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可太热闹了!
2025年,华为和赛力斯联手甩出"王炸",问界M8五座版,官方指导价35.98万起。
比同配置的问界M7五座版足足贵了8万!
这价格一出来,网友直接炸锅。
有人质疑这8万就为换个车标,有人猜测M7车主该后悔了。
要知道,这俩车可都是问界的"销量担当"。
M7靠着"性价比加华为智驾"已经卖爆了,全新M7,上市57天交付突破3万台,日均交付量高达526台。
2025年,M7在高端增程SUV销量榜上拿下第一名,单月交付15383辆。
M8五座版这时候杀出来,摆明了是要"截胡"自家兄弟。
那问题来了,8万的差价,到底差在哪儿?
是电池更猛、动力更强,还是空间真能"吊打"?
咱今天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唠唠。
8万差价就为"面子"?问界M8/M7五座版的基础定位有啥不同?
先看最直观的尺寸差异。
2025年的问界M8五座版,定位中大型SUV,车身尺寸直接"放大一号"。
长宽高5190×1999×1795毫米,轴距3105毫米。
而问界M7五座版2025款尺寸5080×1999×1780毫米,轴距3030毫米。
简单说,M8比M7长了11厘米,高了1.5厘米,轴距多了7.5厘米。
虽然不是"大一圈",但轴距差异直接影响了后排腿部空间。
有人要问了,就这点差距就贵8万?
当然不是!
这尺寸差异确实影响了空间表现,但真正的差价暗藏在动力、电池和智能配置里。
再看动力和电池配置,两款车的差异就明显了。
M7五座版搭载的是1.5T增程器,最大功率152马力,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
电池容量有两种规格,36.019千瓦时或51.975千瓦时。
纯电续航165到175公里或242到251公里,这是WLTC工况下的数据。
综合续航能跑1625公里,这个数据相当能打。
而M8五座版的增程系统配1.5T发动机,功率118千瓦,搭配四驱双电机。
前电机165千瓦加后电机227千瓦,总功率392千瓦。
电池容量36.019千瓦时或53.4千瓦时三元锂,纯电续航161公里或235到240公里。
这是CLTC工况下的数据,综合续航1405到1526公里。
更狠的是加速性能。
M8四驱版零百加速5.2秒,这是官方公布的数据。
而M7四驱高性能版也能达到4.8秒,后驱舒适版则需要7.8秒。
有意思的是,M7的加速反而比M8更快。
这可能跟车重和调校策略有关,M8更注重舒适性和稳定性。
当时很多人觉得,M7已经够大了,M8何必多此一举。
但实际数据显示,后备箱方面反而有意外。
M7五座版常规容积686升,放倒后排能到1619升。
而M8五座版常规容积353升,放倒后排到1284升。
注意!M8的后备箱容积反而比M7小!
这是因为M8的轴距虽然更长,但后排乘坐空间优先级更高。
设计师牺牲了部分后备箱深度,换来了更宽敞的后排腿部空间。
如果你是1米8的汉子,坐M7后排得稍微收收腿。
坐M8后排能直接翘二郎腿,这舒适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不过对于经常拉货或者露营装备多的用户来说,M7的大后备箱反而更实用。
这就是定位差异,M7主打实用性和性价比,M8主打乘坐舒适性和豪华感。
8万差价的核心"暗战"?电池/动力/智能到底谁更硬核?
很多人以为差价全在尺寸上,结果拆开配置单才发现。
电池、动力、智能才是真正的"隐藏战场"!
先说电池这块,M8和M7在增程版本上使用相似的电池容量选项。
都是约36千瓦时和52到53千瓦时两种规格,但电池类型和续航表现略有差异。
M7提供36.019千瓦时磷酸铁锂和51.975千瓦时三元锂两种电池。
对应纯电续航165到175公里和242到251公里,这是WLTC工况。
M8提供36.019千瓦时磷酸铁锂,纯电续航161公里。
还有53.4千瓦时三元锂,纯电续航235到240公里,这是CLTC工况。
这里要重点更正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
网上有人说M8搭载"麒麟电池",这完全是误传!
M8纯电版搭载的是宁德时代100千瓦时三元锂电池,搭配华为巨鲸800V高压电池平台。
续航705公里,这是CLTC工况,并非什么"麒麟电池"。
充电方面,M8纯电版支持高压快充,充电效率更高。
不过具体的30到80充电时间,官方并未详细公布。
动力方面,M8的四驱版确实更强。
M7的双电机四驱版总功率449马力,大约330千瓦。
零百加速4.8秒,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而M8的四驱版总功率392千瓦,大约532马力。
零百加速5.2秒,虽然看起来更慢,但这跟车重和调校策略有关。
M8的车重更大,而且调校更偏向舒适性和稳定性,而不是极致的加速体验。
就算你选两驱版,M8的后驱电机功率227千瓦,也比M7单电机版200千瓦强。
中后段加速更有底气,80到120公里超车更从容。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智能配置。
M8是"满配旗舰",M7是"高性价比智驾"。
两款车的智驾系统有显著差异,这才是8万差价的核心所在。
M8标配华为ADS 3.3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整合30个传感器。
包括1个192线车顶激光雷达,探测距离250米。
还有1个后部固态激光雷达,主要用于泊车。
配备5个4D毫米波雷达加11个高清摄像头,实现360度无盲区感知。
支持"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驾驶能力,全程高速城市都能用。
VPD代客泊车功能支持弱网环境下的跨楼层泊车,这个功能相当实用。
下地库信号不好的时候,也能自动找车位停车。
而M7的智驾配置根据版本不同有所差异。
中低配版本可能采用摄像头加毫米波雷达组合,高配版本也支持ADS智驾。
但传感器配置不如M8全面,尤其是缺少激光雷达这个"杀手锏"。
车机芯片上,M8直接上了高通骁龙8295芯片。
搭配鸿蒙OS 4.0,毫秒级响应,操作流畅度拉满。
M7用的是麒麟990A芯片,也是高性能车规芯片。
但算力略低于8295,尤其是多任务处理和图形渲染能力。
音响方面,M8全系标配19单元HUAWEI SOUND音响系统。
7.1声道布局加磁悬浮头枕喇叭,沉浸感拉满。
这里也要澄清,并非网传的"帝瓦雷调校",而是华为自己的HUAWEI SOUND。
M7的扬声器数量相对较少,大概15个左右,音质也不错但层次感稍逊。
最直观的体验是,M8的车机系统反应更快。
语音助手能同时处理多个指令,比如"打开天窗加调低空调加导航去机场"。
一句话全搞定,而M7可能需要分开说。
智驾方面,M8在复杂路况下更精准。
尤其是雨天、夜间、大货车多的高速路段,识别能力和反应速度明显更强。
当时有人吐槽,多花8万就为这些配置?
结果试驾的车主都说,不是配置堆砌的问题。
是整体体验更高级,智驾更精准更省心,车机不卡顿,音响氛围感拉满。
这8万买的是"无忧体验"和"品质升级",长期使用下来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8万差价到底值不值?从用户需求看"买M7还是M8"?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预算有限,M7够用吗?
如果想一步到位,M8的8万差价是不是"交智商税"?
咱从实际场景分析,看看哪款车更适合你。
如果你是"刚需家庭",比如二胎家庭加经常长途自驾,M8的优势就很明显。
更长的轴距带来更宽敞的后排腿部空间,虽然后备箱小了点。
但后排乘坐舒适性提升明显,老人孩子坐长途不会那么累。
更猛的动力超车更安全,尤其是高速上超大货车。
M8的392千瓦总功率,给油就走,不用犹豫。
ADS 3.3双激光雷达智驾系统在复杂路况下更可靠,减少驾驶疲劳。
长途自驾开几百公里,有智驾辅助能轻松很多。
特别是高速领航和智能泊车,M8的体验明显更好。
到服务区停车,VPD代客泊车自己就找车位停好了。
下地库信号不好也不怕,这功能真的很贴心。
但如果你是"预算敏感型",比如单身或者小两口,主要城市通勤。
M7其实完全够用,242到251公里的纯电续航。
这是52千瓦时电池版本,足够日常上下班,一周充一两次电就行。
综合续航1625公里满足长途需求,过年回老家完全没问题。
27.98万起的价格便宜8万,省下来的钱够加三年油或者升级内饰。
而且M7五座版的后备箱容积,686升常规、1619升放倒,比M8还大!
如果你经常拉货或者露营装备多,M7反而更实用。
周末带着帐篷睡袋烧烤架,M7的大后备箱全塞得下。
M8那353升的后备箱,可能连个大号行李箱都要琢磨怎么放。
业内有个说法说得特别准。
M7是"水桶型"选手,没有短板,价格亲民,后备箱空间更大。
适合对预算敏感但又想体验华为智驾的用户。
M8是"旗舰型"选手,智驾拉满,乘坐舒适性更好。
适合对驾乘体验要求更高,预算相对充裕的用户。
简单说,如果你追求"性价比加实用空间",M7是"真香"。
如果你想要"顶级智驾加豪华配置",M8的8万差价买的是"高阶体验不后悔"。
还有个角度值得考虑,就是保值率和长期使用成本。
M8作为旗舰车型,配置拉满,三五年后卖二手可能更保值。
毕竟双激光雷达、骁龙8295芯片、19单元音响,这些硬件不会过时。
而M7虽然便宜8万,但三五年后智驾配置可能会显得有点落伍。
到时候换车,M8可能残值率更高,实际差价没有8万那么大。
当然这只是推测,具体保值率还得看市场表现。
但从目前的销量数据看,两款车都卖得相当火爆。
2025年10月,M7单月交付15383辆,拿下高端增程SUV销量第一。
M8单月交付9409辆,均价达40万元,累计交付量已破11万辆。
这说明市场对两款车的定位都很认可,各有各的目标用户群体。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M8上市后,评论区直接成了"辩论现场"。
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看看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惑。
问题一,M7现在降价促销,是不是等M8上市后更便宜?
全新M7于2025年9月上市,售价27.98到37.98万元。
目前暂无大幅降价,作为新车型刚上市两个月,降价可能性很小。
M8作为旗舰车型,短期内至少半年内不太可能降价。
毕竟它的成本更高,智驾硬件、骁龙8295芯片、双激光雷达都升级了。
华为和赛力斯更需要靠M8拉高利润,支撑整个问界品牌的高端化。
想等M8降价再买,可能要等到2026年甚至更久。
而且即便降价,幅度也不会太大,顶多优惠一两万。
不如现在直接入手,早买早享受,智驾系统越用越值。
问题二,M8的四驱版真的有必要吗,城市开用不上。
如果你只在城市通勤,两驱版确实够用。
但如果你偶尔跑高速、山路,或者对驾驶乐趣有要求。
四驱版的392千瓦总功率和更强的爬坡能力,会让你觉得"这钱花得值"。
而且四驱版的底盘调校更稳,高速过弯侧倾更小,安全性也更高。
遇到雨雪天气,四驱的抓地力和稳定性明显优于两驱。
这不是说两驱不安全,而是四驱的容错率更高,开起来更从容。
问题三,M7和M8的智驾差距大吗,都有ADS不是一样?
核心智驾功能,比如高速领航、自动泊车,两者都支持。
但M8因为多了双激光雷达,前面192线加后面固态。
还有5个4D毫米波雷达和更强的昇腾610芯片。
对复杂路况识别更精准,反应更快。
比如雨天加大货车多的高速,M8的激光雷达不受天气影响。
摄像头可能因为雨水模糊,但激光雷达依然能准确探测。
简单说,M7的智驾是"优秀",ADS基础版足够日常使用。
M8是"顶尖",ADS 3.3满血版,应对极端场景更游刃有余。
问题四,M8的后备箱怎么比M7还小,这不是倒退吗?
M8的设计思路是优先保证后排乘坐舒适性。
轴距更长,后排腿部空间更大,所以牺牲了部分后备箱深度。
如果你是五座家用,经常需要大后备箱装露营装备、婴儿车、行李。
M7五座版,686升常规、1619升放倒,确实比M8更实用。
但如果你更看重后排乘坐体验,比如经常载父母、客户。
M8的后排空间优势明显,坐着更舒服,这才是它的设计初衷。
所以不是倒退,而是侧重点不同,看你更在意什么。
结语:8万差价,买的是"需求"不是"面子"!
从2025年4月M8上市、9月M7改款上市,这场"问界双车对决"就能看出。
M7和M8根本不是"谁吊打谁",而是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精准刀法"。
M7用性价比加大后备箱加长续航打动刚需用户。
27.98万起的价格,1625公里综合续航,686升后备箱,还有华为智驾加持。
对于预算30万左右的家庭来说,这个配置已经相当能打。
M8用顶级智驾,双激光雷达ADS 3.3,加豪华配置,加更宽敞后排。
吸引对驾乘体验要求更高的人群,35.98万起的价格也不算离谱。
毕竟配置在那摆着,硬件成本确实高很多。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的预算是30万左右。
会选"真香实用"的M7,还是"一步到位"的M8?
这个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完全看你的用车需求和预算。
如果你是刚需家庭,预算有限,对空间实用性要求高,M7更合适。
如果你对智驾体验要求高,预算相对充裕,追求豪华舒适,M8不会让你失望。
有意思的是,两款车的销量数据也印证了这个判断。
M7月销过万,M8月销接近万台,都有各自稳定的用户群体。
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证明了问界这套"双车策略"确实有效。
8万差价,买的是"需求"不是"面子",选对了才是最好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