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车市硝烟弥漫,上半场的战报传来,有人欢喜有人愁。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同为央企旗下的子公司,却交出了截然不同的成绩单,这场“期中考试”,到底考了什么?
长安汽车,虽然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扣非净利润却逆势增长,像个跑得气喘吁吁却依然保持冲刺的马拉松选手。而东风集团,利润暴跌,几乎踩在盈亏平衡线上,像是在赛道上崴了脚,几乎要掉队。销量方面,长安小幅增长,东风则大幅下滑,这差距,简直就像一个在加速超车,一个在紧急刹车。营收方面,两家降幅相近,但利润却差了十万八千里,这就好比两家餐厅,顾客差不多,一家赚得盆满钵满,另一家却快揭不开锅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长安有什么秘籍?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车市正在经历的结构性洗牌,是一场新能源、智能化的“大考”。长安汽车在新能源转型上押对了宝,阿维塔、深蓝等新能源品牌逐渐崭露头角,销量增长超过30%,成为拉动业绩的“发动机”。反观东风,依然过度依赖合资燃油车,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缓慢,就像一个抱着老古董不肯放手的老财主,错过了时代的风口。此外,长安的合资业务虽然也在下滑,但它已经开始摆脱依赖,而东风却深陷“合资泥潭”,日产、本田的颓势直接拖累了它的业绩。
这就好比两个学生,一个虽然偏科,但另一科却考得特别好,总分还能及格;另一个却全部科目都不及格,面临着留级的风险。中国车市这块蛋糕,正在被重新分配,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巨头,抢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留给其他车企的空间越来越小。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下滑,“合资光环”不再是护身符,反而成了负担。智能化更是成了新的战场,传统车企的研发模式在这方面显得有些迟缓,就像拿着大刀长矛,去对抗飞机坦克。
那么,长安和东风,未来会走向何方?长安虽然在爬坡,但能否在智能化上补齐短板,还是个未知数。东风虽然踩了刹车,但如果能及时调整战略,加速新能源转型,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这场比赛,才刚刚开始,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毕竟,消费者才是这场比赛的最终裁判。
这场车市“淘汰赛”,远比我们想象的残酷。长安和东风的故事,只是中国车市的一个缩影。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车企加入这场竞争,也会有更多车企被淘汰出局。那么,下一个掉队的,会是谁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