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新贵 屏鉴未来 奔驰纯电GLC重塑豪华

#上海观光路线推荐#

电动新贵 屏鉴未来 奔驰纯电GLC重塑豪华

一块39.1英寸的无缝巨屏横贯中控,942颗可发光格栅像素点悄然点亮,奔驰用纯电GLC向时代宣告:豪华电动车,本该如此。

慕尼黑车展。奔驰全新纯电GLC在此全球首发。这不仅是奔驰电动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更是其畅销车型的纯电新篇章。

这款车基于800V高压架构打造,配备空气悬架,续航里程将超过650公里。它注定要与特斯拉Model Y、宝马iX3和保时捷Macan EV等对手展开正面较量。

01 巨屏革新车内体验

座舱内最震撼的无疑是那块39.1英寸的全新无缝MBUX超联屏。它横贯两侧A柱,悬浮式无缝设计。

这是奔驰量产车型中尺寸最大的车载屏幕。屏幕采用创新矩阵背光技术,内部集成超过1000颗独立LED光源。

显示效果极致清晰。色彩饱和度极高。屏幕支持智能分区调光功能,可在同一块屏幕上实现不同区域的亮度调节。

系统会根据驾驶需求选择性调暗屏幕部分区域。确保车速、导航等关键信息始终高亮显示。减少对驾驶者的干扰。实用又科技。

电动新贵 屏鉴未来 奔驰纯电GLC重塑豪华-有驾

02 设计融合复古与科技

新车采用全新电动化语言。前脸最引人注目的是可点亮的三叉星徽与942个独立光源构成的发光格栅。

格栅轮廓以金属镀铬元素点缀。对称式布局和双横幅效果能看出奔驰经典车型的影子。这是对上世纪60年代奔驰标志性格栅风格的现代化演绎。

奔驰CEO康林松透露:其格栅设计灵感源自经典车型300 SEL 6.3。是对1960年代经典奔驰车头设计的未来科技诠释。

车尾采用独特纵向布局尾灯。通过水晶切割工艺打造。点亮后呈现立体通透的光影效果。极具辨识度。

03 空间实用性全面提升

纯电版GLC的轴距相比燃油版(海外版车型)加长8厘米。达到2972毫米。为后排带来更宽敞的乘坐空间。

后备厢标准容积为570升。比燃油版SUV多出20升。后排座椅放倒后的最大扩展容积为1740升。

此外,车辆还将具备容积为128升的前备厢。进一步提升了储物能力。最大牵引质量达到2.4吨。超越了电动保时捷Macan。

电动新贵 屏鉴未来 奔驰纯电GLC重塑豪华-有驾

中国专属版轴距会比全球版再加长。并将首次提供6座布局。满足大家庭用户的需求。

04 性能与充电技术领先

新车基于奔驰MB.EA纯电平台打造。支持800伏高压快充架构。最高支持330千瓦的直流快充。

充电效率惊人。10分钟最多可增加续航303公里。普通版车型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

最大功率分别为272马力和489马力。而AMG高性能版本的功率预计将达到608马力。

新车配备了同级唯一的电动两挡变速箱。1挡提供更好的起步加速能力。2挡为高速状态下提供高效的动力传递。优化高速工况下的效率与性能。

05 底盘与智能驾驶系统

底盘方面用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标配了来自S级的AIRMATIC空气悬架。根据路况、驾驶模式自动调软硬和高低。

过减速带、坑洼路时震动能滤得干干净净。高速行驶时会降低车身,稳定性更好。还配备了后轮转向系统。

电动新贵 屏鉴未来 奔驰纯电GLC重塑豪华-有驾

最大转向角度4.5度。转弯半径更小。停车、掉头更加方便。新增“地形模式(TERRAIN)”。

针对郊野、砾石路面设计。开启后四驱和越野照明会自动激活。中控屏能显示车辆前部下方的虚拟视图。

智能驾驶方面全系标配10个外部摄像头、5个雷达传感器、12个超声波传感器。采用纯视觉方案。没有激光雷达。

中国专属版将搭载“城区+高速领航辅助驾驶”。本土生产车型会延续豆包AI大模型、思必驰语音技术和奔驰定制导航等“中国特供”配置。

06 中国市场专属考量

奔驰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专属的全新纯电GLC SUV将于2026年国产上市。轴距将进一步加长。

首次在该车型提供可选的6座布局。2个豪华独立座椅为第二排乘客提供舒适乘坐体验。更贴合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本土生产车型将延续豆包AI大模型、思必驰语音技术。奔驰定制导航等为中国客户量身打造的数字化出行体验。

电动新贵 屏鉴未来 奔驰纯电GLC重塑豪华-有驾

中国版还将搭载“城区+高速领航辅助驾驶”。提供符合奔驰标准的安全舒适的辅助驾驶体验。

未来奔驰GLC纯电版将在德国不莱梅、中国北京和美国塔斯卡卢萨工厂生产,实现全球市场同步布局。

中国消费者需要等到2026年才能迎来国产版本。但等待值得。更长轴距。可选6座。本土化智能系统。这些专属考量彰显奔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电动化浪潮中,传统豪华品牌开始发力。这款纯电GLC就是一个信号。它既保留奔驰的豪华基因,又融入前沿科技。

最终市场表现如何?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定价。若定价合理,它很可能成为豪华电动SUV市场的新标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