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这两年合资车在国内的日子,还真有点像“旧手机跟新手机比配置”的现场感,尤其像本田皓影这种老牌选手,不说憋屈吧,也是每天在用各种花样拉客,结果大家就是不买账,是不是有点玄学?说来一查9月,整个本田皓影销量都快跌破万,这放在往年,基本是要开会讨论的水平,但现在外面换了天,变成堪堪能登上热搜的段子,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到底咋了?”
这事要细掰就发现,国产车那是一个比一个猛,好像上了发条似的,什么比亚迪宋PLUS EV、吉利星瑞L、小鹏G3i,个个月销两万多,妥妥地压住合资脸面,我也是惊掉下巴,这块十五万级SUV的市场,你现在想找合资的存在感,还真的像在迪士尼找老式游乐设施,能找到是不容易,想玩更没必要。
咱再说本田皓影自己,也没说真的偷懒,和家族里那个CR-V用的是同一个平台,各种动力、主动安全也齐活,全车十个气囊、L2级辅助、双区空调、BOSE音响,都下到位了,价格还狠降低,最低才十二万多起,优惠一撒能便宜出六万来,但现实就是一句话,哪怕你打到骨折,大家还是不来。这就和追淘宝超级大促有点像,你看着红包挺大,买东西还得看值不值——都赶上国产新能源的高配了,你还在卖燃油那一套,实在是很难打动人心。
想当年,咱们买车看的是合资靠谱,卖的贵也愿意,觉得本田、丰田这些牌子,就是质量和科技的滤镜加持,现在呢?同样的钱,国产车能给你下八百公里超长续航,智能车机秒开无卡顿,还会外放电,带无框车门,后排灵活变花样,啥都能给你安排明白了,这些细节以前没人提,可现在成了选车标配,不跟着卷点新花就等着落伍。
皓影的动力也说不上差,1.5T机头193马力,混动扭矩335牛·米,账面数值都能打,可它还是那个老派路数:主力是发动机,电机只是懒惰的陪跑,这套思路在燃油车时代还挺香,但看到比亚迪DM-i、长安蓝鲸iDD这些新能源,电机做主角,全程高能输出,油混只做补位,开起来那手感简直两重天。一个拼静音玻璃和主动降噪堵发动机噪音,一个直接用电机本身就安静,还能瞬间加速,年轻人嫌弃日系混动保守也不是没道理。你要是玩技术的那一套,也得跟上节奏,不然就是“挖掘机技术哪家强”,结果用户自己心里早有答案了。
其实现在选车的标准,早就从实用主义变成了“会不会议题”——颜值党、性能控、智能发烧友,都有一票。皓影在外形设计上还摆出了C型进气口、黑色轮毂、假排气这些套路,看着像性能车,其实还是老风格。你去看看极氪001、蔚来ES6这些国产新秀,无框车门、贯穿灯带,颜值直接拉满。有人调查过,35岁以下这个圈层,60%选车会考虑“发朋友圈好不好看”,说直白了,总想跟别人的合影里更闪亮点,不只是个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生活符号。皓影没跟上这波审美升级,销量会凉也是大概率事件。
说到降价这事,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六万终端优惠砸出来,其实背后是燃油车的残值降得离谱。刚查到2025年三季度,燃油SUV保值率同比暴跌12%,反观新能源,稳得像做了期货,没什么大的波动。新能源政策一直没停给纯电补贴,地方上十五万以下再加补助,说白了,买燃油的性价比那点优势,现在也找不着了。上一代人的“合资情怀”,拿到当下也是一顿糊弄,还真不好使。
但本田皓影说没追赶也不太客观,空间大,座椅有通风加热,还有主动降噪,2023年还是合资里性价比不差的选手。现在你拿十万买一台国产车,能把智驾、远程控制、车内K歌全部配齐,皓影那些高配配置变成了“有点跟不上”。广汽本田到现在也没正面回应原因,财报里只字不提“皓影”,大家都在猜,他们是不是埋头去干那个e:N电动平台去了,把传统车款当成收尾,说明风向真的转变了。
归根结底,汽车消费这一波浪潮,买车人的心思比厂家还要难琢磨。过去看牌子,现在看配置和体验,价格与残值、性能与便利、颜值与智能,那都是反复权衡的点。有些人会问,本田加持,终端优惠,产品也没掉队,为啥就不买?其实市面上海量的新选择,国产车已经不是“便宜”,而是“卷出新高度”,大家能以相同价格,买到智能化、电动化、更智能体验,情怀这一票干不过新科技,也正常。咱不能总用“经典”去博关注,毕竟谁还不是一年换个新手机的速度呢?
站在厂家角度,他们自然想打价格牌,一遍遍加码配置保性价比,但市场变化远比制造业转型更快。电动化风潮、智能体验驱动了消费升级,谁还在原地踏步、捧着老产品当宝贝,久了就是被边缘。用户可不只是买车,更在买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符号。品牌、技术、外观、智驾……这些权重一次次刷新着出厂单。你嘀咕本田皓影退场,是不是还有机会?但想来想去,旧平台和新模式已经拉开了差距,降价也能补一时销量,补不了长线溢价。
再看现在合资燃油车的保值率下滑,说直白点,有点接近“老房子市场价跌”的逻辑。新能源车供需紧俏,国家政策补贴,购车环境逐年友好,大家自然不再执着于汽油车的那点稳定,更多是看能否踩准时代脉搏,搭上技术换代快车道。别说什么“日系有情怀”,买车的谁还不是“有点理性有点感情”,但给不了新鲜体验,还要高价,怎么让小年轻给你投票?
其实,这一场国产车对合资老号的疯狂反扑,从技术到体验再到社会文化,已经不是小打小闹,更像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座驾”,谁还没个试试新玩意的心?车市已然进入“百团大战”,颜值、智能化、长续航,成为每家都卷的标配。本田皓影还在守着燃油阵地,其实广汽本田心里也清楚,非变不可,不变就只是“老故事”,迟早会成为市场的边角料。
趁着还没收摊,厂家是不是得主动破局?无论是研发新能源平台,还是升级智能体验,都得赶在用户需求面前铺路。买家不要再被过去的“品牌滤镜”框住,得拿体验说话。你看新能源车内饰、车机、外放电这套赛道,每一项细节都能成选购理由。都卷得快疯,谁还记得“合资=可靠”?新时代的消费观注重尊重个性,体验感为王,这才是车圈新剧本。
说到底,“皓影卖不动”的戏码,就是汽车产品和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博弈缩影。厂家的反应速度、产品调整,是不是足够快?能不能把握住用户痛点,搞定技术和体验“双赢”,谁能蹦得高就能笑到最后。如果继续守着老思路,那只能被新秀们抢了风头,被无数新车扫进回忆里。
现在你要问,老合资还能否逆袭,国产车会不会也遇到瓶颈?说白了,市场从来不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一种趋势都在推陈出新,保持警觉和创新才是正道。消费者都在用脚投票,看谁才会成为下一个“座驾C位”。
你怎么看,下半年国产车能否持续暴涨,合资老号还有翻身牌吗?你买车时最在意的是什么?(评论区见!)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