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国际车展#
作为一个跑了五届成都车展的老司机,今年最让我震撼的变化是——当我习惯性走向往年奔驰宝马霸占的中央展馆时,却发现C位早已易主。这不是错觉:2025年的车企江湖,正上演着一场"攻守易形"的行业剧变。
一、展位图暗藏玄机:过半豪车缺席背后的行业变局
翻阅官方展位图时,敏锐的同行都会发现反常现象——传统豪车阵营明显"瘦身"。14号馆虽有宝马撑场,但奔驰单独占据4号馆,奥迪则与岚图等品牌共享3号馆空间。这种布局与三年前德系三强集体包馆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这背后折射出两个行业真相:
- 豪华品牌战略收缩:除奔驰带来全新纯电CLA、CLE高性能版等重磅车型外,多数豪华品牌选择精简参展规模。宝马虽有M2 CS、X3 M50等性能车型上市,但相比往年的全系出击明显克制
- 西南市场消费降级: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场3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同比下降4.2%,而10-20万元区间增长11.7%。消费理性化趋势下,车企自然调整资源投向
特别值得玩味的是212品牌的逆势操作。这个主打硬派越野的新面孔,不仅首次以独立展台形式亮相,还把位置选在了长城展区隔壁。业内朋友调侃这是"精准碰瓷"——毕竟长城坦克系列正是该细分市场的霸主。
二、自主品牌"包馆"现象:从数量优势到技术破局
今年车展最醒目的标签当属三大自主品牌的包馆壮举:
奇瑞的野心绽放(5号馆)
- 风云X3L预售与风云T11量产版亮相,完善混动产品矩阵
- 星途星纪元E05代表高端纯电新作
- 威麟品牌以"全球智能皮卡生态"定位焕新回归
上半年销量突破126万辆的底气,让奇瑞有了叫板比亚迪的资本
比亚迪的科技秀场(9号馆)
- 天神之眼辅助驾驶动态演示区
- 兆瓦级闪充技术专区
- 室外智能化街区设置U8应急浮水等场景演示
这已超越传统车展范畴,更像一场科技博览会
长安的央企担当(10号馆)
- 启源Q05纯电版首发
- 深蓝系列超长续航车型
- 阿维塔年度改款+福特烈马新能源全球首秀
五大品牌联展彰显"新长安"体系化作战能力
这种包馆现象绝非简单的展位扩张,其深层意义在于:
- 产品矩阵已完成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化作战"的进化
- 技术展示从参数竞赛升级为场景化体验
- 品牌自信从价格防御转为价值输出
三、新势力2.0时代:鸿蒙智行与"第五界"的破局尝试
当大家还在讨论"蔚小理"时,3号馆的鸿蒙智行展台悄悄演绎着新势力进化论。旗下"第五界"品牌首款车型尚界H5的亮相,至少带来三点启示:
跨界融合新范式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曾言:"未来能活下来的车企年产量达不到500万辆将很难生存"
- 尚界H5首次将鸿蒙座舱与乾崑智驾系统深度融合
- 这种"科技企业+传统制造"的杂交优势正在显现
细分市场精准卡位
从披露信息看,尚界H5定位中大型智能SUV,恰好切入增长最快的25-35万元价格带。这个区间既避开了与比亚迪的正面冲突,又错开理想的家庭用户定位。
用户运营升级
据内部人士透露,尚界将采用"用户共创2.0"模式,比蔚来更强调产品定义阶段的参与度。这种打法能否奏效,成都车展将是首块试金石。
四、合资品牌的困局与突围
在自主品牌高歌猛进的同时,合资阵营呈现分化态势:
上汽集团的集群作战(2号馆)
- 荣威M7 DMH预售
- 名爵MG4上市
- 新款凌渡L登场
多品牌协同展现出传统巨头的应变能力
一汽-大众的防守反击(6号馆)
- ID.UNYX与众组成电动化方阵
- 面对零跑等新势力的"围攻",其展台特意强化了MEB平台技术展示
这种从产品营销向技术营销的转变值得观察
日系品牌的沉默危机
丰田虽在1号馆与长城对垒,但缺乏重磅新能源产品。而往日热闹的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集体缺席核心展馆,这种战略退缩令人唏�。
结语:一场展会背后的产业转折
漫步展馆时,两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在比亚迪展台,观众排队体验兆瓦闪充的速度;而在鸿蒙智行展区,工程师正向媒体详解乾崑智驾的感知算法。这种从"看造型"到"品技术"的观展习惯变迁,正是中国汽车产业质变的最佳注脚。
2025成都车展或许会被历史记住这些转折点:
- 自主品牌首次在展位规模、技术展示、观众互动等维度实现全面超越
- 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真正转向"产品驱动"
- 智能驾驶技术进入"可用"到"好用"的关键阶段
当夜幕降临时,展馆外巨幅的"中国智造"标语格外醒目。这不是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产业现实——至少在本届车展上,我们已然看见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