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江湖变天了,奔驰宝马销量"一跌一涨"背后藏着啥?
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汽车圈就被一组数据炸开了锅,奔驰和宝马这对老冤家最新公布的销量成绩单,简直像极了武侠片里的巅峰对决。
一边是奔驰销量直接"跳水",另一边却是宝马逆势上扬。
要知道,这俩品牌可是全球豪华车市场的"双子星",过去十几年你追我赶,谁输谁赢都得被媒体拉出来分析八百遍。
可这次不一样啊!本该是新能源车继续狂飙、传统豪车"压力山大"的年份,宝马居然还能涨,奔驰却怂了,这反差也太刺激了吧?
奔驰已经是连续第三个季度销量下滑,而宝马从去年底就开始悄悄发力。
这场"销量大战"到底咋回事?是奔驰真不行了,还是宝马憋了大招?
咱们今天就来扒个明白!
奔驰销量为何大跌?
要说奔驰这次销量跌有多离谱,得先看看具体数据。
第三季度也就是7月到9月这三个月,奔驰全球卖出约52.53万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少了不少!
要知道,这可不是某个小市场的小波动,而是几乎所有主力区域都在跌,欧洲老家少卖了不少,北美市场也掉了,就连最赚钱的中国市场也滑了。
隔壁宝马同期销量却涨到58.83万辆,俩品牌的差距从去年的"咬得很紧"变成现在的"宝马甩开半个身位"。
这种反差放在豪华车市场,简直就是"地震级"的变化。
那问题来了,奔驰咋就不行了呢?
转折点藏在9月的一场"战略会议"里。据内部人士透露,奔驰原本计划在那个月发布新一代电动旗舰EQS的升级版,还打算同步推出一款针对中国市场的"平价电动SUV"。
结果临到发布会前两周,高层拍板:"先缓缓,等我们重新评估市场需求!"
这一缓可不得了,原本等着买新EQS的老客户转投宝马i7,想捡漏平价电动SUV的年轻消费者跑去看了宝马iX3,正好那个月宝马搞了限时优惠。
奔驰的传统燃油车板块也没撑住。
在欧洲因为排放标准升级导致成本上涨,终端售价被迫提高,销量大幅下滑。
在中国,奔驰的"豪华感"被国产新势力抢走了风头,比如理想L9、蔚来ET9这些车型,很多原本冲着"三叉星徽"来的用户,现在觉得"花大钱买个老派设计"不值当。
说白了,奔驰这次销量崩盘,表面看是数字下滑,实则是"战略摇摆"的必然结果。
既想保住燃油车的利润,又不敢全力押注电动化,既想讨好高端客户,又放不下下沉市场。
这种"两头都想要"的心态,在市场快速变化的当下,反而成了最大的拖累。
你看人家宝马,从去年底就开始"两头抓",一边升级经典燃油车,比如3系、5系的驾驶体验继续打磨,一边猛推电动车型,i4、iX1的市场反馈都不错。
还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做了本土化设计,比如加长后排、增加智能座舱功能。
这一松一紧的对比,可不就打脸了嘛!
奔驰的高层可能还沉浸在"我们是百年豪华品牌"的自我陶醉里,却没发现消费者早就不买账了。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看的不只是logo有多大,更看重的是体验有多好、科技有多先进、性价比有多高。
奔驰要是还抱着"慢工出细活"的老思路,市场可不会等你调整完再给机会。
宝马的隐藏大招
很多人看到宝马销量涨,第一反应都是"电动化成功了呗",但要是只盯着电动车,那就太小看宝马的算计了!
咱先说说电动车的表现,第三季度宝马全球卖出近12万辆电动车,包括纯电和插混,确实亮眼。
但宝马的燃油车居然也没拖后腿!
数据显示,宝马燃油车销量虽然比去年同期少了一些,但在高端市场,比如7系、X5这些车型反而增长了,这说明啥?
说明宝马的老客户还在,而且愿意为"升级体验"买单。
那宝马到底藏了哪些"隐藏大招"?
大招是"本土化"。就拿中国市场来说,宝马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需求快速响应小组",从设计到配置全程跟着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走。
比如新款5系加长了12厘米后排空间,对标行政级座驾的舒适性,还内置了华为合作的智能语音助手,支持方言识别,这对于很多商务人士来说简直是刚需。
比如X3运动版增加了全景天窗和运动座椅选装包,狙击年轻家庭用户的需求。
另一个大招是"技术下放"。
宝马把原本用在旗舰车上的底盘调校技术,比如自适应空气悬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比如自动泊车升级到"记忆泊车",都下放到了30万到40万区间的车型上。
让消费者觉得"花更少的钱也能买到高级感"。
这种策略在豪华车市场特别管用,因为很多人买豪华车就是为了那份"超越预期"的体验,宝马把这个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还有一个大招是"营销玩得溜"。
今年夏天宝马赞助了欧洲杯和NBA中国赛,还找了顶流明星代言电动车系列,甚至在抖音上搞了个"宝马车主故事大赛",用真实用户的体验带流量。
这可比奔驰那种"端着豪华架子"的传统广告接地气多了!
宝马的供应链管理也比奔驰稳。全球汽车芯片依然紧张,但宝马提前一年就和台积电、英飞凌签了长期订单,还投资了一家国产芯片企业,专门做车规级MCU。
所以哪怕其他品牌因为缺芯减产,宝马的生产线基本没停过。
反观奔驰,因为和某欧洲芯片供应商闹矛盾,第三季度有不少订单因为"缺零件"交不了车,这不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宝马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该稳的稳住,该冲的冲"。
燃油车市场虽然在萎缩,但高端用户对驾驶质感、品牌调性的需求还在,宝马就继续打磨这些经典车型,让老客户没理由离开。
电动车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宝马没有盲目跟风搞"价格战",而是专注提升产品力,让新客户觉得"多花点钱值得"。
这种平衡策略,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节点上,显得格外聪明。
豪华车市场的生存法则
表面看,这是一场"销量数字"的较量,但往深了挖,其实是传统豪华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生存模式"大比拼。
豪华车市场早就不只是"发动机够不够猛、内饰够不够豪华"那么简单了,消费者要的是"科技感+豪华感+性价比"的组合拳,还要能跟上智能化、电动化的潮流。
先说奔驰的问题,它过去几十年的成功靠的是"品牌溢价"和"经典设计",但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中国、美国的Z世代,更看重"体验"而不是"logo"。
你车标再大,要是车机卡顿、充电慢、智能化功能落后,人家宁愿选特斯拉Model S或者蔚来ET7。
奔驰这次销量跌,本质上是因为它还没完全从"燃油车思维"里跳出来,电动车型更新慢,EQ系列迭代比宝马i系列晚了一代,智能化投入不足,车机系统被吐槽"像老式平板"。
甚至连营销都还在强调"百年传承",却忽略了"当下需求"。
再看宝马的成功,它既没完全抛弃燃油车的优势,毕竟全球还有大量用户离不开加油的便利性,又狠狠抓住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风口,i系列电动车口碑越来越好,智能驾驶体验不输新势力。
宝马学会了"和消费者对话",不再端着"豪华品牌高高在在"的架子,而是主动去了解用户想要什么,然后快速调整产品。
举个例子,宝马发现中国用户特别在意后排舒适性,就专门优化了座椅材质和调节功能。
发现年轻用户喜欢"科技感",就把AR-HUD抬头显示和手势控制做成了中高配标配。
这种"用户导向"的思维,才是它能在逆境中增长的秘诀。
说白了,豪华车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更有钱谁赢",而是"谁能更懂用户、更快迭代"。
奔驰要是还抱着"老大哥"的心态慢慢悠悠,宝马可不会客气,毕竟市场可不会等你调整,消费者的选择可是"用脚投票"的!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豪华车市场已经进入了"新旧交替"的加速期。
传统豪华品牌的优势,比如品牌历史、工艺积淀、全球服务网络,依然重要,但这些优势正在被"快速迭代""智能体验""性价比"这些新标准稀释。
国产新势力比如蔚来、理想、问界,已经在30万到50万这个价格区间站稳了脚跟,它们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用户服务,甚至比传统豪华品牌做得好。
奔驰和宝马这场较量,其实也是传统豪华品牌在问自己,我们到底要坚守什么、改变什么?
消费者该怎么选
这事儿在网上早就炸开了锅,咱挑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唠唠。
问题1:奔驰是不是该彻底放弃燃油车,像比亚迪那样all in电动化?
观点是别急着"一刀切"!
奔驰的燃油车业务现在还占全球销量的大头,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市场,很多用户对燃油发动机的声浪、驾驶质感有特殊情怀。
放弃燃油车等于自断财路。
但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半吊子",该加大电动化研发投入就得加,比如把每年营收的相当比例投给电动车,同时逐步减少对燃油车的依赖。
参考宝马的做法,燃油车和电动车同步升级,让消费者有得选,这才是稳妥的过渡策略。
毕竟汽车行业的转型不是一夜之间的事,需要时间,也需要市场的接受度。
问题2:宝马这波增长是暂时的吗,会不会像奔驰一样"翻车"?
短期来看,至少未来1到2年,宝马的势头挺稳。
它的电动车型矩阵已经覆盖了从入门级iX1到高端i7的全价位段,供应链也比奔驰更抗风险。
但长期能不能赢,还得看两点,一是能不能持续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技术,比如固态电池、高级的自动驾驶。
二是能不能守住"豪华感"的招牌,别为了降价牺牲品质。
如果宝马能保持现在的"用户导向"思维,大概率能继续领跑,要是哪天也开始"飘了",翻车也不是不可能。
汽车市场瞬息万变,今天的赢家不代表明天还能笑到最后。
问题3:普通消费者该选奔驰还是宝马,现在买会不会成"接盘侠"?
观点是看需求!
要是你看重品牌历史和经典设计,比如喜欢奔驰S级的商务感、G级的硬派造型,而且不着急换车,可以等等看奔驰的电动化转型成果,比如明年要出的全新电动EQG。
要是你追求科技感和驾驶乐趣,比如喜欢试驾新功能、看重智能座舱,宝马目前的性价比高,尤其是3系、i4这些热门车型。
至于"接盘侠"的担忧,只要不是买马上要停产的冷门车型,正常家用都没问题,毕竟豪华车的保值率再差也比普通品牌强。
而且从长远看,电动化是大趋势,现在入手一辆技术成熟的电动豪华车,其实也算是提前布局。
结语
第三季度的这场较量,不过是奔驰和宝马百年恩怨的最新章节。
奔驰的"跌"和宝马的"涨",表面是数字的起伏,实则是两种战略选择的碰撞,一个还在纠结"怎么守",一个已经拼命"怎么攻"。
但未来的豪华车市场,可不会只看谁现在领先,新能源技术迭代越来越快,消费者需求越来越挑剔,连国产新势力比如蔚来、仰望都在虎视眈眈。
奔驰要是能痛定思痛,赶紧调整战略,说不定下一季度就能翻身。
宝马要是骄傲自满,也可能被后来者追上。
所以说啊,这场"销量大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真正的赢家,一定是那个最懂用户、最敢创新、最能适应变化的品牌。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最后会是奔驰逆袭,还是宝马稳坐王座?
评论区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