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聊起买车,最关心的事儿里头,安全肯定是排在头几位的。
过去一说车安不安全,大家脑子里冒出来的词儿,多半是“钢板厚不厚”、“防撞梁结不结实”、“有几个安全气囊”。
这些东西确实重要,就像是给车穿上了一身厚实的盔甲,万一真出事了,能保住车里人的命。
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最好的安全,是让事故压根儿就别发生呢?
最近,一款国产车似乎就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它就是问界M8。
这车最近干了件大事,在咱们国家最权威的智能汽车安全测试里,拿了个史无前例的“全优”成绩,这事儿在汽车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让很多普通消费者开始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车才叫真正的安全。
这个测试叫“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您可以把它理解成是给所有智能汽车办的一场“期末大考”,而且是难度最高的那种。
考试科目包括主动安全、自动泊车、驾驶员状态监测等等,考官们会模拟各种各样咱们开车时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比如突然从隧道里开出来,眼睛被强光晃到;或者是在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路上标线都看不清;再或者,是在拥挤的停车场里,找一个七扭八歪的奇葩车位。
在这么严苛的考试里,问界M8成了唯一的“学神”,所有核心项目都拿到了最高的“G+”,也就是“极优”评级。
这个成绩单的分量可不轻,它意味着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测试标准下,这台车的主动避险能力已经做到了顶尖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它凭什么能做到这么厉害?
答案藏在它的“大脑”和“眼睛”里,也就是华为给它配的那套叫做“乾崑智驾ADS 4.0”的智能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跟传统汽车的辅助驾驶可不太一样,它是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首先,它的感知能力特别强。
车上装了192线的激光雷达,这个东西可能听着有点玄乎,简单来说,它就像蝙蝠的回声定位,但要高级得多。
它能不停地向周围发射上百束激光,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瞬间在电脑里建立起一个周围环境的三维立体模型,精确到厘米级别。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场景,在能见度不到10米的大雨里,还能精准发现200米外的一个轮胎碎片,靠的就是这个“火眼金睛”。
除了激光雷达,它还有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几套系统互相配合,互相备份,确保在任何天气、任何光线条件下,都能把路况看得清清楚楚,比人眼可靠多了。
光看得清还不够,反应还得快。
华为给这套系统装了一个反应速度极快的“大脑”,把看到危险到做出反应的时间,缩短了整整一半。
咱们都知道,在高速上开车,零点几秒的差距可能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种闪电般的反应速度,就是它能拿到主动安全满分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被设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防碰撞原则”,叫做“五全标准”,意思是不管你是在堵车慢慢挪,还是在高速上飞驰(全时速);不管危险来自前后左右哪个方向(全方向);不管突然出现的是一辆大卡车还是一个小动物(全目标);也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全天候);无论是在城市马路、高速公路还是停车场里(全场景),它都能提供保护。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帮你踩一脚刹车”了,而是一个全天候在线的“守护神”。
这种技术上的领先,直接体现在了和传统豪华品牌的对比上。
就拿自动泊车来说,很多豪车也有这个功能,但在一些复杂的、非标准的车位面前,就容易“犯迷糊”,行业平均的成功率大概在85%左右。
而问界M8在测试中,面对各种斜着的车位、旁边有障碍物的车位,甚至是断头路这种高难度场景,它的“漫游泊车”功能几乎是百分之百成功。
你只需要在车里说一句“找个车位”,它就能自己溜达着找、自己判断能不能停、自己规划路线、自己倒进去,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这种体验上的差距,背后就是技术理念的代差。
传统豪华品牌,像奥迪、宝马,它们的智能系统往往是采购自不同供应商,车机是A家的,雷达是B家的,软件是C家的,最后由车厂整合起来,各部分之间的配合总会有点隔阂。
而问界背靠华为,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驾驶算法,都是“自家兄弟”,协同起来自然顺畅无比,这也是它能实现很多跨功能联动的原因。
这场变革,更深层次的其实是安全理念的改变。
过去,大家比的是谁的“盔甲”更厚,现在,比的是谁的“大脑”更聪明,谁能更早地预判到危险。
赛力斯和华为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专门研究了两万多起真实的交通事故数据,把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在什么场景下最容易发生,都分析得明明白白,然后总结出81种典型的碰撞场景,再用这些真实世界的“考题”去训练自己的智能驾驶系统。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不仅把课本知识学透了,还把过去十年的高考真题全都做了一遍,上了考场自然心里有底。
当然,这也不是说它就放弃了传统的被动安全,问界M8的车身结构、材料强度、安全气囊这些“硬功夫”也都是顶级水平,但这些已经从过去宣传的重点,变成了守护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市场对这种技术和理念的革新,给出了最直接的反馈,那就是真金白银的购买。
问界M8上市一个多月,交付量就超过了4万台,6月份一个月就卖了超过2万台,在40万级别的SUV市场里稳坐头把交椅。
要知道,这个价位一直是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地盘。
更值得注意的是,问界的利润率相当可观,一季度赛力斯的毛利率达到了27.6%,这说明它不是靠打价格战来抢市场,而是消费者真的认可了它的技术价值,愿意为这种更高级别的安全和智能体验买单。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智能驾驶这条路还很长。
目前的测试标准,还很难完全覆盖中国复杂的道路情况,比如那些没有车道线、人车混行的乡村道路。
消费者对于把方向盘完全交给电脑,心里也还需要一个适应和建立信任的过程。
而且,竞争对手们也都在奋起直追,新的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面对这些挑战,问界和华为的做法是指向未来的。
他们一方面联合国家级的测试机构,推动把更多复杂的、动态的真实场景纳入测试标准;另一方面,他们推出了一个“自学习模式”,允许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行驶中遇到的新数据上传,帮助算法不断学习和进化。
这就相当于,全国几十万的问界车主,都在帮助这套系统一起“成长”,让它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中国的路。
这或许才是智能汽车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