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06因何失意?员工吐槽:表演式工作盛行,产品定位“想当然”

灯火通明的直播间、热情洋溢的主播,甚至品牌高管也纷纷上镜直播卖力宣讲。“三个直播间,日常直播全天超12小时轮番轰炸,这还不算店端自己的直播账号,专场直播基本上周周都有,高强度的传播节奏已经持续半年有余了”,一位在东风纳米内部人士说,高频率、高强度、高时长,已经成为了东风纳米品牌在2025年直播板块的代名词。



这是东风纳米在营销上“一卷到底”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底,旗下第二款车型东风纳米06首秀之后,东风纳米品牌进一步加强了线上传播方面的力度,不仅在全国各地的每个区域车展现场增加了专场直播,更要求市场、销售板块副总监级别以上员工开设自己的个人IP,把产品和政策的宣讲落实到员工个人,一时间,全员参与直播短视频,个人账号遍地开花,可谓全员参与线上营销。


但最终的战绩却并不理想。上市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纳米06这款被东风纳米寄予厚望的年度重磅新车仅收获了6000台大定订单,但是在6月仅交出了1600台的业绩。在进入7月之后,纳米06显然没有能力改变结局,其周销量没有超过1000,在7月四周分别是200辆、300辆、300辆,300辆,目前来看,其7月的最终销量不到2000台。


这样的销量表现放在当下只能说平平无奇。作为被寄予厚望,甚至放话要月销过万的重磅产品,那么纳米06的问题出在哪里?



01



员工吐槽:表演式工作盛行 线上传播转化率仅为0.1%


对于纳米06未能打开市场,营销条线上的怨言比较多。有东风纳米人士认为,纳米06的传播策略与执行严重受困于“表演式工作”——从直播策划到短视频内容,一切决策的核心并非用户需求。纳米的一些管理者常凭个人喜好随意拍板,甚至将偶然刷到的、与品牌调性不符的内容强加为执行标准;而执行团队的建议则屡遭否定,最终导致传播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吸引力。



这种“向上管理”的畸形生态,进一步演变为数据光鲜的形式主义。比如在直播间和短视频的评论区充斥着内部员工的“刷屏式互动”,真实用户的声音几乎被淹没。管理层只关心“互动量是否达标”,却无视互动质量与转化效果。有员工透露,其线上转化率仅为0.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有员工吐槽说,在层层汇报的压力下,工作成果的唯一评判标准沦为“领导是否高兴”,而非市场反馈或业务价值。而这种脱离用户的传播困境,直接拖累了纳米06上市首月的市场表现,成为销量低迷的关键诱因之一。


这只是问题的表面,当然更根本在于纳米06产品定位与传播策略存在系统性偏差。一位纳米员工对飞灵汽车表示,内部将纳米06定位为“国民智趣纯电SUV”,主打“轻户外”概念,并着重强调同级独有的天地尾门设计,在营销传播中刻意营造“自驾”、“郊游”、“露营”等场景。这种策略看似契合年轻用户的兴趣热点,实则存在明显的场景错位。



作为一款十万元级别的纯电小型SUV,其真实用户的高频使用场景必然以城市通勤、日常代步为主。产品的定位却与这一核心需求产生了严重脱节,导致营销诉求与产品实际定位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内部根本没搞清楚十万级小型纯电SUV这一细分市场的用户真正想要什么。”该公司一位员工吐槽。


这种场景包装的“理想化”与用户真实需求的“现实性”之间的割裂,让消费者对车型的真实定位无法做到正确认知,这让用车场景真正吻合的潜客群体或许不会把纳米06放进自己的选车清单,而部分用户在实际体验之后又会觉得纳米06综合表现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座驾相去甚远。



02


配置差异明显,竞争力明显不够


纵观整个十万级纯电小型SUV市场,比亚迪元Up被东风纳米内部明确列为纳米06的核心竞品。从产品维度看,两款车型在价格带(8-12万元)、车身尺寸(均属A0级SUV)及目标客群定位上确实存在高度重叠。然而市场表现却呈现出显著分化。



究其原因,比亚迪与东风纳米在新能源领域的品牌影响力无疑是首要原因,其次就是东风纳米对车型定位不准确,导致在产品设计和配置等定位上,难以契合用户需要。


如上所言,对于十万级纯电小型SUV的用户来说,市区通勤代步是日常用车的高频场景,市区环境车多人多,道路环境非常复杂,能在市区环境中更惬意、安心、舒适地用车,因此像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主被动安全配置、智能车机等配置才是用户选车时最关心的地方。


而在这些配置方面,东风纳米06显然竞争力不够。比如细分市场头部的比亚迪元UP,其 2025款智驾版401KM领先型(10.98万)与东风纳米06 2025款 401 Ultra(10.99万)这两款市场指导价最为接近,但是在智能驾驶辅助硬件方面,比亚迪元UP配备了三目前方感知雷达,而东风纳米06的前方感知雷达仅为双目;同时比亚迪元UP还配备了5个毫米波雷达,而东风纳米06并未配备毫米波雷达;而在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的数量上,比亚迪元UP的数量都为12个,而东风纳米06仅为7个和5个,硬件上的差异过大使得用户第一步就已经做了选择。



而在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安全配置方面,相比东风纳米06,比亚迪元UP多出了哨兵模式、内置行车记录仪这两个对于市区用车环境非常重要的配置。哨兵模式能够确保在马路边、老旧小区、无人看管停车场等场景下的泊车安全,而内置行车记录仪则为日常驾车增添了一份安心保障,同时也免去了购车后额外加装的麻烦,这些都是用户市区用车过程中经常面对的高频场景,对于购买该级别车型的用户来说,这样的配置比“户外天地门”、“躺平大床”之类的配置来得更实用。


另外在智能座舱方面,比亚迪元UP配备了四音区语音控制、可见即可说、5G车载网络等配置,同时手机APP远程控制的功能也要比纳米06更丰富。可以看出,经过这样简单的对比,除了在空间、少数舒适性配置方面纳米06具有优势以外,其他方面都要被同价位的比亚迪元UP全面赶超,而相比元UP,东风纳米06所缺失的配置,恰恰就是这类细分市场消费者最想要的配置。作为要挑战比亚迪元UP的选手,东风纳米06没有更强的产品力,确实也难以撼动其市场。


当然,其实纳米06以旅行、户外作为噱头也并非不可以,但考虑到这个级别的产品所对应的市场空间,真正落脚点应该回归到与元UP竞争上。摸着石头过河,远比抹黑过河要容易,对于急需要销量的纳米而言,更是如此。



03


纳米需要重新定位自己


纳米一开始是作为东风主打小车的序列自我生长,而后被独立为品牌纳入正轨。但是在小车市场上,纳米后续的增长成为很有挑战的事情。为此,纳米公司的高层甚至开始考虑纳米逐渐大车化。不过,需要思考的是,小车市场是没有前途吗?或者说进入大车市场之后,纳米就能成功?如果看看奕派的市场表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也不是很乐观。



在小车市场中,吉利星愿月销达到3万多,此外比亚迪的海鸥、海豚,甚至奔腾的小马系列产品也都在小车市场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整个纯电小车市场的规模,完全可以支撑纳米的野心。因此,不是市场出了问题,而是在产品设计、和营销定位上有问题。


6月26日,东风汽车集团进行重大战略调整,正式成立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东风乘用车三大核心品牌之一的东风奕派,在此次架构重组中脱颖而出,正式取代东风风神成为东风乘用车板块新的代名词。而东风纳米与东风风神则被划归至奕派科技公司旗下,成为其子品牌序列。



这一重大组织架构调整不禁引发思考,东风纳米的品牌定位与发展空间是否正在被逐步压缩?作为被并入新架构的子品牌,东风纳米未来将如何保持自身的产品特色与市场竞争力?此次调整是否预示着东风集团对新能源品牌战略的重新布局?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东风纳米在东风体系中的最终命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