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长安逸动来了!续航破千公里,智能再升级,190万用户力荐

最近汽车圈里的新鲜事确实不少,各种新品牌、新技术的电动车看得人眼花缭乱,好像不聊几句智能驾驶、不谈个超长续航,就跟不上时代了。

就在大家伙儿的目光都盯着那些新潮的电动车时,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老朋友——长安逸动,却悄悄地干了件大事。

它的第四代车型,第一台量产车,前不久在重庆的生产线上正式下来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一款卖了好多年的燃油家用车换代嘛,能有多大动静?

第四代长安逸动来了!续航破千公里,智能再升级,190万用户力荐-有驾

但事情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这不仅仅是一次常规的更新换代,它背后站着的是从2012年到现在,累计超过190万个家庭的选择和信任,这个数字的分量可不轻。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到几乎白热化的汽车市场,一款燃油轿车,凭什么还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它到底拿出了什么新东西,敢说要为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家用车树立一个新标准?

这背后藏着的门道,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首先,任何一款车能卖到近两百万辆,绝对不是偶然。

这背后靠的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十多年来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好口碑。

这就好比我们身边那些开了几十年的老饭馆,可能店面看着不那么新潮,但你知道他家的菜味道正、用料足,吃着放心。

长安逸动在很多老车主心里,就是这么一个靠谱的角色。

长安汽车内部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测试标准,可以说是“自虐式”的。

第四代长安逸动来了!续航破千公里,智能再升级,190万用户力荐-有驾

一款新车在正式跟我们见面之前,要经历各种各样严酷的考验。

就拿这次的第四代逸动来说,它在研发阶段累计跑了超过400万公里的测试路程。

这是什么概念呢?

地球一圈大概是4万公里,这相当于开着这车绕着地球跑了100圈。

从东北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到新疆吐鲁番能把鸡蛋烤熟的戈壁滩,再到青海高原缺氧的地带,这些极端环境它都得去闯一遍。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确保这台车交到我们普通消费者手里时,足够皮实耐用,不管你在中国的哪个角落,它都能稳稳当当地为你服务。

这份扎实的品质,就是那190万销量的底气,也是第四代逸动敢于全面升级的基础。

说完了内在的可靠性,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新面貌。

以前的逸动,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老实本分、勤勤恳恳的过日子人,稳重是稳重,但总觉得少了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

可这次的第四代车型,可以说是彻底变了个样,像是那个老实人突然注重起了形象,变得时髦又精神。

它用了一套全新的设计风格,最显眼的就是车头和车尾那两条连贯起来的LED灯带,晚上开车灯一亮,科技感一下就上来了,在车流里辨识度非常高。

第四代长安逸动来了!续航破千公里,智能再升级,190万用户力荐-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个在同价位家用车里几乎见不到的配置——可以选装一个电动的尾翼。

这东西以前可都是在那些几十万的性能跑车上才能看到的。

长安这么做,其实是抓住了现在很多年轻家庭的心态。

谁说成了家、有了孩子,就不能追求一点个性和酷炫了?

车子既要能安安稳稳地带着家人出门,也要能偶尔满足一下自己内心那点小小的驾驶乐趣和与众不同。

这个小小的电动尾翼,就像一个信号,告诉大家,咱们中国品牌的家用车,不仅实用,也开始懂我们的个性化需求了。

当然,样子变好看了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硬核升级,还得看车子的“心脏”——动力系统。

对于家用车,我们最关心的无非就是动力够不够用,油耗高不高。

第四代逸动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它搭载了长安最新的“智慧新蓝鲸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里有几个关键技术,说白了就是为了让车子“跑得快,吃得少”。

比如它用了一个叫“500Bar超高压缸内直喷”的技术,听着很专业,其实原理不复杂。

第四代长安逸动来了!续航破千公里,智能再升级,190万用户力荐-有驾

你可以想象一下,普通的喷油嘴喷出来的是水珠,而这个技术能把汽油雾化成非常非常细的油雾,这样汽油和空气混合得就更均匀,燃烧得也更充分。

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动力更强劲,油耗也更低。

它的最大功率达到了141千瓦,峰值扭矩310牛·米,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的家用车里是相当出色的,意味着你日常在市区里超个车,或者过年回家满载上个坡,都会感觉很有劲,不费力。

而真正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的,是它宣称的“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这个能力。

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关键在于一套叫做“iEM智慧能量管理”的系统。

这套系统就像给汽车装上了一个聪明的大脑,它能通过导航地图,提前知道你接下来要走的路是上坡还是下坡,是平坦的直路还是连续的弯道。

比如说,它探测到你马上要进入一段长下坡了,它就会智能地减少发动机的喷油,让车辆更多地依靠惯性滑行,从而省下燃油。

它总能比我们的脚更聪明地控制油门,时刻让发动机工作在最经济的状态。

咱们来算一笔账,按照官方在更接近我们日常驾驶习惯的WLTC工况下测试的数据,一箱油跑1000公里,折算下来,每公里的油费大约也就5毛钱左右。

对于一个每天都要开车上下班,或者经常需要长途出行的家庭来说,一年下来能省下的油钱可不是个小数目,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第四代长安逸动来了!续航破千公里,智能再升级,190万用户力荐-有驾

除了动力和油耗,这次新逸动在智能化方面的进步也特别大,可以说是把很多过去在更高级别车型上才有的体验,带到了我们普通家用车里。

它搭载了长安的“天枢智能座舱”,车里的语音助手接入了AI大模型,这就意味着你和它对话会感觉更自然,更像和一个人在交流。

你不用再说那些死板的命令,比如你可以直接说“我有点热”,它就能自动把空调温度调低。

车机系统也考虑得非常周到,不管你用的是苹果手机、华为手机还是其他安卓手机,都能很方便地连接到车上那块14.6英寸的大屏幕上,用起来非常方便。

更重要的是,像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这些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也配上了。

这在跑高速的时候特别有用,车子可以自动帮你保持跟前车的距离,还能帮你稳在车道中间,能大大减轻长途开车的疲劳感和紧张感。

这些功能在过去都是二三十万以上车型的专属,现在在一款十万级的国民家轿上也能体验到,这背后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实力的飞速进步。

最后,回到一个家庭用车最根本的需求,那就是安全和舒适。

车身安全方面,它用的是一个叫做“方舟笼式”的高强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有超过77%的比例都用了高强度钢材,在驾驶员和乘客周围形成了一个坚固的保护壳。

同时,它全系都标配了一个540度全景影像,不仅能看到车身四周,连车底下的情况都能在屏幕上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功能对于在狭窄的小区里停车或者通过一些复杂路况来说,简直是“神器”,能有效避免剐蹭。

在乘坐舒适性上,接近4米8的车长和2米76的超长轴距,保证了后排乘客有足够宽敞的腿部空间,就算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觉得拥挤。

再加上前排用了双层隔音玻璃,车内环境更安静,座椅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人体工学,长时间乘坐不容易感到疲劳。

长安显然是希望把这台车打造成一个让全家人都能在旅途中感到放松和惬意的“移动起居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