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还是创新?法拉利质疑小米设计,中国车企如何走出原创困局?

颜值即正义?

小米YU7被法拉利“内涵”其设计撞脸,这是巧合,还是行业通病?

杰哥带您拆解那设计争议背后的博弈玄机!

一、事件复盘:一场绿色引发的“暗战”

5月22日,小米YU7发布会前几小时,法拉利官微忽然发文高调展示经典配色VerdeDora绿,配文“跨越60年的家族经典”。

模仿还是创新?法拉利质疑小米设计,中国车企如何走出原创困局?-有驾

网友瞬间炸锅:“这不就是YU7的主打色,那宝石绿呢?”更微妙的是,法拉利Purosangue与YU7,它的溜背线条,以及蚌式机盖,高度相似。就连车评人陈震都调侃道:“选这天发图,摆明是要抢戏呀!”

这场“绿色狙击战”,从表面来看像是个巧合,实际上呢,里面藏着行业里的那些潜规则。就像保时捷总裁曾针对小米SU7的撞脸情况作出回应说:“优秀的设计,常常都会有一种,好像彼此心有灵犀一样的相通之处。”

车企对设计的“擦边”态度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二、设计争议:撞脸还是创新?三车对比见真章

1.小米YU7VS法拉利Purosangue:

模仿还是创新?法拉利质疑小米设计,中国车企如何走出原创困局?-有驾

相似点:蚌式机盖、溜背线条、宝石绿配色,第一眼“双胞胎感”拉满。

差异点:YU7光环尾灯更立体,275mm宽胎强化肌肉感,风阻系数0.245Cd优于法拉利的0.28Cd

杰哥辣评:“抄作业还改错题?小米这波操作比学霸更猛!”

2.特斯拉ModelY:躺枪的“第三者”

模仿还是创新?法拉利质疑小米设计,中国车企如何走出原创困局?-有驾

YU7被指撞脸ModelY的轿跑SUV造型,不过在细节方面,天窗结构,以及灯组设计却截然不同。车主这位科技直男如此吐槽:“开ModelY就好似穿着优衣库,而YU7则好像国潮的联名款——即便仅仅是基础款,也能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3.丰田皇冠Sport:前辈早有“撞脸史”

模仿还是创新?法拉利质疑小米设计,中国车企如何走出原创困局?-有驾

早在2023年,丰田皇冠Sport就因类似设计被质疑“碰瓷”豪车。网友戏称:“设计圈闭环了,谁还不是‘致敬前辈?”

三、行业真相:设计“内卷”背后的生存逻辑

1.用户心理:20万买400万的颜值虚荣

“开YU7被误认法拉利,停车时保安都多看我两眼。”——车主@京圈老张的真实反馈,数据显示,73%的年轻用户购车时优先考虑“颜值社交属性”。

2.车企算盘:借势突围的成本最优解

在研发成本方面,原创的设计周期,相对而言比较长,通常可达3至5年;不过呢当借鉴了成熟方案之后,周期便能够被压缩至1到2年。

市场风险:法拉利Purosangue用户与小米重叠度不足5%,构不成直接竞争;

杰哥直言:“与其赌一个未知爆款,不如蹭一个现成流量。”

3.法律灰色地带:专利失效成突破口

保时捷帕拉梅拉外观专利2021年失效后,溜背设计成公共资源;律师界共识:“法律管不了审美趋同,只拦得住像素级复制。”

四、破局之道:中国设计如何走出“借鉴困局”?

1.文化赋能:把故宫美学塞进发动机

模仿还是创新?法拉利质疑小米设计,中国车企如何走出原创困局?-有驾

红旗H9的“高山飞瀑”格栅,吉利星瑞的“宇宙回响”中控,这都证明了东方美学也能够成为设计IP。反观YU7,如果把“玉环”元素融入到轮毂之中,又何必害怕“撞脸”的争议呢?

2.技术反哺:用黑科技重新定义颜值

蔚来ET7的瞭望塔激光雷达,小鹏G9的星际语言灯语,使功能与美学得以共生。

模仿还是创新?法拉利质疑小米设计,中国车企如何走出原创困局?-有驾

雷军大力夸赞的“三层镀银天幕”,防晒方面虽很实用,但却缺乏那种具有颠覆性的记忆点。

3.用户共创:让粉丝决定方向盘造型

长城坦克300靠改装文化逆袭,证明用户才是最佳设计师。如果小米发起“YU7颜值共创计划”,舆论风向或许大不同。

五、杰哥观点:致敬与抄袭的边界在哪?

抄形:复刻轮廓线条=耍小聪明(参考众泰SR9)

抄魂:融合品牌DNA=高级玩法(参考领克都市对立美学)

超车:用技术重构美学=王者之路(参考比亚迪刀片电池车身一体化)

一句话总结:

“抄作业不可耻,可耻的是永远只当课代表中国设计需要的不是第二个法拉利,而是第一个‘东方保时捷

结尾互动:

你愿意为“法拉利平替”买单还是死磕原创设计?评论区晒出你的选择!

(数据来源:湖南广电风芒新闻、搜狐汽车、腾讯新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