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局,我差点以为长安启源Q07的后备厢数据是哪个实习生喝多了写错的。763升,你敢信?我当时站在车屁股后头,看着那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确定不是台中大型SUV给我错钥匙了?我那1米78的个头,感觉都能在里面躺平了睡一觉。这事儿就发生在我那个纠结的下午,当时我的购车小本本上,长安启源Q07和比亚迪宋L DM-i这两个名字,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皇城PK”。
说真的,手握15万预算,想搞台插混SUV过日子,绕不开这俩货。一个背后是“共和国长子”,自带根正苗红的光环,上市没多久就成了“万辆户”,势头猛得像头刚出笼的猛虎;另一个呢,比亚迪家的,都不用多介绍,挂着“新能源销冠”的金字招牌,属于那种闭着眼买都不会出大错的选手。这选择题,难就难在这儿,俩都是腕儿,怎么选都像是在辜负另一个。
成年人的世界嘛,哪有那么多“我都要”,只能亲自下场肉搏。我就是揣着这种心态,把这两台终端价差不多的家伙——启源Q07 215尊荣型和宋L DM-i 112KM超越型,从里到外扒了个底朝天。这一扒,好家伙,我才发现这俩根本就不是一个星球的产物。
咱们先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最实在的空间。宋L DM-i这车,给我的感觉特微妙,就像一个天天在健身房拍照但从来不做深蹲的哥们,看着架子挺大,实际上核心力量不太行。车长4米78,轴距2米78,数据上是中型SUV没跑了。可你坐进去,尤其是后排,就不是那回事了。我坐直了,头顶也就一拳不到的空隙,腿嘛,也能放,但想跷个二郎腿舒坦一下?那得看你柔韧性好不好了。它给你的,是一种“够用,但不多”的局促感。
最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还是它那459升的后备厢。兄弟,这是台中型SUV啊!这个容量,连好多A级SUV都比不上。我都能想象到那个画面了:逢年过节回趟老家,后备厢里塞了两箱牛奶一袋米,丈母娘给的土特产就只能委屈地呆在后排座位上,和你儿子的大玩具抢地盘。这叫什么事儿?
反观长安启源Q07,简直就是个不讲道理的“空间bug”。车长过4米8,轴距直接干到了2米9。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从标准间升级到了行政套房。坐进Q07的后排,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奢侈”,双腿可以肆意伸展,头顶的天空都感觉开阔了不少。它那个后排靠背调节角度还特别大,几乎能放平成一张简易小床,长途路上眯一会儿,比什么功能饮料都提神。
至于那个763升的后备厢,我已经不想再用数据来形容了。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安全感,一种“世界再大,我也装得下”的从容。全家出游,烧烤架、露营帐篷、孩子的自行车,你尽管往里扔,它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如果说空间是长安启源Q07给我的一记“左勾拳”,那配置和续航上的表现,就是一套不留情面的“组合拳”。你以为宋L DM-i给个高速领航辅助、配个智能座舱就够意思了?启源Q07会告诉你,兄弟,格局小了。那个49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简直就是从科幻电影里搬出来的,导航路线、车速、辅助驾驶信息,像3D投影一样悬浮在马路上,开车的时候再也不用低头分神,安全感瞬间拉满。
还有,那个让我体验过后就“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零重力副驾。这玩意儿有毒!一键开启,座椅缓缓放倒,腿托升起,再配上按摩功能,整个人就像漂浮在云端。我当时就在想,这要是以后跟媳妇吵架了,她把我赶出家门,我在这车里睡一觉,可能比睡沙发还舒服。更过分的是,Q07连后排座椅都给你配齐了加热通风,真正做到了“前排后排都是VIP”。
最后再来看看插混车的命根子——纯电续航。宋L DM-i的112公里,怎么说呢,日常上下班通勤,你要是住得离公司近点,那还行。可长安启源Q07呢?215公里!这已经不是量变了,是质变。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城市,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一台纯电车开,彻底告别加油站,一周充一次电都算频繁的。这种彻底摆脱油价焦虑的自由,开过就回不去了。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比亚迪的DM-i技术天下第一,驾驶感受无敌。我不否认宋L DM-i开起来很顺,底盘也挺整。但启源Q07的驾驶质感,同样给了我一个大大的Surprise。它的底盘更有韧劲儿,过弯的时候车身侧倾抑制得相当好,完全没有大车那种忽忽悠悠的感觉,反而有种欧洲车的扎实感。
所以啊,这趟“肉搏”下来,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宋L DM-i像个四平八稳的理科生,各科成绩都80分,挑不出大毛病,但也少了点让人心动的惊喜。而长安启源Q07,则更像一个情商智商双高的暖男,他不仅能把你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还总能在细节上给你意想不到的浪漫。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说的这些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最终怎么选,还是得您自个儿去开一圈,毕竟,过日子嘛,自己舒坦最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