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顿·马丁又整活了,发布了一台叫DB12 S的车。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巅峰之作”。讲真,现在每个车企发布一台小改款,都管自己叫巅峰之作、收官之作、开山之作,好像不给自己加个“作”字,就没法开发布会了。这是一种行为艺术,大家都在表演,区别只在于演技好不好。

阿斯顿·马丁的演技,就属于那种英国戏剧学院派的,特端着,但骨子里全是骚操作。
首先,他们把那台4.0升V8发动机又压榨了一下,多搞了20匹马力,达到了700匹。朋友们,20匹马力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在车里多放一箱矿泉水的区别。但对于买这车的人来说,这20匹马力就是天。因为他终于可以在酒局上,对着那个开普通DB12的朋友,云淡风轻地说一句:“诶,我的比你的快一点点。”就为了这点精神胜利,多花几十万,值不值?太值了,精神上的满足感,是奢侈品的核心价值。
这玩意儿零百加速缩短到了3.4秒。快吗?当然快。但在这个电动爹遍地走的时代,这个数据已经没法拿来吹牛了。随便一台国产电动车,一脚电门下去,都能让这台700马力的“巅峰之作”在红绿灯起步时怀疑人生。所以,阿斯顿·马丁在这里玩了一个花活,他们说,我们优化了弹射起步,缩短了换挡时间,还微调了油门。
这叫什么?这叫“不服跑个分”。你电车是快,但你快得不优雅,你那是傻快,是电流的胜利。我这是机械的艺术,是内燃机的咆哮,是经过工程师“微调”的、充满“线性感”的油门。你看,玄学就这么来了。他们卖的不是一个加速成绩,而是一种“感觉”。一种“虽然我跑不过你,但我比你高级”的感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然后是这套全新的龙骨系统,哦不,是悬架系统。更硬的后防倾杆,更精确的各种角度设置,还有个什么Bilstein DTX减振器的软件升级。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你们地球人为了提升0.01秒的过弯速度,到底要搞出多少花里胡哨的名词?
我作为一个开过一些所谓性能车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99%的车主,一辈子都开不出这些升级的10%。他们最大的驾驶挑战,是把这台宽大的GT跑车,毫发无伤地停进那个狭窄的地下车库。所有的“人车合一”、“更直接的驾驶体验”,最终都会在保安大哥“往左打死,回轮回轮”的指挥声中,化为乌有。所以,这一切的底盘升级,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在堵车的时候,可以更自信地告诉旁边车里的姑娘,你的车有碳陶瓷刹车。别的,都不重要。
造型上的变化就更有意思了,典型的“大家来找茬”游戏。两片式前唇,亮黑色的侧裙,新的扰流板。这些东西加起来,据说能“在视觉上降低和加宽车身”。这不就是给手机贴个钢化膜,然后说“你看,我的手机变厚了”一个道理吗?本质上,这是一台用来在社交媒体上制造噪音的机械孔雀。
最典中典的是那个碳陶瓷刹车,减重27公斤。还有那个钛合金排气,又能减重11.7公斤。说真的,我上一次看到这么执着于减重的,还是我大学女同学的朋友圈。每天都在算卡路里。对于一台整备质量奔着两吨去的豪华GT跑车,减掉这三四十公斤,约等于一个壮汉出门前上了趟厕所。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你看我都努力了”的态度。但能过,就是能过。这和修仙一个道理,嗑丹药提升修为,哪怕只提升一点点,那也是修为。车主买的不是减重,买的是谈资,是“我这车,连排气管都是钛合金的”那种睥睨众生的快感。
内饰里,最引人注目的居然是中控台一个“红色阳极氧化旋钮”。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一台几百万的车,内饰最大的亮点,是一个旋钮的颜色。这简直是压缩毛巾式的创新,看着不起眼,泡到营销的水里,立刻就能膨胀成一个巨大的卖点。这说明什么?说明能改的地方,真的不多了。也说明,会买这车的人,就是吃这一套。他们要的不是颠覆,而是熟悉的配方里,加了一点点新的味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阿斯顿·马丁的产品经理可能就是个修仙小说爱好者,不然解释不通这些操作。这台DB12 S,就是一台普通DB12渡劫之后的产物。增加了20点攻击力,敏捷提升了0.1,防御没变,但多了一个金光闪闪的皮肤,还换了一件减重的“法宝”级装备。
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存量竞争了,而是黑暗森林。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大家都在掀桌子。你卖20万,我就敢卖15万。你上800V,我就敢全车搞碳纤维。你送冰箱彩电大沙发,我就敢连司机都给你配好。所有人都杀红了眼,信奉的法则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就在这种血肉磨坊里,阿斯顿·马丁,这位来自英国的老贵族,慢悠悠地走上台,清了清嗓子,然后用最标准的伦敦腔告诉你:先生们,我们推出了一款新车,它比上一款快了0.1秒,还换了个红色的旋钮。
就问你怕不怕?
同行看了也得傻。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当所有人都以为战场在拼刺刀的时候,人家直接开始办茶会了。它不跟你卷价格,不跟你卷配置,它跟你卷“格调”,卷“血统”,卷“007同款”。这玩意儿真的还有人在乎吗?!答案是在乎的人,真的还在乎。
会买阿斯顿·马丁DB12 S的人,他可能也知道隔壁的特斯拉Plaid更快,知道保时捷911更纯粹,但他不在乎。他买的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身份标签,一个进入特定圈子的门票,一种“我很有钱,且品味不俗”的自我证明。这台车的一切升级,都是为了强化这个证明。20匹马力是证明,碳陶瓷刹车是证明,那个红色的旋钮,更是证明中的证明。
所以,这台DB12 S强吗?参数上,就那样。但在它的目标用户眼里,它强爆了。因为它精准地挠到了那些富豪们最痒的地方。它让他们感觉自己的钱,花得非常优雅,非常体面,非常与众不同。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阿斯顿·马丁选择在自己的小宇宙里,继续优雅地修仙。而我们这些凡人,就在旁边看着,感叹一句,有钱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且花里胡哨。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