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魏建军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车企要有造血能力,才能走得远。”

“喊出跑1200公里,实际只能跑600公里。”

“恒大式财务造假,车企暴雷,消费者售后无门。”

“不是便宜的车不能买,是得知道它为什么便宜,降价10万背后是偷工减料、售后缩水……”

5月23日,61岁的魏建军——这位热爱、坚守汽车事业35年的行业老将,再度出现在镜头前,言辞犀利地抨击行业乱象。

在近半小时的对话视频中,他以“求是”为刃,剖开汽车行业乱象,让那些潜藏在行业中的沉疴痼疾无所遁形。

他还深入分析中国汽车行业的破局之策,并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如何更高效地“走出去”并“走上去”,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提升影响力,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这并非魏建军首次抨击行业乱象。

多年来,他一直为中国汽车产业、汽车人和汽车消费者发声。每一次,他都挺身而出、直言不讳,尽显“人间清醒”之态,以实际行动守望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捍卫消费者合法权益。

做企业如做人,魏建军用亲身实践告诫行业:

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对消费者的欺瞒;中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是收获老百姓的满意与信任,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在国家大力整治行业内卷的当下,消费者所渴望的,是一个值得长久托付的中国汽车品牌……

这些都是他心目中的归宿。

无论哪一次对外发言,魏建军都讲真话、做真事,敬畏汽车产业规律,强调长城汽车不盲目跟风扩张,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守住安全底线。他和长城汽车的叙事带给行业深刻启示——企业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盲目追逐风口,而在于扎根现实土壤,构建可持续的价值体系。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魏建军,仍然在燃烧那颗汽车赤子之心。他的发言振聋发聩,像明灯一般,照亮中国汽车产业前行之路。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为中国汽车人发声

“汽车高质量发展,就是干死一个算一个吗?”2023年11月,魏建军在行业论坛上抛出尖锐质问,直指恶性竞争顽疾。

那一次,他的发言犹如投入深水的巨石,在行业激起巨大的反响。他提出的规范市场、依法经营、树立长期发展观等3点建议,获得业界高层广泛共鸣,被赞“敢说真话”。

他是首个公开向内卷式竞争亮剑的车企掌门,并持续发声。

在2024年5月股东大会上,他率高管团队进行2小时直播答疑,系统阐述新能源转型战略;8月,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他痛陈行业中的数据造假、低价倾销等乱象,强调“企业不盈利谈何持续发展”;9月,在央视《中国经济引力场》访谈中,他以“价格战是行业毒瘤”之言警示全行业,披露长城汽车的破局之道,即坚持研发投入与布局全球。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在多次公开表态中,他始终传递行业健康发展的清晰逻辑——技术攻坚与合规经营双轨并行。从发布Hi4、Coffee Pilot Ultra驾驶辅助系统、4.0T V8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到曝光海外工厂建设规划,他一直强调“健康盈利是企业创新的根基”。

面对行业价格战困局,魏建军“不以短期销量波动动摇长期战略”的定调,为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树立了价值坐标。

“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有的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销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这些都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今年5月20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明确表态,将内卷式竞争列为系统整治对象。

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最近国家发改委表态,都直指内卷式竞争。事实上,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业乱象,确实严重阻碍了汽车行业发展。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如今回头来看,魏建军确实是一位洞察力深刻的智者,尽显“人间清醒”。

此前,他在多个场合明确指出,依靠补贴堆砌销量、凭借低价抢占市场,绝非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他的预言成真。当下,行业正遭遇价格战反噬,这种竞争导致车企利润率不断下滑。2024年,价格战导致车企直接损失1380亿元,全产业链利润率跌破3%。今年1-4月,汽车类零售总额为14840亿元,同比下降0.5%;1-3月,车辆购置税为506亿元,同比下降27.6%。

车企利润承压,经销商运营艰难,这些都充分印证了魏建军“健康盈利才是发展根基”的产业洞察。

魏建军抨击行业乱象,本质上是为深受其害的中国汽车人发声,捍卫汽车制造底线,推动中国汽车业从规模虚胖向具备全球竞争力高质量跃迁。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捍卫消费者权益

魏建军的“求是”,是在为消费者的利益而鼓与呼。

当前,行业内卷式竞争态势不仅未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为降价而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现象屡见不鲜;无底线的公关炒作与水军活动依旧猖獗;车企亏损、破产、停产、裁员等负面新闻频出;众多车企深陷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让魏建军痛心的是,汽车产业因为这些而出现了明显的异变。

一方面,形成了恶性循环链。例如,当主机厂强行将单车降价10万元作为营销手段时,便倒逼供应链采取减配降本策略,从动力电池降级(如将三元锂电池更换为磷酸铁锂电池)、智能配置阉割,到车身钢材强度降低,进而形成低价——低质的恶性死循环。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恶性降价像盛在金杯中的毒酒,带来厄运漩涡:一是引发供应链断裂,如广汽菲克虚报销量,致上游37家供应商坏账18亿元;二是技术研发停滞,如索菱股份研发费压缩62%,致专利失效等连锁反应。

这位民营车企掌门人直言:“这种无底线的降价,企业根本不盈利。而企业不盈利,又怎能走得长远?”“无底线价格战,导致企业亏损、品质下滑、售后体系崩塌。”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信任危机。比如,某汽车品牌“1200km续航实测仅600km”的虚标事件,以及恒大式财务造假引发的售后断供问题,正在侵蚀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根基。

“当前这场行业变革的本质,是汽车产业从机械制造向数字科技转型的阵痛。”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魏建军大声疾呼的“诚信经营”,不应被简单理解为营销话术,而应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中必须坚守的底线。

客观上,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赛道“换道超车”,成就获得全球广泛认可。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797万辆,市场占有率高达65.2%,相较于2023年提升了9.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6.6万辆,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规模扩张与经营质量提升方面,中国汽车业与跨国强者有明显的代际差距。

如以丰田汽车2024财年净利润达2364亿元为参照基准,中国7家车企如比亚迪、上汽、广汽、吉利、长城、北汽和长安,利润加起来仅为803.13亿元,仅相当于丰田一家的34.8%。如此悬殊的差距,令人扼腕叹息并深思。

企业不盈利,必衰亡。魏建军预言行业还将有一批车企倒下,提醒消费者将“企业财务安全”纳入选车考量维度。

这不是危言耸听。威马等车企倒闭,就让其用户维修无门,手中的车残值归零。

他建议消费者参考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如长城年投百亿元)、供应链稳定性(如长城不压榨供应商)等指标,这样能避免“买车变废铁”的情况。

这既是一名智者对行业的深刻洞察,也是一位企业掌门人对消费者的贴心关怀。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以长期主义回归用户价值

“0.1秒的碰撞要花100多万,这是最贵的科普。”在央视《遇见不一样》节目中,魏建军的一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汽车产业对安全极致追求的神秘一角。

今年4月18日,央视首次全景公开长城汽车“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这座耗资5.1亿元、历时多年建成的庞然大物,向世界宣告中国车企对“生命第一”的硬核承诺。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走进这座试验室,34个Thor型号假人整齐排列,单个假人价值超千万元,一年要参与数百次乃至上千次测试。其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能力,能模拟真人在碰撞中的每一处受力反应。

“对于企业来说,利润和销量是关键,但长城汽车产品A柱强度比国家标准高30%,导致验证时间特别长,新车上市节奏就慢。”在节目中,央视主持人王宁问出了大家心中的疑惑,“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坚持?”

魏建军很认真地回答:“耐得住寂寞,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这几年,我们强调‘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靠资本堆起来的产业走不远。”

他还说,长城汽车一直把底线和长期主义看得很重,要坚持长期主义就得耐得住寂寞,一步一个脚印把企业做好,特别是在技术和安全这些方面绝不弄虚作假,实实在在地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魏建军的这种底气,扎根于长城汽车长达35年积累的雄厚技术体系与丰富的制造经验之中。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将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长城汽车对研发预算不设限,不以预算上限为约束,而是以技术成果转化率为核心指标,在研发上坚持“精准投入”,注重有效研发。

2024年,其研发投入为104亿元,占销售额的5.2%,连续3年破百亿。这家中国民营车企的技术中心拥有1万余人的研发团队,包含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人外籍专家团队。

持续的研发投入,支撑长城汽车的技术专利数量稳居行业头部。在2023年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榜单上,长城控股的专利公开量为6888件,专利授权量为4665件,均连续3年获中国民营车企集团第一。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方面,长城控股专利公开量高达1838件,专利授权量达1375件,均连续3年获在华车企第一。

而在智能化领域方面,长城控股专利公开量为1131件,同样排名民营车企集团第一。

守望者魏建军-有驾

魏建军推崇丰田“精益化管理”理念,坚信“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任何形式的浪费都应被杜绝,而每一次精益求精的追求,都是在为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他倡导的“求是”,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破局的方法论。现在行业不缺敢说的,但缺敢实事求是往下干的。

他掌舵的长城汽车,正是这样一家坚守造车底线、秉持长期主义理念且极具态度的公司。

这就是魏建军和长城汽车。他们不随波逐流,不参与无意义的内耗,而是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打磨核心技术,以稳健的步伐和坚定的信念,在时代大潮中稳步前行。

他们跟随本心,始终如一地坚守,既做好自己,也守望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