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降至6.98万!续航2055km,能超越轩逸?

降价风暴席卷车市

比亚迪秦PLUS DM-i的最新定价策略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官方指导价下探至7.98万元,终端实际成交价更是低至6.98万元,这一价格已逼近部分A0级燃油车的底线。对于一款定位A+级、轴距接近2.72米的混动轿车而言,这样的定价无异于一次精准的市场降维打击。消费者在4S店咨询时频频发出“这价还怎么卖燃油车”的感叹,足见其价格冲击力之强。

比亚迪降至6.98万!续航2055km,能超越轩逸?-有驾

过去一年该车型累计销量突破25.6万辆,月均稳定在两万以上,上月单月交付达28323辆,数据背后是真实家庭用户的集体选择。这一现象级表现并非偶然,而是比亚迪在插电混动技术路线深耕多年的必然结果。当一台车既能上绿牌免购置税,又能实现超低油耗与长续航,家用车价值标杆的重塑便已悄然发生。

混动心脏藏玄机

比亚迪降至6.98万!续航2055km,能超越轩逸?-有驾

秦PLUS DM-i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第五代DM-i混动系统。那台1.5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04%,这个数字在内燃机领域堪称顶尖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实验室样机。工程师告诉我,这背后是压缩比提升、冷却EGR系统优化和低摩擦材料的大规模应用。电动机虽从197匹下调至163匹,但系统综合破百时间仍维持在7.6秒,日常通勤完全够用。

更令人惊讶的是续航能力。顶配车型综合续航跃升至2055公里,比老款多出近800公里。有人笑称“加满一箱油能从广州开到上海不加油”。这不仅归功于混动逻辑优化,65升的大油箱功不可没相比老款48升扩容近三分之一。在广西山区试驾时,山路起伏不断,表显油耗始终稳定在百公里3.8升左右真实场景下的能耗控制令人信服。

比亚迪降至6.98万!续航2055km,能超越轩逸?-有驾

空间配置讲务实

车身长度达到4765毫米,轴距2718毫米,这一尺寸已跨入A+级门槛。后排空间表现尤为突出,地台全平设计让中间乘客不再“踮脚受罪”。我身高1米78,实测后排头部余量一拳,腿部超过两拳,长途乘坐不会局促。后备箱容积440升,婴儿车加两个登机箱轻松容纳,符合三口之家出行刚需。

比亚迪降至6.98万!续航2055km,能超越轩逸?-有驾

配置策略体现典型务实风格。高配车型配备17英寸轮毂、主副驾电动调节、360影像,但低配版仍用16英寸钢圈、无天窗、仅主驾一键升降。有车主调侃:“后排杯架得加钱选装,比亚迪把‘丐版’二字刻进了DNA。”可换个角度想,在七万级价位提供L2辅助驾驶、DiLink车机和VTOL外放电功能,配置性价比依然碾压同级合资对手

驾乘体验有取舍

比亚迪降至6.98万!续航2055km,能超越轩逸?-有驾

底盘结构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这是十万内车型的普遍选择。在贵州盘山公路连续过弯时,后悬横向支撑略显不足,车身有轻微摆动。但调校偏舒适,减速带过滤干脆,配合静音轮胎,车厢静谧性优于同价位燃油车。方向盘虚位小,指向清晰,女性驾驶者也能轻松驾驭。

内饰设计确实缺乏新意,沿用多年的老款家族风格,8.8英寸仪表悬浮布置,被不少年轻用户吐槽“像装了块平板”。若能借鉴秦L的水平延展式中控,视觉档次会大幅提升。可换个视角物理按键保留较多,盲操便利性高,中控屏支持旋转,刷抖音看导航两不误,实用主义哲学贯穿始终。

比亚迪降至6.98万!续航2055km,能超越轩逸?-有驾

技术普惠进行时

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今天,秦PLUS DM-i的降价不是孤立事件。它标志着混动技术从“高端专属”走向“全民普及”的拐点。当一款车能实现百公里油耗1.11升(WLTC工况),纯电续航120公里,综合续航超两千公里,且价格下探至七万区间,传统燃油车的最后防线正在被瓦解。未来或将看到更多自主品牌以技术红利重构市场格局,推动绿色出行真正落地千家万户。

比亚迪降至6.98万!续航2055km,能超越轩逸?-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