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弄出了一款新车,卖6万多块钱,说是加满油、充满电能跑2055公里,这事儿一下子就在车圈里炸开了锅。
我身边有个哥们儿,刚摇上号,正为买什么车头疼。
他手头钱不多,就想买个结实耐用、省钱省心的代步车,平时上下班开,周末能拉着老婆孩子出去玩玩。
他之前看的都是些二手车或者最便宜的那种烧油的小车,总觉得哪儿差点劲。
这下可好,比亚迪直接把混合动力车的价钱干到了6万出头,他立马就把这车列进了考虑名单。
说真的,这个价钱确实让人有点不敢信。
你想想看,十几年前丰田的普锐斯刚进国内,顶着个混动鼻祖的名头,要卖20多万。
那时候大家觉得混动车就是个高科技的稀罕玩意儿。
谁能想到,现在咱们自己的牌子能把价格拉这么低,让普通上班族也能轻松买得起。
这让那些还在卖10万块烧油车的牌子咋办?
我猜他们现在肯定头大。
买车的人心里都有杆秤,一样的钱,一边是传统的油车,油耗下不来;另一边是混合动力,一百公里才用2.9升油,算下来一公里只要一毛五,跟坐地铁一个价。
这笔账,是个人都会算。
我那哥们儿就自己算了笔账。
他每天上下班来回差不多40公里,一个月下来差不多要跑1000公里。
要是开他之前看的那台百公里耗油8升的车,按现在的油价,一个月光油钱就得花掉六七百。
要是换成这台比亚迪,一个月油钱可能连100块都用不了。
一年省下来的钱,都够给家里换几个大件了。
当然,肯定会有人心里犯嘀咕,这么便宜的车,质量行不行?
会不会是样子货,看着还行,其实偷工减料了?
这确实是很多人会担心的事。
毕竟,车不是小东西,安全和耐用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话说回来,比亚迪在新能源这块儿确实有真本事。
从电池、电机到控制系统,它基本上都是自己研发自己生产。
就说那个刀片电池,主打的就是一个安全,之前网上那些拿针扎、拿火烧的视频,估计不少人都看过,确实让人心里觉得踏实。
还有那个叫骁云的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43%,这个数在行业里也是拔尖的了。
所以,技术上它是有底气的。
当然,价钱就摆在这儿,你也不能拿它跟几十万的豪车比。
车里面的用料,肯定是以实用为主,不会给你用太多软乎乎的好材料。
但我看了一下配置,像10.1英寸的中控屏、自动空调、手机无线充电这些挺实在的功能居然都有,这就挺有诚意的了。
我特地去查了下车里空间的大小,我那哥们儿一米八的个子,最怕的就是坐后排顶头顶腿。
看别人试驾的视频说,后排坐三个大人虽然有点挤,但短时间应个急完全没问题。
对于一个主要就是上下班和接送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个空间也够用了。
现在马路上跑的网约车,挂绿牌的比亚迪越来越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开网约车的师傅是把车当饭碗的,他们算成本比谁都算得精。
一公里能省几毛钱,一天下来就是几十块,一个月就能多挣上千块。
他们选比亚迪,不是为了别的,就是因为能实实在在省钱。
那么这车到底适合什么人买呢?
我觉得,要是你买车的钱不多,每个月还要还房贷,生活压力挺大,那这台车简直就是为你准备的。
它能帮你把出门的开销降到最低,让你在油价一个劲儿涨的时候,心里能踏实点。
尤其是在大城市里,每天堵在路上,眼看着油表往下掉的那种心疼,开这车就能好很多。
但话说回来,要是你对开车的感觉有很高的要求,喜欢那种指哪打哪的操控,或者特别在乎牌子带来的面子,那这台车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它能给你的,是划算和省钱,而不是开出去多有面子或者多高级的感觉。
最后怎么选,还是得看每个人自己。
是愿意为了牌子和操控多花钱,还是愿意把钱都花在实实在在的地方,追求省钱实用,这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花钱想法,没什么对错。
我那哥们儿想了好几天,最后跟我说,他决定去店里看看真车。
他说,面子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是自己过的,能省下钱,让家里人过得轻松点,比什么都重要。
他的这个想法,我倒是挺赞成的。
车说到底就是个工具,能安安全全、不出毛病、又省钱地把我们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它最重要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至于其他的,都是添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