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逛汽车论坛,2025年5月起,比亚迪宋PLUS DM-i智驾版突然被曝"跳水价",智驾版从13.58万直接杀到9.98万。
评论区瞬间炸锅,"这价格还要啥合资燃油SUV?""隔壁哈弗H6、吉利博越L怕是要连夜开会!"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车市竞争的关键节点,比亚迪这次不仅把智驾版价格砍到"骨折价",还塞进了1450km到2042km超长续航加上DiPilot 100高阶智驾系统。
这摆明了是要在10万到15万级SUV市场"硬刚"到底。
那问题来了,9.98万的智驾版SUV,到底是"清库存"还是真良心?
这波操作背后藏着什么大招?
咱今天就来扒个明白。
9.98万还带1450km续航加高阶智驾 比亚迪这次豁出去的是哪款车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2025年,比亚迪宋PLUS DM-i智驾版,官方指导价13.58万到17.58万元。
随后在2025年5月,智驾版75km豪华型从13.58万直降至9.98万,限时优惠整整3.6万元。
更早在2025年3月,非智驾版推出"一口价"政策,最低11.98万起,优惠1.6万元。
当时很多人第一反应,"不到10万的智驾版SUV?还能跑1400多公里?"
结果一看配置单,直接惊掉下巴,这钱花得,太值了。
具体来说,这次宋PLUS DM-i智驾版的杀手锏集中在三个用户最头疼的痛点上。
先说续航,这车搭载比亚迪最新第五代DM混动技术,1.5L高效发动机74千瓦配上电动机160千瓦的组合,提供三种纯电续航选择。
75公里纯电版综合续航能跑1450公里,112公里纯电版能跑1500公里,160公里纯电版最高能跑2042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从北京开到广州往返都不用加油。
对比同级燃油SUV,比如哈弗H6那款1.5T的,百公里油耗7升,跑1450公里得烧101升油,油费接近750块钱。
宋PLUS DM-i一箱油加一度电的成本不到300元,省下的钱够加半年油了。
再说智驾配置,智驾版标配比亚迪自研的"DiPilot 100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这套系统包含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12种模式、车道保持加自动变道,配备29个传感器。
5个毫米波雷达加12个超声波雷达加12个高清摄像头,最远能探测500米。
智能泊车成功率能达到十次有九次多成功,这在15万级SUV里都是"顶配"功能。
要知道,同价位的合资SUV,比如本田CR-V、丰田RAV4,连主动刹车都得选装,更别说自动变道了。
本田CR-V现在限时优惠后的起步价也要14.59万,丰田RAV4官方指导价16.98万起,经销商价虽然能到12.68万左右,但配置跟宋PLUS DM-i智驾版比起来就是"乞丐版"。
最后说空间,车身尺寸4775毫米长、1890毫米宽、1670毫米高,轴距2765毫米。
这妥妥的中型SUV标准,后排腿部空间比紧凑级SUV多出整整8厘米。
全家5口坐进去,后排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距离,坐长途不会感觉憋屈。
后备箱基础容积574升,放倒后排能塞下3个28寸行李箱加婴儿车加露营装备。
过年回老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人肉搬行李",塞不下东西发愁。
当时很多人吐槽,"比亚迪是不是亏本卖?"
结果业内算了一笔账,按宋PLUS DM-i月销3万左右的规模,2024年全年销量近39万辆,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30万辆。
比亚迪靠供应链成本优势加上规模化生产,硬是把这套"1450公里加高阶智驾"的成本压到了10万以内。
这哪是清库存?
分明是用技术"砸场子"。
9.98万的智驾版背后 比亚迪憋的什么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比亚迪为啥突然舍得把13.58万级智驾版SUV砍到9.98万?
还塞进一堆高端配置?
难道不怕亏死?
其实这背后藏着比亚迪对市场的"精准狙击"。
先看大环境,2025年国内SUV市场竞争已经"卷到极致"。
合资品牌本田CR-V、丰田RAV4虽然也在降价,CR-V限时优惠后14.59万起,RAV4经销商价12.68万起,但配置还是老一套。
卤素大灯、传统变速箱,智能配置少得可怜,主动刹车都得加钱选装。
国产新势力比如理想L6、小鹏G6主打高端,价格普遍20万往上,普通家庭咬咬牙也许能上,但压力不小。
中间10万到15万级市场全是"价格战红海",但用户需求反而更"贪心"。
既要省油或者说省钱,又要智能,至少别拿老年机当车机,还要空间够大,全家出行不能挤。
再看比亚迪的算盘,宋PLUS DM-i本来就是比亚迪的"销量担当"。
2024年月销波动在1.76万到3.2万辆之间,全年近39万辆,2024年7月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目前已经超过130万辆。
2025年10月,比亚迪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4.17万辆,创下年内新高,1月到10月累计销量370.2万辆。
更关键的是,2025年10月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五成,这意味着每卖出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
在这个大背景下,比亚迪必须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2025款升级后,用户反馈最多的就是"想要更长续航""智驾功能要更强""配置要更顶"。
这次智驾版,比亚迪不是拍脑袋降价,而是拿着百万老用户的调研报告改的。
比如1450公里到2042公里的超长续航,直接针对"节假日长途出行"的痛点。
以前开燃油车跑长途,高速服务区排队加油能排半小时,现在宋PLUS DM-i满油满电出发,中途基本不用补能。
DiPilot 100高阶智驾系统,是年轻家庭用户吐槽"高速开车累手"的直接回应。
高速上开三四个小时,手握方向盘、眼睛盯路面,人都要累瘫了。
现在有了高速领航辅助,车子能自己保持车道、自动跟车、甚至打灯变道超车,驾驶员只需要监督就行,轻松太多。
大空间则是宝妈群体"带娃加装货"的刚需,孩子的安全座椅、婴儿车、尿不湿、玩具,出门一趟东西多得吓人。
没有足够的后备箱空间,根本装不下。
更关键的是技术底气,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经过实测,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是世界纪录,电驱系统效率也有九成三。
把亏电油耗压到百公里2.9升,2025年8月通过OTA升级进一步降至百公里2.6升。
这是什么水平?
同级燃油SUV亏电油耗普遍在7升左右,宋PLUS DM-i直接砍掉一大半还多。
DiPilot 100高阶智驾系统配备29个传感器,包括8百万像素高清前视摄像头加毫米波雷达。
在高速上的跟车距离比人类司机更精准,还能自动识别锥形桶和异型车辆。
智能泊车支持12种模式,侧方停车、倒车入库、斜列停车,甚至极限5厘米窄车位都能搞定,成功率高达十次九次多。
说白了,比亚迪这次不是"堆配置",而是把用户"吐槽最多的地方"全升级了。
用技术实力把"低价等于低配"的标签狠狠撕掉。
9.98万的智驾版SUV杀疯了 谁会被比亚迪打脸
现在问题来了,宋PLUS DM-i智驾版这一波操作,到底会搅动多大的水花?
合资品牌和国产友商会不会连夜改方案?
从价格带看,智驾版9.98万到17.58万、非智驾版11.98万起的区间,直接覆盖了一大片竞品的价格区域。
本田CR-V限时优惠后14.59万起,丰田RAV4官方指导价16.98万起,经销商价12.68万左右。
国产主流SUV吉利豪越L 10.36万起、长安CS75 PLUS 11.79万起。
但对比同价位竞品,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
CR-V那款1.5T的百公里油耗7升,宋PLUS DM-i亏电油耗只要2.6升到2.9升,省油能力碾压。
RAV4连L2级智驾都得选装,选装价还得加8000多块钱,宋PLUS DM-i智驾版直接标配DiPilot 100。
高速领航、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自动变道,这些功能在合资车上要么没有,要么得顶配才有。
豪越L空间不如宋PLUS DM-i大,轴距差了几厘米,后排坐着就能感觉出来。
续航更是只有600公里纯电,根本没法跟宋PLUS DM-i的1450公里到2042公里比。
可以说,宋PLUS DM-i在"省油加智驾加空间"三项核心指标上,全是同级最优。
从用户群体看,这车目标太明确了。
三四线城市家庭,每天上下班代步,周末带家人出去转转,想要省油省钱又不想买纯电车担心续航焦虑。
年轻上班族,工作稳定收入不错,需要智能配置提升用车体验,喜欢尝试新技术新功能。
长途自驾爱好者,逢年过节要回老家或者去外地旅游,看重续航能力和后备箱空间。
这些人以前要么咬牙上合资燃油车,多花三五万买个"品牌标",结果配置少得可怜。
要么买国产紧凑级SUV,价格是便宜了,但空间不够用,续航也一般,智驾功能更是没有。
现在9.98万就能买到"混动省油加智能好用加空间宽敞"的中型SUV,谁还会将就?
业内预测,宋PLUS DM-i智驾版上市后,2025年10万到15万级SUV市场肯定要重新洗牌。
要么合资品牌跟着降价,但它们的利润本来就不高,再降就扛不住了。
要么国产友商被迫升级配置,但成本压力又上去了,价格也得跟着涨。
毕竟比亚迪最擅长的就是"把高端技术平民化",这次也不例外。
用9.98万的价格,硬生生把"合资信仰"和"国产平庸"一起打脸。
网友吵翻了 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宋PLUS DM-i智驾版上市后,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第一个问题,"9.98万买智驾版SUV,质量靠谱吗?不会是缩水版吧?"
这个担心可以理解,毕竟价格降了这么多,很多人下意识觉得是不是偷工减料了。
其实比亚迪智驾版虽然是限时优惠价,但核心三大件,发动机、电池、电机,和高配完全一样。
9.98万的75公里纯电版本,只是纯电续航相对短一些,但混动系统、智驾系统该有的都有。
而且比亚迪的电池用的是刀片电池,混动技术经过10年验证,2024年新能源汽车自燃率万分之一,行业平均是千分之一。
质量完全不用担心,该省的地方省,不该省的地方一点都不含糊。
第二个问题,"1450公里续航是不是虚标?冬天会不会缩水?"
这个问题问得好,续航一直是新能源车的老大难问题。
官方数据是NEDC工况,112公里纯电版综合续航1450公里,160公里纯电版最高可达2042公里。
实际使用中,城市通勤加高速综合大概能打个九折左右。
也就是说,1450公里的实际能跑1300公里左右,2042公里的能跑1800多公里。
这已经很夸张了,传统燃油车也就这个水平。
冬天的话,车子搭载了电池恒温系统,低温下会自动给电池加热保温。
实测北方零下10度环境下,综合续航损失大概一成五左右,1450公里能跑1230公里。
比同级燃油SUV强多了,燃油车冬天油耗飙升,百公里能从7升涨到8升甚至更高。
长途出行,宋PLUS DM-i的续航完全够用,不用担心半路没油没电。
第三个问题,"高阶智驾会不会翻车?小城市道路能用吗?"
智驾系统确实是个新鲜玩意儿,很多人没用过,心里没底。
DiPilot 100的高阶功能,比如高速领航辅助,主要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好用。
配备29个传感器,最远能探测500米,能提前发现前方车辆、行人、障碍物。
高速上自动跟车、自动变道、自动上下匝道,用起来确实省心省力。
但在小城市道路上,路况复杂,电动车、行人乱窜,这时候高阶功能用得少。
不过基础的L2级功能还是完全能用的,车道保持、自动刹车、跟车防加塞、识别红绿灯。
这些功能在城市道路上比新手司机开得还稳,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比人反应快。
智能泊车更是神器,支持12种模式,侧方停车、倒车入库这些新手最头疼的操作,车子自己就能完成。
成功率十次九次多,比自己倒车省心太多。
小城市用户买它,主要是看中省油加大空间,智驾当"辅助工具"用就行,不用全部功能都精通。
结语 比亚迪这次真的豁出去了
从2025年宋PLUS DM-i智驾版限时9.98万这一战就能看出,比亚迪早就不只是"卖电动车"的厂了。
人家现在玩的是"技术下沉加用户思维",9.98万的价格,给你1450公里续航加DiPilot 100高阶智驾加中型SUV空间。
还把合资燃油车的"高价低配"和国产平庸的"凑合用"一起打脸。
这哪是卖车?
分明是给整个市场"立规矩"。
下次再有人说"便宜没好车",咱就把宋PLUS DM-i智驾版的配置单甩过去。
省油能跑、智能能用、空间够大,9.98万还要啥自行车?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10万到15万内买SUV,你是选"缩水版"的合资燃油车,还是比亚迪这款"满配"的智驾版大SUV?
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