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报告,数据亮眼,透露出中国汽车行业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行业整体成绩斐然,平均油耗同比下降12.4%
报告显示,2024年,117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或进口乘用车2318.9万辆,行业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712千克。在WLTC工况下,平均燃料消耗量为3.31升/100公里,同比下降12.4%,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8.47克/公里。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企业的积极响应。
新能源积分快速增长,传统车企面临转型压力
新能源汽车方面,正积分达到1728.8万分,负积分为101万分。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产能规模,积累了大量可交易积分,成为“积分银行”。而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传统合资车企,由于燃油车占比高、新能源布局滞后,产生了大量负积分,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
积分交易市场活跃,推动行业优胜劣汰
积分交易市场的出现,为传统车企提供了弥补负积分的途径,但也带来了潜在风险。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积累了大量可交易积分,形成“积分银行”,而一汽-大众、东风本田等需巨额购买积分。积分价格波动或交易不畅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同时也催生了“积分经济”,推动技术先进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利,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传统车企积极转型
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主导型企业,凭借技术突破和产能规模化,实现了政策合规与市场竞争的双重红利。长安、吉利等传统车企,通过“燃油+新能源”双线布局,有效缓解了政策压力,展现了转型韧性。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依托纯电平台和技术创新,迅速积累积分,成为行业黑马。
未来展望:技术革新与政策协同
2024年度积分核算数据折射出中国乘用车行业的转型阵痛与机遇。优秀企业以技术突破和战略前瞻性构建护城河,而问题企业则需在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或合作整合中寻求出路。未来行业能否实现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速度与政策引导效能的协同作用。
百家观点:
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传统车企应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
积分交易市场需要规范管理,避免出现投机行为。
应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