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俊来说,2000年7月6日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天,他第一次登上飞机,也是在那天第一次见到了浩瀚大海。独自一人,踏上了全新的征程。他至今仍把那一天的起飞时刻晚上21:00记得清清楚楚。正从一名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他的身份逐渐转变,成为紧贴着行业脉搏的汽车人。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在经历了中国汽车产业二十年变革洗礼后,如今的王俊已是行业高管。2020年4月,他选择重新启程,创立了鲲鹏学苑。
“那些难忘的岁月我都走过了;那些苦乐我都体会过。”说到创业初衷,王俊表示,之所以选择再出发,只因他坚信未来不会是最糟的时刻。
浪潮涌动,从当年的实习生到带领销售公司的掌舵者,王俊就是那种“心怀梦想、眼神有光”的青年代表。
如果你曾在汽车行业打拼,或许会对这个名字有所印象王俊曾任某大型汽车企业的董事、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
靠着脚踏实地的努力,他一步一个脚印,从车间实习生成长为高管,持续推动企业向前。王俊有“销售高手”的称号,他的才能在入行头两年就被广泛认可。
2001年2月,还没工作满一年的王俊被派往山东,担任分公司负责人。由于内训体系建立成效突出,受到了许多地区同事的好评。不久后,他被召回总部,负责全国经销商的课程开发及落地工作。
那是一段辉煌的时光。那几年里,王俊为企业搭建了从销售到售后服务再到流通各环节的课程开发体系,设立了经销商的标准化培训方案。凭借扎实的落地效果,2005年,王俊成为公司销售部培训主任,随后又升为营销策划科科长。
时代造就英雄。中国汽车产业快速起步,王俊也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
2007年,公司宣布北上,成立中原基地,王俊作为核心成员,随团队进驻。他因表现优异,历任营销部副部长、部长、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
那时,虽然企业不是国内头部品牌,但在王俊带领下,做了不少新颖且前卫的尝试。
他引领公司迈入“互联时代”。2015年2月,王俊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上任不久,公司就在水立方发布了“移动互联人车生态圈”,正式进军汽车移动互联领域。
在大多数消费者还弄不清“车载互联”是什么的时候,这个系统就能提供车辆管理、远程控制、服务、生活等多项功能。车载系统不但能与手机、穿戴设备互通,还能实现语音操控、远程寻车启动车辆、快递追踪、在线预约维修等操作,一指一点就能轻松实现。
王俊对这项创新的理解是让世界进入你的车里。
一个月后,首款搭载该系统的运动轿车在上海车展正式亮相。
彼时,国内的“互联网汽车”概念还未正式流行。
可以说,公司是国内最早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的车企之一,而带队走出第一步的正是王俊。
那段时间,他多次强调工业40时代,传统企业布局互联网汽车必不可少,只有积极接受新趋势,企业才能有席位。王俊认为,随着生活越来越被移动互联影响,汽车与互联的结合,必然成为行业主流。
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公司业内率先实现了“电商转型”。
或许让人难以想象,2015年,公司所属基地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其中一款车型年销高达652万辆,同比增长788%,电商渠道贡献度高达189%。即使到了今天,这一比例仍让许多企业望尘莫及。
王俊是那批最早有“电商思维”的汽车人。2014年,公司成立数字营销部门,由他直接管理。他策划了各类线上促销活动,包括“一元订车”、“欢乐购车季”、“双十一”等,还在多个主流购物平台设立品牌旗舰店。
为了配合电商,公司在线下推行“1+N”模式以1家旗舰店为中心,城市内配备N家展厅和维修点。
王俊的规划非常清晰,电商能够扩大覆盖群体,但销售和服务半径还需要线下4S店配合,两者必须融合发展。
在他的推动下,2014年新上市的明星产品,电商渠道贡献度已近50%。
公司还联手天猫举办“青春盛典”,现场公布实时订单数据与线上支付金额。突破5900台的订单数量,显示出公司在对接线上线下方面的新高度。
这一系列做法,也为中国汽车行业探索电商领域提供了新的案例。
行业里经常议论的,还有公司“强动力”的品牌标志。
在差异化营销中,王俊给主打产品定下“青春不止步”的口号。2015年,车主和媒体自驾进藏,挑战珠峰;2016年,又驱车横穿新疆罗布泊。从川藏高原到西域戈壁,从南方湿热到北方极寒,团队用车轮丈量了祖国的每一处极限风景。
两年,十多万公里,这款车以最真实的表现,向年轻人展示了品牌的态度、质量和自信,也塑造出“强动力”的鲜明性格。
公司积极拥抱年轻群体,也赢得了他们的认可。2016年,公司销量再创新高,郑州基地年售超15万辆,主力车型单款年销破百万。80后、90后买家占比高达70%,85及90后更是接近60%。
王俊清楚,创新永无止境。他带领团队举办了“活力全开”新车发布直播会,并邀请知名媒体人加入,采用直播脱口秀方式,吸引了50多万网友围观。这场行业首创的直播发布,引发了大量讨论,至今热度不减。
如今直播已成潮流,但公司在创新营销方面的尝试是行业的先行者。
抓住青春市场,公司“年轻化”的形象深入人心。“青春不止步”已成为汽车行业广为流传的标签,“强动力”也成了佳话。
前辈不惑,不畏再出发
如今,随着中国品牌逐渐壮大,王俊那个曾经的“后浪青年”早已成为“前浪”。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前浪”?
很多时候,前辈们的意义不在于说教,而在于以自己的经历激励后人,给年轻人带来启发和警示。
最近两年,王俊时常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经验不止于一家公司,而能帮助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
王俊坦言,他不想停下脚步,而是想和年轻人一起继续前进。2020年疫情稍缓后,王俊离开了奋斗二十年的企业,创办了鲲鹏学苑,并在深圳、海口和郑州设立分支机构,集结了更多资源。
选择教育培训行业,是因为他认为汽车行业,特别是流通市场,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商业模式、营销、传播、流量和客户等方面都在不断颠覆。
科技进步和时代更迭,正在推动新的产业革命。主机厂和经销商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王俊认为,尤其疫情影响,更像一台加速器,打破了行业的固有认知。
不用怀疑,这个时代赋予了青年更大的空间,也给予了更多机会。但信息太杂,节奏太快,让人难以理清方向。
王俊希望通过培训,让年轻人看清未来,找准方向、打破焦虑。让行业内少一些迷茫,多一份自信和思考。
这一次,鲲鹏学苑集结了行业高管、媒体创始人和学术专家,结合国际先进教学理念,设计了独特的课程体系。
课程围绕汽车人才培养、营销创新、职业规划等主题,开发了线上线下两种版本,致力于为汽车行业人士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
鲲鹏学苑还将设立“行业人才库”,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并通过创新大赛等活动,鼓励更多从业者在设计、研发、发明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学苑的另一个目标是成为“梦想平台”。王俊计划设立内部创业基金,帮助有追求的年轻人实现梦想。“你有梦想,我们一起实现”,王俊通过镜头向汽车行业的有志者发出了号召。
在他心中,真正的青年并不在于选择做“前浪”或“后浪”,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为行业和社会带来新的视角和活力。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鲲鹏学苑打造成汽车人才的摇篮,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职业机会和舞台。
正如B站那句宣言“不用活成我们想象的样子,未来是你们的,不需要我们的设限。如果你还需要我们的祝福,就请勇往直前,我们一直同行!”
鲲鹏学苑,就是王俊送给后辈们最实际的祝福。
“前浪”是基础,是厚重的积累;“后浪”是希望,是未来的方向。鲲鹏学苑,正好成为两代人沟通的桥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