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提车了,吉利新款银河E5。说实话,这次买车脑子里一直有个小坑——电池盲盒。丰巢、耀宁和国轩高科三家,谁优谁劣都在心里打转。最终我入的是丰巢电池的2026款530探索版,完全没法选,提车当天才知道配的是哪家。就电池这点,背后故事估计能写一篇小段子。
提车那天,销售小张跟我聊了会儿:你知道吗,我们这三款电池续航表现差别不小,他说,不过丰巢充电速度更占优,城市日常用,很友好。这个说法我先放着,后面亲测再说。实际上,耀宁电池的安全测试挺猛,什么36吨坦克碾压和8针穿刺都过关,这个数据网上不少人引用,我也有点信。至于国轩高科,听着多数是网上传说,线下少见有人真正碰到的,老实说,我朋友说都是传说中的幻影。
说到续航,先甩个大数字给你:9月动态续航467公里,感觉没法达到满电的610公里标称续航,尤其是高速上表现不咋地,刚才查了一下,105公里/小时的高速,续航只有55%左右有点亏。对比市区通勤,1:1的续航实现起来倒是不错,基本不愁,空调开2挡热风26度左右的时候,偶尔中午关掉还能到9折的节奏,连放一集剧都耗掉5公里续航,别看娱乐休闲也要烧点电。
对了,车刚提回来,胎压有点不稳,这事让我心烦。去4S店说是要加一种特殊气体,还得收费,人家解释说胎压低容易影响续航和安全。这细节谁想到买电动车还得盯着胎压,真是麻烦。销售还半开玩笑说:你胎压搞好了,续航还能再提一提。有点道理,不得不说。
之前我说丰巢充电快,说的有点大了,实际体验下来,充电快不快还真得看充电桩,家附近的快充桩功率一般,不到半小时充了个四五十公里,也没想象中那么飞起。得给丰巢一个好评的是对日常快充支持比较耐心,不像一些品牌车电池在快充上很挑情况。耀宁那边,续航更出色,偶尔听同行说过用耀宁电池车的冬季表现好一些,但这消息来自网络和朋友圈,我也没真见过实测数据,(这段先按下不表)。
碰到一个尴尬事,上周和邻居老李聊起他朋友买的同一款E5装的国轩高科电池。他说:续航一般,冬天别说1:1,估计只有6折左右,完全心累。我先前还挺信这些宣传,结果听他这么说,心里有点犯嘀咕。到底是能跑还是折扣版本,真需要更多时间和实地体验验证。你们觉得电池选装盲盒是不是很坑?厂家到底多大程度上控制这三家电池的供应?
说回我这次丰巢电池的续航,市区表现确实不错,动态续航基本跟标称持平,空调音乐座椅通风开着也没大问题。高速上表现就差点意思,估算了一下,实际续航约为标称的70%左右。这个差距让我想起供应链中间商的那些博弈,拿电池就像买盒方便面,你看包装差不多,里头面条和调料可能差别大。吉利作为主机厂压价,中间供应商为了利润只能缩减成本,有时候车企也没办法全线上选到最优质件。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销售那儿给我一个数字,丰巢电池的单体成本粗略算下来,占整车成本的5%-7%,但和国轩高科那批次相比,价格便宜了10%左右。没错,电池成本拿捏好了,车型价格还得保持竞争力,消费者的选择变成了电池品质和价格的博弈,有点像买股票,选股很重要,但最后很多是运气。
顺带说句,冬天来了,这电池续航会咋样?我心里没底。奥迪Q4 e-tron冬季度续航掉幅超30%,我猜吉利这三款电池至少会掉20%。不过这纯属没细想过的猜测,市区跑短途影响小,但长距离有没有反弹,得等秋冬亲身体会。有点担心冬季空调启动热车,续航会不会更惨?
刚才一个修理工摇头:这胎压不稳不及时处理,是续航大敌,安全隐患更大。听了让人挺焦虑,电动车越来越讲究这些细节,不像老油车那么粗犷了。你有没有碰到类似胎压这么小的烦恼?有没有想过,买电池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买了份未知风险和盲盒的刺激。
突然想到,开新能源车你的心理战有没有像我这么复杂?是挺享受科技感,但同时又怕被电池盲盒坑了的那种复杂。车企和供应商之间的那个电池盲盒游戏,何时能更加透明呢?
最后说一句,吉利银河E5的智能车机系统挺香,操作流畅,用起来不累,真是有点意外。论智能语音交互,好像比同价位的奇瑞小蚂蚁要顺手多了。嗯,后来突然想到,续航和智能体验哪个更重要,恐怕每个人心里答案都不太一样吧?你怎么看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