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理想汽车的月交付量同比暴跌24%,环比下滑11%,这不仅是其连续14个月增长神话的戛然而止,更是“增程为王”时代落幕的丧钟。当市场还在揣测李想的下一步棋,7月29日,理想i8——其首款纯电SUV——以32.18万至36.98万元的“务实”定价横空出世,低于此前预售价,这无疑是理想汽车向纯电市场发起的“背水一战”。这绝非简单的产品线扩充,而是理想汽车在“家庭用户”这一核心标签下,对纯电市场进行的一场深层心智博弈与经济策略调整。它不仅折射出消费者对纯电出行的认知迭代,更揭示了车企在转型期如何平衡品牌传承与技术革新的残酷命题。
理想汽车,曾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极致舒适体验和“无里程焦虑”的增程技术,精准切入中国家庭用户市场,迅速铸就了“奶爸车”的品牌金身。其L系列车型,以其对大空间、乘坐舒适性及长途出行无忧的深刻洞察,辅以社群运营的“邪教式”粘性,构建了难以撼动的用户忠诚度。然而,任何红利都有其生命周期。增程赛道如今已是群狼环伺,问界、零跑等新旧势力纷纷入局,市场份额被无情稀释。更致命的是,纯电动汽车技术正以指数级速度进化:续航里程动辄600公里以上,800V高压快充技术让“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成为现实,补能焦虑正被技术碾压。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纯电车型销量同比飙升46.2%,远超插混车型31.1%的增速,这清晰地宣告:纯电,才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战场。
理想i8的诞生,正是理想汽车对这一市场巨变的战略性回应。它延续了理想在“空间平权”上的执念,2+2+2的六座布局、超越L8的车身尺寸、优化后的三排空间,以及高达1800L的后备厢扩展能力,无一不彰显其对家庭用户核心需求的坚守。更关键的是,i8全系搭载5C超充技术,官方宣称10分钟可补能500公里,并依托理想自建的“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截至2025年7月已达959座,计划年底扩展至2000座以上),这无疑是直击纯电用户“补能焦虑”的杀手锏。此外,i8在智能驾驶(禾赛256线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U芯片、VLA司机大模型)、动力底盘(双电机四驱、双腔魔毯空气悬架)和内饰舒适配置上的全面堆料,都旨在纯电领域复刻其在增程市场的成功路径。
然而,理想i8面临的用户心智挑战,堪称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理想品牌与“增程”的深度绑定,如同一个巨大的光环,也可能成为其纯电转型的沉重枷锁。“奶爸车”的成功标签,在纯电领域能否被消费者无缝接受?用户能否将“增程无忧”的心理预期,平移到纯电产品上?此前纯电MPV MEGA的惨败,月销不足百台的冰冷数据,已为此敲响了震耳欲聋的警钟。它残酷地证明,仅凭“家庭用户”的标签,在纯电这个技术与生态壁垒更高的赛道上,是远远不够的。
当前,纯电家庭车市场已是血海一片。问界M8凭借华为的“智驾天花板”和鸿蒙生态,乐道L90则以27.99万元起的颠覆性价格和蔚来强大的换电体系,对理想i8形成了“降维打击”。乐道L90甚至在空间、舒适度上直逼理想L9,却将价格拉低十余万元,并以“三分钟换电”彻底颠覆了补能逻辑。特斯拉Model Y L的焕新版和小米SU7的狂热锁单量,更是将市场竞争推向白热化。理想i8若想突围,必须在纯电技术、补能体验和智能化上,建立起超越以往增程车型的“纯电信任”,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而非仅仅依靠“大沙发”的余晖。
理想i8的成败,绝非一款车型销量那么简单,它更是理想汽车能否成功拓宽品牌边界,从“增程奶爸车”迈向“纯电家庭智能车”的生死大考。这不仅是一场技术路线的转型,更是对品牌韧性、用户心智和市场边界的极限探索。如果i8再次失利,理想汽车将面临增程红利消退、纯电转型受阻的双重困境,6月销量同比下降的颓势恐将加速恶化,甚至可能重蹈“哪吒时刻”的覆辙。这场“成人礼”,理想必须撕裂“奶爸车”的心智茧房,重塑纯电信任,方能在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中,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否则,千亿现金储备也只能换来短暂喘息,最终仍将困守于过去成功的幻影之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