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遭恶意抹黑,李想怒揭幕后黑手:对方藏得太深,但绝不与其同流合污!

理想汽车又摊上事了,这次是网络黑手。不是产品问题,也不是服务问题,而是被一群水军恶意攻击。李想直接站出来揭底,说这背后有品牌在操控,而且不是第一次了。从L9到Mega,再到i8,每次新车发布都有黑稿。这次更狠,直接针对车主群体,搞得网上全是“理想车主素质差”的段子。

理想汽车遭恶意抹黑,李想怒揭幕后黑手:对方藏得太深,但绝不与其同流合污!-有驾

李想的态度很硬气,但也很克制。他说不想跟黑手一样变成他们的人,否则就彻底输了。这话说得挺有格局,也看得出理想团队在面对网络攻击时的底线。他甚至鼓励网友玩梗,说自己和用户都能理解,大家压力大,玩玩梗没问题。这话听起来挺接地气,也让人觉得理想团队不是那种一被骂就跳脚的主。

法务部出手了,而且是真动手。不是发个声明就完事,而是直接警告黑手,说证据已经在收集中,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这波操作比很多车企硬气得多。更狠的是产品负责人汤靖,直接晒出水军群聊截图,还调侃说“能不能拉我进群,我一天能发一千条”。这波反向操作,把水军的套路直接曝光在阳光下。

理想汽车遭恶意抹黑,李想怒揭幕后黑手:对方藏得太深,但绝不与其同流合污!-有驾

网友开始猜幕后黑手是谁,结果蔚来躺枪。很快就有声音说蔚来是幕后推手,但蔚来副总裁马麟直接否认,还建议理想报警。这事儿也反映出一个现实:现在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只在产品上,连舆论战都成了常态。但问题是,这种无差别攻击,最终伤害的不只是品牌,还有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础。

水军攻击的套路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隐蔽。24小时不间断刷屏,内容高度雷同,明显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操作。这种打法不仅成本低,而且传播快,一旦形成话题,负面效应很难短时间内消除。理想这次能第一时间站出来回应,已经是反应迅速了,但后续影响仍然需要时间来消化。

理想汽车遭恶意抹黑,李想怒揭幕后黑手:对方藏得太深,但绝不与其同流合污!-有驾

车企开始集体反击,不再单打独斗。从理想到蔚来,再到其他品牌,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设立网络举报机制,甚至悬赏百万抓黑公关。国家层面也在出手,中央网信办已经封掉多个汽车类黑嘴账号。这说明,网络舆论战已经不是车企之间的私事,而是上升到了行业治理和法律层面的问题。

这场风波背后,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标签化攻击”。把某个品牌用户群体贴上负面标签,比如“理想车主素质差”,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煽动。它不需要事实支撑,只需要情绪共鸣,就能迅速扩散。这种攻击方式对品牌和用户的伤害都是长期的,甚至可能影响潜在消费者的决策。

理想汽车遭恶意抹黑,李想怒揭幕后黑手:对方藏得太深,但绝不与其同流合污!-有驾

理想不是第一个被黑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只要竞争还在,只要流量有价值,这种黑公关就不会消失。关键看品牌怎么应对,是选择对骂、反击,还是沉默应对。理想这次选择了法律手段+公开曝光的组合拳,算是给行业打了个样。但能不能真正震慑到黑手,还得看后续的处理结果。

你会怎么选?面对这样的网络攻击,你是更信任那些敢于站出来回应的品牌,还是更倾向于远离舆论漩涡的产品?你会考虑购买像理想这样经常被卷入争议的车型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