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选二手车的时候,车险情况可不能被忽视不见。不少车主在完成交易之后,会忘记这辆车之前投保的交强险和商业险公司是哪家,对保险到期时间也是毫无概念。一旦保险到期却未及时续保,车辆就会处于脱保的状况。在脱保期间,若遭遇交通事故,所有损失都得车主自己承受,经济压力会十分沉重。所以,入手二手车后,务必尽快掌握保险详情,在保险到期前及时续保,防止脱保带来不良影响。车辆忘了商业险在哪买的保险?
若不慎忘记所购车辆交强险和商业险的投保公司、到期时间,可尝试以下途径查询:
1、第三方平台查询:
比如:利用微信小程序“后车可鉴”。微信搜索:后车可鉴,进入后,在相应查询页面,上传行驶证或输入车架号,即可快速获取“交强险详情”、“交强险日期”及“商业险详情”。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信息准确,适合急需查询的车主。
通过“后车可鉴”微信小程序或者公众号,不仅可以查询交强险、商业险,还可以查出险记录、4S维保记录、车辆状态、新能源电池报告、改表分析、车五项等车辆信息。
2、咨询卖家:
直接联系二手车卖家,询问保险信息,包括投保公司、保单号等,这是最直接且通常有效的方式。
3、保险公司查询:
若保留有部分保险单据,可联系保险公司,提供车辆信息以查询投保详情。
4、查看车辆保险标志:
有些车辆的挡风玻璃上会贴有保险标志,上面可能包含保险公司名称和保险有效期等信息。
一起聊聊关于车险的那些事儿:
商业险通常不会赔付故意制造事故的损失,原因如下:
一、法律与合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
明确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且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特定情形外,如第四十三条规定的被保险人自杀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
商业险合同条款
几乎所有商业险合同均将“被保险人故意行为”列为免责条款。例如:
车险合同:明确约定“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属于免责范围,保险公司无需赔偿。
其他财产险/责任险:类似条款普遍存在,如企业财产险中,若损失由企业主故意纵火导致,保险公司拒赔。
二、保险本质与风险逻辑
保险的核心是补偿意外损失
保险机制通过分散风险,为被保险人提供因意外事件导致的经济补偿。故意制造事故违背这一原则,属于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保险公司无义务为其“买单”。
防止骗保与维护市场秩序
若对故意行为赔付,将鼓励骗保行为,破坏保险市场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法律和合同条款通过拒赔机制,遏制此类违法行为。
三、特殊情形与争议解决
交强险的例外
赔付范围:交强险具有社会保障属性,即使事故由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公司也需在责任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随后向致害人追偿)。
财产损失不赔:对于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交强险同样不承担赔偿责任。
商业险的争议处理
合同解释权:若保险公司未尽到免责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被保险人可主张条款无效(需通过诉讼解决)。
因果关系认定:若事故原因与故意行为无直接关联(如被保险人故意损坏车辆但事故由第三方引发),保险公司可能需赔偿。但此类情形需严格举证,实践中较少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