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一聊起汽车,特别是新能源车,很多人都会提到华为和它的“朋友圈”。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出一份关于“鸿蒙智行”第四十周的销量数据,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份数据里说,新款的问界M7在短短两个工作日里就卖出去了1800辆,这个成绩相当亮眼。
不过,数据里还出现了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比如问界M8、问界M9,还有什么尊界S800、享界S9T,这些车型听起来有点陌生,甚至在官方的宣传里都很难找到。
这很可能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笔误或者混淆,比如大家知道的奇瑞和华为合作的是“智界”,北汽合作的是“享界”,这些新名字可能是它们的代号或者误传。
但抛开这些细节不谈,一个核心的事实是无法否认的:由华为深度参与的问界品牌,特别是全新问界M7这款车,确实是火得一塌糊涂。
咱们先来看看这股火到底有多旺。
除了那份周销量数据,更具说服力的是整个国庆长假期间的表现。
从十月一日到八日,短短八天时间里,整个鸿蒙智行联盟旗下的车型,累计收到的确认订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定”,竟然超过了四万八千五百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平均算下来,每天都有超过六千个家庭决定掏出真金白银,选择成为华为系汽车的车主。
在这股抢购热潮中,全新问界M7无疑是绝对的主角。
它一款车就贡献了超过一万五千辆的大定订单,占到了总订单量的将近三分之一。
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市场和消费者对这款车投下了极其信任的一票。
要知道,在它改款之前,老款问界M7的市场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那么,究竟是什么魔法,让这款车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如此惊人的逆袭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提到华为在这款车上下的血本。
当老款M7上市后,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在车辆的底盘质感和一些设计细节上。
面对这些反馈,华为没有选择回避,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整个行业都感到惊讶的决定:投入整整五个亿的资金,对问界M7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新开发,而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
这五个亿砸下去,带来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首先是安全性,全新M7重新设计了车身结构,使用了更多的超高强度钢材,让整辆车变得更加坚固,在碰撞测试中表现优异,这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驾驶体验,新车对底盘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调校,换上了更好的悬挂部件,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都有了质的飞跃。
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华为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它的智能驾驶系统。
全新问界M7搭载了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这套系统的一大亮点是可以在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情况下,在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城区道路实现领航辅助驾驶。
简单来说,就是车子能更好地自己“看路”,在复杂的城市交通里帮你分担大部分驾驶任务。
这项技术在同价位的车型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当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这三大核心要素都得到巨大提升之后,华为又给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
产品力大幅增强,价格反而更有诚意,消费者自然会用钱包来投票。
在全新问界M7的火爆销量背后,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根据曝光的数据,购买这款车的消费者中,选择增程版和纯电版的比例,竟然达到了悬殊的十五比一。
也就是说,每卖出十六辆全新M7,其中有十五辆都是增程版的。
为什么大家宁愿选择这种既能用电、又能烧油的车型,而不是一步到位选择看起来更环保、更先进的纯电版呢?
这其实深刻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多数家庭用户的真实用车需求和顾虑,那就是“里程焦虑”。
虽然现在充电桩越来越多,但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一辆车需要满足所有出行场景。
平时在城市里上下班通勤,纯电驱动成本低、又安静,体验非常好。
可一旦遇到节假日,需要回老家或者长途自驾游,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路程,纯电动车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够不够用?
会不会排长队?
万一遇到堵车,电量会不会耗尽?
这些不确定性,让很多人在选择纯电动车时心存疑虑。
而增程车恰好完美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它本质上是一台电动车,由电机驱动,保证了日常驾驶的平顺和静谧。
但它车上还带了一个小排量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一个“随车充电宝”,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启动,烧油来发电,从而增加续航里程。
就像全新问界M7的增程版,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官方标称的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惊人的一千六百公里。
这意味着,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台纯电动车来使用,享受低廉的用电成本;同时,当你需要远行时,它又能立刻变身为一台没有里程焦虑的“燃油车”,随时去加油站补充能源。
这种“可油可电、远近无忧”的灵活性,精准地满足了现阶段中国市场的最大公约数需求。
最后,我们把视野再拉高一些,来看看“鸿蒙智行”这个模式本身。
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问界就是华为造的车,但实际上,华为的战略定位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它自己并不下场造车,而是选择和有实力的传统汽车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智能汽车生态联盟。
在这个联盟里,华为提供的是它最擅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包括鸿蒙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技术、电驱动系统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
而像赛力斯、奇瑞、北汽这些合作伙伴,则提供它们积累多年的“身体”和“骨骼”,也就是成熟的整车制造工艺、生产平台和质量控制体系。
目前,这个联盟已经初具规模,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品牌主攻豪华SUV市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主打高端轿跑,与北汽合作的享界品牌则定位更高。
它们就像一支各有分工的舰队,共享华为的技术核心,共同去开拓市场。
全新问界M7的巨大成功,不仅仅是一款车型的胜利,它更验证了“华为技术”与“传统制造”相结合这种模式的强大生命力,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迎来一场由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