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最近的行为艺术,堪称典中典。Q4 e-tron这台车,从31万多,一脚油门直接干到了18万多。这不是降价,这是道心破碎了,属于修炼走火入魔之后,决定把祖传的飞剑按废铁价处理,主打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圈里人都在讨论,说奥迪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疯了。我说诶,不是疯了,是开窍了,是悟了。在如今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体面是最没用的东西。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个更好的蛋糕,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奥迪现在这一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对手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讲真,你单看奥迪Q4 e-tron这台车,它坏吗?一点都不坏。MEB平台,根正苗红,续航标605公里,打个八折也够用了。内饰你说是老气,但人家用料做工摆在那,摸上去的感觉,跟那些恨不得把冰箱彩电都塞进去的新势力,完全是两个物种。尤其是那个底盘,德味儿,纯的。开起来就是稳,就是扎实。这套所谓的机械素质,是奥迪这种百年老厂的“祖传手艺”。
但问题来了,现在这个时代,谁还跟你聊这个?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每天堵在环路上思考人生,你跟我说路感清晰?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的只有前面那台五菱的尾气。说真的,我最近腰不好,什么底盘对我来说都一样颠,还不如整个软沙发。奥迪造这车,思路就有点像修仙小说里的体修,把金钟罩铁布衫练到了极致,结果人家上来直接给你来个神识攻击,你当场就抱着头喊妈妈了。车是好车,但在这个时代,这玩意儿就像你给手机贴了个十米厚的钢化膜,结果系统卡得像三体人打算盘。
你再看小米SU7,那就是另一个次元的产物。人家不跟你聊什么历史底蕴,不跟你扯什么操控质感。雷军老师像个雷电法王,直接把参数、配置、大屏幕糊你脸上,加大加大再加大。零百加速3秒内,智能座舱流畅得能打游戏,自动驾驶恨不得帮你完成人生规划。这套组合拳打出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小米进来,根本不是来跟你比谁的蛋糕做得好吃。它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当雷军老师登台演讲,把价格和配置摊牌的时候,奥迪还在那儿慢悠悠地擦桌子,讨论餐具的摆放艺术。这叫降维打击,同行看了也得傻。
这背后,是一种近乎宗教的“品牌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刹车硬内饰烂,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科技的纯粹。同样,会买小米汽车的人,买的是雷军老师后半生的声誉,买的是那个“人车家全生态”的任意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现在买奥迪Q4的人呢?本质是在抄底,是性价比驱动。一个是为爱冲锋,一个是菜市场大妈行为,这能一样吗?
奥迪的营销也是典中典。还在跟你强调“百年工艺”、“德系品质”。大哥,醒醒,时代变了。新能源的用户,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关心的是你的车机卡不卡,OTA升级勤不勤,自动驾驶能不能在小区里躲开突然窜出来的狗和老头乐。说到自动驾驶,我一直有个暴论: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那套AI算法,能算得过一个不讲道理、横冲直撞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奥迪那套严谨的德国工程师逻辑,在这种混沌的东方玄学面前,脆弱得像张纸。
所以奥迪Q4 e-tron的困境,本质上就是传统豪华品牌的“水土不服”。它背着一个沉重的壳,想转身都难。定价不能太低,不然伤了品牌;智能化又跟不上,打不过那帮从手机行业杀过来的野蛮人。于是就卡在这里,不上不下,非常尴尬。现在的降价,就是不装了,摊牌了,用自爆的方式,强行给自己换一条活路。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奥迪这波操作,看似狼狈,实则是一种清醒。它终于明白,想在新能源这个修罗场活下去,就得先把自己变成“修罗”。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18万多的奥迪Q4 e-tron,还要啥小米SU7?
从理性的角度看,是是是,这价格买个奥迪标的纯电SUV,续航扎实,开起来也舒服,简直是性价比爆棚。对于那些对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不感冒,就想要一台安稳代步车的人来说,这车能过,就是能过。简直是捡了个大便宜。
但是,市场从来不是纯理性的。小米SU7卖的,早就不是车这个物理实体了,它卖的是一个社交符号,一种科技信仰,一个能让你在朋友圈里聊半天的话题。而一台打骨折的奥迪Q4,它的话题性可能只剩下“便宜”。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所以,就算奥迪把价格降到这份上,该买小米的,还是会去排队。因为他们买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这无关对错,这就是现实。奥迪这一刀,砍伤了自己,也砍懵了对手,但能不能砍出一条生路,就看它接下来,是继续当个体面的“老师傅”,还是彻底“发疯”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