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14台亏10亿,高管却加薪六成:英国贵族看了都得递根华子

最近车圈这个场子,突出一个魔幻现实主义。英国那边,老牌贵族捷豹路虎,突然就被不知道哪来的黑客一把干趴了,直接给你服务器干宕机,三家工厂瞬间变成大型停车场,三万多名员工原地休假,开始思考人生。这叫什么?这就叫来自异次元的精准打击,你还在研究三缸发动机抖不抖,人家直接把你电源线拔了。

这事儿就非常精髓。捷豹路虎这种老钱,最值钱的是什么?不是它那个漏油的发动机,也不是那个八百年不变的内饰,而是那个“英国皇家”的玄学光环。现在好了,光环还在,但产线停了,每天一百多万英镑烧着玩儿,同行看了都得递根华子问一句,哥们儿心态还好吗?英国政府一看,坏了菜了,这要是倒了,那不是一家公司的事儿,是整个汽车工业的“输血管”都要被掐断了。于是赶紧掏钱,15亿英镑贷款担保,突出一个“国家队下场奶你”。这已经不是商业行为了,这是行为艺术,主题是《一个日不落帝国的最后倔强》。

讲真,这种用国家信用给一个品牌续命的操作,本质上跟给一个修仙渡劫失败的道友硬灌仙丹没啥区别。可能有用,但更大的可能是加速他的神形俱灭。因为时代变了,现在车圈的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黑暗森林。你这边还在纠结怎么体面地降价,那边已经有人直接掀桌子,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捷豹路虎面对的不是黑客,而是整个新能源时代的“三体人”,人家用的武器叫“降维打击”。你还在拼刺刀,人家直接水滴伺候了,这怎么玩?

诶,说到玩不下去的,就不得不提大洋彼岸的另一位喜剧大师,众泰汽车。如果说捷豹路虎是“被迫躺平”,那众泰老师就是“主动入土”。这哥们的操作,简直是把商业逻辑按在地上摩擦。2024年全年卖了14辆车,你没看错,不是14万,是14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有时候出门堵车,一个红绿灯路口看见的车都不止14辆。就这点KPI,公司净亏损10个亿。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年销14台亏10亿,高管却加薪六成:英国贵族看了都得递根华子-有驾

最骚的是什么?是公司都快亏成压缩毛巾了,高管的薪酬反而涨了六成。这帮高管是真的一点脸都不要了啊!我愿称之为“车圈道诡异仙”,正常人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的脑回路。不造车,怎么亏10个亿?人家说,主要是资产减值。翻译一下就是:不装了,摊牌了,家底儿就这么些,看着给吧。这已经不是经营不善了,这是一种后现代的解构主义,他们试图通过亏钱来探索商业的边界。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众泰老师选择了直接原地爆炸,把骨灰都给你扬了。

年销14台亏10亿,高管却加薪六成:英国贵族看了都得递根华子-有驾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把车圈比作修仙,好像有点对不起那些真正努力修炼的道友们。这根本不是修仙,这是吃鸡。所有人都被扔在一个叫“地球”的地图上,毒圈(新能源转型)在不断缩小,只有少数人能活下来。英国政府给捷豹路虎的15亿,就像是空投了一个三级甲,也许能多扛几枪,但解决不了你枪法烂、意识差的根本问题。而众泰呢?它属于那种落地就去找手雷,拉了环在手里等着的狠人,主打一个一换一,甚至一换零。

你看,这就是两个世界的缩影。一个想救,但可能救不活;一个压根不想活,只想死得轰轰烈烈。传统车企的困境就在这里,它们就像一艘豪华邮轮,转身慢,掉头难,路径依赖极其严重。说真的,我现在看我车里的中控,有时候都怀疑它是不是想跟我聊聊宇宙的真理。而新势力呢?它们就是一群开着快艇的疯子,管你什么航道不航道,哪里有肉就往哪里冲,主打一个快准狠。

所以,政府出手能救得了吗?能,但也没用。它能解决一时的现金流,但解决不了一家企业僵化的思维模型。就像你给一个用惯了诺基亚的老大爷一个iPhone 15 Pro Max,他的第一反应可能还是找实体键盘。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于激光雷达有多牛,而在于能不能干过马路上那些不讲道理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AI算法再牛逼也得认栽。这是民粹的胜利。

所以这事儿的结局是什么?捷豹路虎靠着英国政府的“仙丹”,可能还能再撑几年,继续卖它的品牌玄学,服务那些坚定的信仰粉。而众泰,已经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荒诞的时代画上了一个更加荒诞的句号。救?怎么救?最好的救援,就是直接告诉他们,时代变了,可以入土了。别挣扎了,真的,不体面。

年销14台亏10亿,高管却加薪六成:英国贵族看了都得递根华子-有驾
年销14台亏10亿,高管却加薪六成:英国贵族看了都得递根华子-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