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面上新上市的车型有那么多,要说当中谁最能提供情绪价值以及在细节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个人觉得热度极高的小米YU7“当仁不让”,从用户喜好出发进行造车。借鉴小米SU7成功经验的同时加持新的造车理念,让广大消费者感受到它的另一重魅力,正因为感受到这份独特性,小米YU7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多订单数量,先不说实际能真正转成销量的有多少,销量起码不会差,甚至还有可能超越特斯拉Model Y的地位。
关于小米YU7的外观设计就不做详细描述,毕竟该车亮相也有一段时间了,大部分消费者对这套外观设计比较满意,驾驶着它出门一定会有较高回头率,正因为如此才吸引了不少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者,接下来我们主要还是了解一下它的“内在”。
小米YU7的内饰配色提供珊瑚橙、松石灰、暮影蓝和鸢尾紫四种可选,中控台上的木纹饰板支持自定义选择,打造出专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除了16.1英寸中控屏,中控台最里面还有一块天际屏,只不过因为中控屏太过于显眼,再加上自身位置靠里,很容易被人忽视。这块天际屏并不是一块常规屏幕,而是由三块投影组成的显示屏,可以随着人们头部的位置改变视觉角度,用户可以通过中控屏设置天际屏的显示内容,为日常出行提供更多便捷。
中控屏搭载SU7同款车机系统,内置骁龙8 Gen3芯片,操控流畅度真的没得说,基本上你能想到的科技配置都有,在智能化这一方面基本已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不同于常规造型设计,方向盘上方采用了平底式设计,如此做法大概率也是为了不影响观看后面的“天际屏”。配合采用漫反射设计的氛围灯,尤其是在夜间驾驶,看起来确实高级了不少。
内饰设计看似简约,实则支持安装各种拓展件,就连中控屏一周都有四个扩展点,四周都支持供电,考虑到实用性问题,很多消费者会在屏幕下方接一排实体物理按键,这也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中控屏四周接一些拓展件,为日常出行提供更多便捷。
除此之外,车内还有九个磁吸点,比如说中控屏后方有一个纸巾盒,这是官方特别提供的纸巾盒,下方带有磁吸点,可以直接吸在中控台上,这样在激烈驾驶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纸巾盒被甩出去的情况。诸如此类,车内的磁吸点还有八个,不得不说小米汽车在细节方面做得确实挺到位,总能精准抓住当代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后排集成了一块扩展屏,轻轻一按就可以拿下来,用于控制后排座椅加热通风以及多媒体功能。除此之外,后排还有很多设计小巧思,比如后挡风玻璃上沿设计了一个导轨,上面支持后期安装多个配件,比如说照明灯、投影仪、运动相机等,因为这个地方有电源接口,所以支持多方面拓展,这点着实让人意想不到。这么一看,后期小米官方可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扩展件,各位小米用户的钱袋子又要保不住了。
座椅填充物饱满厚实,乘坐体验明显比小米SU7更高级,该有的舒适性配置也不缺,遗憾的是主副驾驶的腿托功能需要选装,这也就意味着原厂没有配备零重力座椅,此外如果用户不选装零重力座椅,按摩功能也不会有,这点还是有些难以抉择。除了基础配置,小米YU7的选装配置确实比较丰富,无形中又要增加购车成本。
这么一看,小米YU7确实挺会“做生意”,在均衡产品力的基础上给到用户更加丰富的选择面。当然不选装这些配置也不影响实际驾乘体验,但选装之后便是锦上添花,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用车需求。目前,消费者对小米YU7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说它花里胡哨,也有人说它个性十足,喜欢的人终归会为它买单,不喜欢的话说再多也没用,至于销量高低只能交给市场和时间去验证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