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爆单24万背后乱象:黄牛加价2万倒卖订单

小米汽车首款SUV YU7上市后,引发了市场轰动,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突破28.9万台,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创造了车圈奇迹。然而,在这场狂欢背后,却隐藏着黄牛主导的“订单期货化”乱象,令人唏嘘。

“饥饿营销”催生黄牛

YU7的预售策略堪称“饥饿营销”的典范。官方将车型分为准现车和定制新车,准现车交付周期短,开售即售罄;定制新车交付周期长达一年,引发消费者“早锁单早排产”的焦虑。部分车主甚至在未试驾的情况下盲目下单,为黄牛提供了可乘之机。

小米SU7爆单24万背后乱象:黄牛加价2万倒卖订单-有驾

黄牛倒卖订单,套路深似海

二手平台上,YU7订单转让信息泛滥,黄牛的“操作手法”令人咋舌:

精准狙击准现车:黄牛只交付周期明确的YU7 Max版本,转手溢价高达1.7万元。

伪造锁单截图:部分卖家通过伪造订单截图骗取定金,或利用“7天后自动锁单”规则,在临界点敲诈买家加价。

订单二卖:同一订单被多次转让,导致买家付款后无法提车。

“科技普惠”沦为黄牛狂欢

雷军曾说:“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当抢购变成资本游戏,当“科技普惠”沦为黄牛的狂欢,车企是否该重新思考:如何让创新回归本质,而非被短期利益绑架?

小米SU7爆单24万背后乱象:黄牛加价2万倒卖订单-有驾

如何避免“黄牛”陷阱?

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仔细了解车型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

官方渠道购买:避免从二手平台购买订单,以免上当受骗。

警惕加价:不要轻信“内部渠道”等承诺,任何加价转单都涉嫌非法经营。

核实信息:确认订单信息真实有效,避免被伪造截图骗取定金。

小米YU7引发的渠道失控风波,或许正是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之痛。希望车企能够反思,采取措施杜绝黄牛乱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科技普惠”带来的美好生活。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