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拖欠”,理想i6势必“偿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用这句话来形容理想i8,再贴切不过了。 曾几何时,理想汽车凭借着理想ONE和L系列,在新势力中杀出一条血路,风光无限。

理想i8的出现,却像一块“绊脚石”,让理想汽车的发展之路,显得有些踉跄。 那么,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究竟是“生不逢时”,还是“有辱门风”呢? 遥想当年,理想ONE上市一年零十四天,累计交付就突破了三万台,这对于一家初创公司来说,简直是“开挂”般的存在。

理想i8“拖欠”,理想i6势必“偿还”-有驾

紧随其后的理想L9,上市一小时订单破万,首月交付过万,更是让理想汽车赚足了眼球。 就连定位稍低的理想L7,也在上市前夕就拿下了超过两万台的订单。

三款车型,犹如三座大山,将理想汽车推上了巅峰。 如今,MEGA的滑铁卢在前,理想i8带着重重压力而来,市场和理想汽车本身,都对它抱有极高的期待。

理想i8的诞生,与MEGA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者都被理想汽车视为从增程式向纯电转型的关键一步。

理想i8“拖欠”,理想i6势必“偿还”-有驾

理想汽车原本计划复制L系列的成功路径,先用MEGA打头阵,再用i8稳固市场,最后用i6收割用户。 MEGA的“翻车”,让理想汽车的如意算盘落空。

面对MEGA的失利,李想亲自下场反思,又是建设超充站,又是调整组织架构,同时还对i8进行了回炉重造。 理想汽车的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i8作为一款早在2024年就该上市的车型,经历了长时间的“难产”,不仅消耗了消费者的耐心,也让前期投入的资源面临打水漂的风险。

理想i8上市后,处境略显尴尬。 MEGA踩过的坑,它并没有完全避开。

理想i8“拖欠”,理想i6势必“偿还”-有驾

比如,MEGA失利的原因之一是“产品力配不上价格”,那么i8就应该避免重蹈覆辙。 i8的车头设计,依然带有MEGA的影子。

上市后迅速调整配置和价格,更是让人怀疑其最初的定价策略。 更令人担忧的是,理想汽车似乎陷入了“微观操作猛如虎,宏观战略弱如鼠”的怪圈。

在分析MEGA失利时,李想认为是将商业验证阶段误当成了高速发展阶段。 但实际操作中,却只停留在销售层面的调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理想i8的出现,再次暴露了理想汽车在车型区隔上的短板。 理想汽车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理想i8“拖欠”,理想i6势必“偿还”-有驾

一方面,曾经的“战友”蔚来和小鹏汽车,都在加紧布局市场,推出与i8同级别的车型。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涉足“增程+家用”SUV市场,理想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

此外,理想汽车的销量结构也存在隐忧,过于依赖定位较低的理想L6,一旦单车均价上不去,就只能靠销量来维持盈利。 理想汽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恰恰是销量增长乏力。

曾经,理想汽车凭借着一股冲劲,在新势力中脱颖而出。 但如今,在更加注重稳健经营的时代,理想汽车似乎遇到了瓶颈。

理想i8“拖欠”,理想i6势必“偿还”-有驾

李想要守住20%的毛利率和1000亿的现金储备,但每一项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理想i8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或许是一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车型。

它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而且销量预期并不乐观。 MEGA让理想汽车学会了保守,但市场真正需要的,是一款更具创新和突破的车型。

理想i8未能完成的任务,或许要交给理想i6来承担。 但前人欠下的债,后人是否能够偿还,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无法偿还,理想汽车的信用,将会面临崩塌的风险。 那么,理想i8的“难产”和“别扭”,究竟是理想汽车战略失误的体现,还是转型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你认为理想汽车应该如何摆脱困境,重回巅峰?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