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看
雷军:我也在琢磨为啥这么火?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永会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这次锁单成绩确实超出预期,我也在琢磨为啥这么火?”7月2日晚间,雷军在以“万分感谢”为主题的返场直播中表示,“总结下来,核心还是产品定位准、产品力强。”他从设计考量、智能、生态等方面分享小米YU7背后的故事,并集中回答车主们关心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会特别关注主驾?雷军曾观察到,路上有70%~80%的人都是独自开车,主驾的舒适性和性能才是关键。“工程师说的一句话打动了我:难道车主想休息时,还要绕到副驾去开零重力座椅?所以我们率先做了主驾零重力座椅。”雷军如是说。
小米YU7自6月26日发布会后便持续刷新纪录:3分钟,大定破20万台,锁单达12.2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已超24万台……这些跳动的数字令人印象深刻。
所谓“大定”和“锁单”,指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后七天内可以随意修改配置,之后自动锁单,配置、车牌所有人等订单信息无法再修改,定金不退。也就是说,只有尽快锁单,才可以正式排产。
6月30日晚间和7月1日上午,《IT时报》记者走访数家小米汽车线下门店后发现,观摩和试驾YU7的用户较多,有销售人员称“6月29日当天,两个小时就卖出近千台”。
小米YU7的火热行情,引发友商们的反弹。据媒体报道,蔚来、极氪、阿维塔等汽车品牌的销售人员称,购买旗下车型可报销YU7锁单定金5000元。
不过在“硬币”的另一面,漫长的交付周期则让买家们陷入焦虑,同时担心购置税等政策调整导致成本上升。而一些因“一时冲动而后悔”的买家发现,想要加价将自己的订单转让出去并不容易。
销售称“比SU7来得火”
走进上海虹口区小米汽车(凯德龙之梦店),数名消费者正在体验YU7,门店主播也在同步直播。
销售人员坦言“非常忙碌”,当被问及每日订单量时,其中一位表示:“虽未具体统计,但整体非常火热,超过了去年SU7开售时的热度。” 对比数据可见一斑:2024年3月底SU7发布时,24小时大定88898台;而YU7仅用3分钟大定即达20万台。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开售的小米YU7分为两类:一类是“准现车”,均为YU7 Max,起售价35.04万元,锁单金额为2万元,订单页显示“锁单后1-5周交付”。目前,小米汽车App显示,准现车YU7 Max已经售罄。另一类是“定制新车”,售价25.35万元起,含标准版、Pro和Max三款,锁单金额5000元,发售时锁单后显示预计8月开启首批交付。
上海宝山区的一家小米汽车销售中心内,停放着三台YU7的车型。“比SU7火多了,尤其是周末。”门店销售人员表示,“要买就赶紧下手,不然要等很久才能拿到车。”
该销售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小米YU7的订单火热,在6月29日当天,两个小时就卖出了一千台,“越早锁单越好”。
小米YU7的爆单,会不会导致SU7卖不动?“虽然6月份是小米YU7的宣传期,但SU7新增订单比预想多,整月新增锁单1.4万辆,说明SU7依然有竞争力。”雷军回应道。
加价转单不容易
火爆行情催生了订单转让市场,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
“我跟你一起去总部提车,你付剩下的钱,车我全程不接触,交付后我立即过户,你再给我定金和报酬。”当《IT时报》记者以买家的身份向来自湖北的李辉(化名)咨询时,对方如是回应。他锁单的是小米YU7 Max准现车,交付周期显示为1-5周,倘若记者“接单”,需要加价1万元左右。用李辉的话说,加价1万元-2万元是“行情”。
在闲鱼等二手平台,记者以“小米YU7”为关键词检索后发现不少转单页面,加价在5000元-15000元之间,较之于开售后次日至高2万元的加价,有所回落。
江苏的王恒(化名)同样下单了YU7 Max准现车。“看发布会直播时很上头,”他回忆,“有朋友口头承诺要车,所以我很快锁单,结果他不要了。头几天大家兴奋,转单容易,现在冷静了,没那么好转了。”王恒的交易方式与李辉类似,“提车当场过户,车0公里交付给你。”
针对转单行为,小米汽车官方已明确,订单不支持修改购车人信息,仅允许直系亲属间变更上牌人。多位小米汽车销售人员也表示:“成为二手车后无法贷款购买,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渠道购车。”
记者与多名“黄牛”交流发现,提车后立即“过户”(实为二手车交易)是普遍做法。
漫长等待让买家焦虑
引发部分买家“打退堂鼓”的主因是小米汽车App显示的漫长交付周期,YU7标准版预计58-61周(约15个月),Pro版51-54周(约13个月),Max版38-41周(约10个月)。
在一个约250人的“YU7交付退订群”里,买家们表达了普遍担忧:“提车时间拉长,有的要到2026年,届时可能需承担额外税费。置换补贴政策也存在不确定性,权益时效也有风险。”卖家的诉求是,允许退定金,或厂家提供补贴,以应对可能的购置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担。
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五批),小米YU7位列其中。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购置税政策具有“分水岭”,即2025年施行全免政策,2026年减半,最高不超过1.5万元,2027年后或全面恢复全额征税。以279000元的小米YU7 Pro版为例,或缴纳1万多元的购置税,相较2025年,成本有所增加。
对此,小米汽车官方账号回应称:“App显示的交付时间为预估参考,根据锁单量及当前产能测算,我们已首次更新所有订单的预计交付周期。”对于交付时间能否提前,小米表示:“随着产线磨合提效、产能爬坡,实际交付时间可能会有动态变化。”
产能“突破战”刚刚开始
面对海量订单,小米汽车正打响一场产能“突破战”。“产能你不要担心,今年之内基本都能拿到车,不要看那个预期周期。”前述宝山区门店的销售如是说。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一期工厂于2024年3月开始量产,年产能15万辆;正在建设中的二期工厂年产能同样为15万辆,但预计今年7月才能全面启动量产。
有媒体报道,现有的特殊情况是,即便小米后期将新工厂的产能完全拉满,但24万辆的订单量意味着YU7明年的销量基本已经提前锁定,发布会之后下单的用户,或许要等到2027年初才能提车。
“锁单数量超过预期,实话说,排队的人太多了,多给我们一点耐心。如果特别急着用车的话,可以关注一下小鹏等友商的新产品。”雷军表示,会尽快扩产完成国内的交付,2027年再考虑出海。
这场“突破战”才刚开始,小米汽车的交付情况如何?尚待时间检验。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小米 闲鱼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