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速看!学车新规7月10日上线,线上签约小程序成必选项!
夏日的天津,热浪裹着海河的湿气扑面而来,而比天气更“烫手”的,是朋友圈里疯传的一条消息——从7月10日起,学车必须通过线上签约小程序完成报名手续。这消息一出,驾校报名点的大爷大妈们集体懵了:“手机扫码?我连微信红包都不会发啊!”
新规落地,手机成了“方向盘” 这次改革可不是小打小闹。天津市交管局明确要求,所有驾校学员必须通过官方指定的线上小程序完成合同签订、费用支付、学时确认等流程,纸质合同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政策一发布,有人拍手叫好:“再也不用怕驾校乱收费了,所有条款手机上清清楚楚!”也有人愁眉苦脸:“我爹60岁学车,得先给他报个智能手机培训班?”
数据不会骗人。去年全国驾培行业投诉中,30%涉及合同纠纷,天津某知名驾校甚至被曝出“阴阳合同”套路学员。线上签约的透明化,显然是冲着这类乱象来的。交管局工作人员透露:“小程序会实时同步数据到监管平台,学时造假、中途加价?门儿都没有!”
教练们的“生存法则” 政策的风吹草动,最敏感的永远是行业老江湖。干了15年教练的老王,最近手机里多了十几个学员群:“以前递根烟就能插队练车,现在系统排课,多练一分钟都得刷卡。”他指着墙上新装的摄像头直摇头,“这玩意儿连我抠鼻子都能拍清楚,别说偷懒了。”
但年轻教练小刘倒是如鱼得水。他把自己抖音号印在学员手册上:“现在年轻人谁还跑驾校办公室?刷着我的短视频就把名报了。”他的最新一条视频里,用天津话调侃新规:“介小程序啊,比对象还贴心——几点练车、花了多少钱,查得明明白白!”
学员们的悲喜剧 大学生小林成了新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她展示手机里的学车时间轴:“上周三理论课,这周一倒库,系统直接推送提醒,比我妈催我还准时。”可隔壁李阿姨就没这么顺当了,她举着手机冲进驾校前台:“闺女,这‘人脸识别’咋总说我和身份证不像?我割个双眼皮还犯法啦?”
更魔幻的是“代刷学时”产业的末日。以前某宝上50元包过的灰色服务,现在彻底歇菜——小程序绑定身份证+活体检测,想作弊?除非你能克隆个自己。
悬念还在后头 眼下最热闹的要数各社区居委会,大爷大妈们组团来学扫码。有人嘀咕:“学车得先学手机,这算不算附加费?”交管局倒是贴心,放话说会在地铁站搞线下指导点。但问题是:7月10日之后,那些真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人怎么办?政策铁拳和人间烟火,总得找个平衡点。
所以啊,天津的老少爷们儿,赶紧检查手机内存够不够——这次改革,可能比科目二压线还让人冒汗。你说,下次会不会连路考都得用无人机监考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