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最近整了个大活,把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的摊子捏一块儿了。不装了,摊牌了,以后你进任何一个福特的4S店,哦不,现在应该叫“渡劫台”,能看到从轿车到皮卡,从SUV到大面包,福特全家桶齐齐整整摆在那,就差给你跳个科目三了。这操作,明面上说是“一个福特”,为了方便消费者一站式体验。但讲真,这哪是战略升级,这分明是ICU里两个病友决定把病床拼一起,显得不那么孤单。
这波操作的本质是什么?是掀桌子。但不是掀别人的桌子,是掀自己的桌子。福特在中国市场,已经到了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疯癫状态,只不过这个“你们”指的是过去的自己。以前还分什么长安系、江铃系,泾渭分明,互相看不上。现在呢?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个。隔壁比亚迪的王朝网和海洋网加起来,门店数量多到能给你家小区门口的奶茶店形成合围之势,你福特全国上下就那么三百多家经销商,还分两拨人马内斗,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你们地球人真会玩儿。
所以,合并是唯一出路。不是最优解,是唯一解。这就像修仙小说里,一个门派快被灭了,掌门突然宣布,以后不分内门外门了,藏经阁里的禁术随便练,后山的灵丹当饭吃,所有人给我往死里磕,要么集体飞升,要么一起成盒。福特现在就是这个状态,把所有资源,所有车型,所有希望,全都压缩到这一个渠道里,像一块压缩毛巾,遇水之前谁也不知道它最后能膨胀成什么德行。
对用户来说,这事儿好不好?表面上是好的。以前你可能想看看锐界L,顺便琢磨下Ranger皮卡,结果发现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中间还隔着八十个红绿灯,当场就放弃了,转身去了隔壁的理想。现在好了,一站式搞定。但这里有个致命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福克斯的中年人,我得说两句。福特的销售,他能同时搞明白家用SUV用户的斤斤计较和硬派越野用户的改装黑话吗?你跟他说L2级自动驾驶,他刚给你讲完,转头就要跟另一个大哥聊差速锁和氮气减震。这不叫专业,这叫精神分裂。服务质量会不会下降?一定会。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一个销售要背下十几种车型的参数,还要应付两种完全不同世界观的客户时,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啥都懂一点,啥都懂不精,最后全靠话术和优惠券。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合资品牌困境,一种“品牌玄学”的破产。过去,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徽,买奔驰的人不是在买车,是在买一种“人上人”的入场券。同样,福特也曾有过它的光环,美式肌肉,操控之王,那都是刻在DNA里的信仰。但现在这个时代,变了。当电车的加速能把所有燃油性能车按在地上摩擦,当智能座舱的体验让传统车机像上个世纪的古董,你那些所谓的品牌故事,就成了一个笑话。讲真,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会为了一个“百年福特”的标而放弃一块能刷抖音的大屏幕?别傻了。
所以福特的这次合并,更像是一次无奈的自救。写到这我都有点同情福特了,真的,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损,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它就像一个过气的武林高手,内力日渐枯竭,面对一群拿着加特林的后生,他能做的,不是去研究加特林怎么造,而是把家里所有生锈的刀枪剑戟都摆出来,希望能吓唬住一两个。这招有用吗?有个屁用!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你看小米,它不管你什么规则不规则,上来就是王炸,价格屠夫,直接把蛋糕连带桌子一起端走。你看理想,它不管你什么驾驶乐趣,它就研究你家孩子在后排哭不哭,你老婆坐着晕不晕。这才是掀桌子。
福特现在搞的这个,叫“整理餐具”。它小心翼翼地把两套餐具并成一套,希望看起来更整洁一点。但问题是,客人都快走光了。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解构一个技术神话,就是所谓的“智能化”和“电动化”。福特说要把资源集中起来,发力新赛道。是是是,谁都这么说。但真正的智能化战场在哪里?不在你的实验室里,不在那些高大上的发布会上。我告诉你,真正的自动驾驶终极考验场景,在中国的三线城市,对手是“老头乐”。任何一个自动驾驶系统,如果不能在一百辆鬼探头、逆行、随意变道的老头乐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那它所有的代码都是垃圾。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福特能搞定这个吗?它连中国用户的导航使用习惯都还没完全搞明白。
所以,福特渠道合并这件事,有人叫好,说这是“绝地求生”的开始。我觉得吧,这有点乐观了。这更像是一个大型行为艺术,主题是“一个巨人的迟暮”。你看,它所有的动作都是对的,逻辑上无懈可击:收缩战线,降低成本,集中火力。但它在每一个节点上都慢了半拍。在别人已经开始打星球大战的时候,它终于磨好了自己的长矛。这种感觉,就好像你通宵复习了所有功课,结果第二天考试,卷子换了。
说实话,福特在中国的故事,可能从它决定把Mustang做成电车的那一刻,就已经写好了结局。那不是创新,那是一种对自身信仰的背叛。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种硅谷精英的冰冷感和科技范儿。而会买Mustang的人,是喜欢V8的咆哮和那种简单粗暴的快乐。你现在把这俩玩意儿捏在一起,搞出一个电马,就好像让关羽去耍魔法棒,里外不是人。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福特这步棋,是突围的开始,还是倒计时的信号?我的结论可能比较流氓。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被碾过时发出的一声叹息。对于福特来说,它从一个会讲故事但卖不出车的傲慢青年,变成了一个认清现实但依旧卖不出车的油腻中年人。这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悲哀。合并,能让它活得久一点,但也只是久一点。最终的结局,不是看它渠道怎么合,而是看它什么时候能真正“悟了”,能像那些新势力一样,把脸皮扔在地上,用一种近乎“道诡异仙”的方式,去重新理解这个已经彻底疯狂的中国汽车市场。
就问你怕不怕?福特自己都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