其实省钱省心。
那这样的小细节,你会不会觉察到?或者,你相信绝大多数车都这样吗?
我挺怀疑的,毕竟,车是给人开的,不是给厂家的实验品。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