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这波上市操作,真把人看愣了。
别家新能源车企挤破头去港股,图的是钱啊!赛力斯一上来就喊要融156亿港元。可岚图呢?10月递了招股书,却选了个“介绍上市”——不发新股,不拿一分钱,直接挂牌。你说怪不怪?
要知道,现在这行当,烧钱跟喝水似的。连头部玩家都不敢说“我不缺钱”,岚图一年才卖8万辆车,连理想的零头都不到,居然敢这么干?
不是它头铁,是真有底气。
看数据:2025年前7个月,卖了6.7万辆,收入157.8亿,同比涨了90%多。毛利率21.3%,比理想还高,就比赛力斯低一点。更猛的是,它居然赚了4.79亿净利润——成了新势力里第一个单季度盈利的。
有人立马跳出来:这钱里头有6.4亿是政府补贴!扣掉不就亏了?
这话听着在理,其实有点外行。新能源这行,谁不拿补贴?研发补、产业扶、出口退税,都是正经政策红利。刚盈利时补贴占比高,太正常了。关键是,岚图的盈利趋势在往上走——说明它的生意模型能跑通,补贴只是帮它提前踩到了油门。
那:销量没规模,毛利率咋还能这么高?
答案藏在它的定价里。岚图主攻30万到40万的高端市场,根本不掺和20万以下的价格战。手里有定价权,利润自然厚。
它的王牌是梦想家MPV,2024年卖了4.7万辆,排新能源MPV第二。这车贵,但扛起了六成销量。反观理想,主力是25万出头的L6,走量是走量,可把整体利润拉低了。
再说成本控制,岚图也有一手。它有个叫ESSA的电动架构,厉害在哪?四款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电驱、底盘——通用率高达90%。增程、插混、纯电三条技术路线,能共用一条生产线。研发省了,采购省了,制造也省了。
背后还有东风这棵大树。造车50多年,供应链熟得不能再熟。岚图直接搭便车,成本又压一截。
那为啥非得“介绍上市”?这其实是东风集团的无奈之举。
今年2月,东风还想跟长安合并,谈了四个月,黄了。眼看自家H股股价低迷,市值不到700亿人民币,连长安的一半都不到,融资功能基本废了。上半年净利润只剩6000万,同比暴跌92%。
与其让母公司占着茅坑不拉屎,不如把最有前途的岚图单独拎出来上市。操作也很干脆:先把岚图79.67%的股权分给东风股东,然后母公司退市,岚图直接挂牌。股东手里的股票,只是从“东风”换成了“岚图”,一分钱没多花。
对岚图自己来说,现在也不急着融资。账上躺着72.5亿现金,经营现金流连年为正。介绍上市还快——不用路演、不用定价,省时省力,先占个资本市场位置,以后想融资随时可以增发。
但风光背后,问题不小。
全年20万辆的销量目标,前9个月才完成9.7万。第四季度得月销3.4万,是平时的三倍多——几乎不可能。
为车型太单薄。梦想家MPV确实能打,月销六千,比理想MEGA还强。可其他车呢?FREESUV月均2500辆,知音不到1000,追光轿车才两百多。SUV和轿车都是红海,岚图还没找到自己的打法。
它也知道问题在哪。招股书里写得明白:要推新车、扩渠道、闯海外。
计划到2026年底,车型从现在的4款扩到6到9款。今年已经上了新知音、新款梦想家、追光L,年底还要发旗舰SUV“泰山”。国内网点要干到1000家,现在还差一大截。海外更是重点,前7个月海外收入占13.4%,比不少新势力都高,而且在欧洲、中东卖得比国内还贵。
但海外不是那么好啃的。本地化、营销、服务,样样烧钱。岚图账上虽有现金,可真要大规模铺开,压力不小。
岚图是传统车企转型的一个样本。背靠央企,不用看投资人脸色过日子,能稳扎稳打实现盈利。在MPV这个小赛道,它抓准了机会,站稳了脚跟。
可问题是,高端市场就那么大。想真正做大,还得杀进20万到30万的主战场。那里,新势力们靠用户运营、快速迭代、软件体验打得风生水起。岚图光靠“稳”和“省”,恐怕不够。
资本市场现在给它掌声,是因为它赚钱了、毛利率高了、上市姿势独特。但大家要看的是:你能不能把销量干上去?能不能在主流市场打出第二张王牌?能不能让“小而美”变成“大而强”?
否则,再漂亮的财务数据,也撑不起长期的估值。
这年头,新能源车圈,不进则退。岚图已经上台了,得拿出真本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