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一季报出来了,咱们还是接上季度《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4Q4》,记录一下特斯拉这个季度的情况和思考,帮助理解企业。

Q1的电话会议纪要,照例记录在公众号里。

咱把特斯拉的业务分为个部分:汽车、能源服务和其他,还有没开始的机器人业务那就看看这个季度有啥变化吧。

1. 汽车业务

1.1 汽车交付量

2025年Q1,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13%。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季度停产改造,改产新款Model Y。

从停产改造,到提升到原来的产能水平,花了不到八周的时间,所以对于车辆生产的影响挺大的。

尽管马斯克参政带来一些负面新闻,电话会议上依然说需求没有受到影响。

目前特斯拉在加州、上海、柏林、得克萨斯有四大造车工厂。还有一个内华达工厂,是造Semi电动卡车的,预计今年投产。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2025 Q1产能如下:Model S/X一共年产10万辆,Model 3/Y一共年产212.5万辆,Cybertruck一年能产12.5万辆,总共就是235万辆。

跟上个季度相比,工厂和产能还是没有变化,已经有6个季度没变了。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川普正在搞关税谈判,关税的影响挺大的,新工厂也没有什么消息和进展。所以,现在的产能提升,就只能靠生产线升级了。

电话会议上有人问到Unboxed生产方法。他们说有信心做到5秒生产一辆车,比上海工厂的33秒快67倍。

这个吹没吹牛咱不知道,哪怕产能提升一倍,效率也非常高了。

另外,新车依然计划在今年推出,还是用现有工厂的生产线。

外界对特斯拉今年的销量不太乐观,美国那边有可能取消IRA补贴,欧洲那边因为政治因素不确定很大,中国区竞争惨烈,新车非常关键。

1.2 汽车库存(供应天数)

特斯拉公布的库存供应天数。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库存供应天数这么算的:用最后一天的新车库存量除以当季交付量,再乘以 75 天。

这季度是 20 天,上个季度大幅提高了,上个季度是清库存,和前面几个季度差不多。

1.3 充电桩

2025Q1,全球充电站有 7131 座,充电桩有 67316 个。充电桩数量在涨,但增速下滑到 17%了。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随着超充网络变大,这部分的收入也涨了,财务上算在服务那一块。

觉得充电桩是一个不错的业务。

就像房子,占了好地段,就会有位置优势,能一直赚钱。当然前提是选好位置,算好成本

1.4 电池

特斯拉保持着电池、电池组和系统的广泛测试和研发能力,并在锂离子电池化学类型和性能特征方面建立了广泛的知识体系。

特斯拉一直信奉垂直整合,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锂精炼和阴极生产工厂有望于2025年投产,将关键电池材料的生产转移到美国。

2025年Q1内部会议上4680电池生产线在成本效益上已超越外部供应商。

州电池团队已成为每千瓦时成本最低的电池单体生产者,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面投产干法电池极片制造,进一步提升成本效益。

再过几年,固态电池就要来了,不知道特斯拉有没有搞呢?

1.5 自动驾驶FSD

FSD 的累计里程继续增长,红色部分 V12之后的里程。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这个季度,特斯拉在中国推送了FSD,通过中国的运转情况,可以得出大概的结论。

特斯拉的FSD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就像一个老司机,只需要一些本地化数据,学习一些本地的规则,就可以很好地适应当地的交通情况。

最近几个月,FSD版本更新慢了很多,他们在全力解决自动驾驶的长尾问题,为6月份的Robotaxi上线做准备。

1.6 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

特斯拉正在全力冲刺Robotaxi

现在奥斯汀有大量特斯拉在进行测试,据说需要人类接管的情况极其罕见,可能连续几天都遇不到一次。

他们有一个详细的问题清单,正在逐一解决,同时处理系统冗余问题

6月份的Robotaxi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对FSD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无人出租车模式的检验。

前几天,美国放宽了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要求,这算是马斯克参政的回报?

FSD Robotaxi重要性无需多说了吧,这是改变特斯拉商业模式的关键。

2. 能源业务

2.1 太阳能

太阳能部署数据连续 5 个季度没公布了。

上季度跟踪的时候,提到了还在迭代太阳能屋顶,提升安装效率。

太阳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提供能源的传统本地公用事业公司,以及其他太阳能公司。

特斯拉能做的就是价格优势,以及给客户提供转换太阳能系统的便利性。

新能源是趋势,机会是有的,就看特斯拉能不能搞好了。

2.2 储能

储能这个季度同比增长了 157%,继续高速增长。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上海的储能工厂2月份投产了,计划年产Megapack 1万台,总容量40GWh,这又是中美合作的典范啊。

每个季度的储能部署量,可能会有波动,但预计2025年部署量至少同比增长50%。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这季度,能源收入占比也来到了14.1%,以后会是重要的收入板块。

最后,特斯拉的太阳能和储能业务,能够形成虚拟电厂对外供电。

整个能源业务,是一套的电力解决方案,理论上是可以替代传统能源的。

而且这是个供电网络,一旦替代之后,就会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转换成本),当然替代也没有那么容易。

能源涉及国家安全,感觉在美国行得通,在其他国家估计很难。

特斯拉从宁德时代采购LFP电池电芯,关税对储能的影响挺大的,不过我觉得,咱们终究还是要坐下来谈的。

3. 服务和其他业务

这块包括二手车销售、非保修维护、零件销售、付费充电、保险收入和零售商品销售。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服务和其他,这块业务也在持续增长,在收入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了。

这块属于汽车的配套业务,汽车规模越来越大,这块的收入也会增长。

4. 机器人业务

一季报特斯拉公布了,弗里蒙特的机器人生产线。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5Q1-有驾

Optimus 中的几乎所有零件都是全新的,除了和汽车使用相同的人工智能计算机。

电机、齿轮箱、电子设备、执行器等几乎所有部件,都没有现成的供应链,这是一个全新的复杂的产品。

2025Optimus机器人,还是在猥琐发育的阶段。

马斯克还是说,年底会生产几千台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使用。

机器人可以做无聊、危险、重复的工作,比如往料斗里装东西,搬运金属板。这些工作,人都不想干。

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又画了一个饼,说他有信心在不到五年内,实现每年生产一百万台擎天柱机器人的目标。所以,到 2030 年,每年将生产一百万台擎天柱机器人。

他说的这个目标,时间太久,难度又很大,我觉得不太靠谱。

特斯拉在机器人方面确实有优势。

一方面特斯拉制造能力强,另一方面还有现实世界的 AI 经验FSD,再加上特斯拉工厂有使用场景,能进行大规模测试。

特斯拉有生产机器人的一切条件,就看能不能干好了,我持续跟踪。

5. 总结

首先说汽车业务。

汽车产能有6个季度没增长啦,新工厂停建了。想要提高产能,只能靠提高老工厂的效率了。

马斯克说Unboxed生产方法,能提高生产效率6~7倍,但咱也不知道这个方法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我觉得,哪怕提高1倍就挺牛了。

Q1汽车交付量同比下滑了13%,改造生产线影响很大,管理层认为需求没问题。

外界普遍对今年的销量不太乐观,新车在2025年推出,就显得很关键。

充电桩看起来生意不错,理论上能形成竞争优势。4680电池成本已经低于外面的供应商。

自动驾驶FSD到了阶段性冲刺的时刻,为6月份的Robotaxi做准备,看起来问题不大

特斯拉在中国上线了FSD,证明了泛化能力非常强,只需要进行一些本地化改进就非常好了。

未来几年Robotaxi 都是最重要的事,不但改变了商业模式,而且能够验证自动驾驶的成色。

再来说能源业务。

太阳能还是没有公布数据,当然业务也还在推进。

储能增长依然迅猛,未来值得期待我觉得虚拟电厂有替代传统能源的机会,做成后能形成护城河,目前只是畅想。

关税对储能的业务影响很大,希望早点坐下来谈妥吧。

至于服务和其他业务

这块是汽车的配套业务,随着汽车规模扩大,收入也会增长。

关于机器人业务。

机器人也在快速推进,计划2025年在工厂使用,2026年量产并对外商用。机器人是特斯拉未来最重要的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难度很大,也许再等几年才能体现真正的成果。

总的来讲,咱们得关注几个点:汽车的产能Unboxed生产方式,新车的进展、充电桩的扩张、FSD 的订阅率以及Robotaxi 的进展,机器人的进展

当然,我还是重点关注护城河Unboxed能不能形成制造优势?充电桩能不能形成竞争优势?FSD能形成技术壁垒吗,能形成网络效应吗?Robotaxi能否搞成,能不能形成竞争优势?

另外,也得关注太阳能和储能业务,以及能不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最后,马斯克说,会减少DOGE上的参与,重心回到特斯拉上,我心想,老马你可赶紧回来吧。

好,就是这些了。

我是小贝,欢迎交流,共同提高。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推荐阅读以下文章:

特斯拉的业务与思考2024Q3

分享给朋友,投资不孤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