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子重生引爆争议:是浪费经典还是精准卡位?是消耗情怀还是务实创新?转型背后的市场残酷真相

老顾客念叨着要买轿车,汽车公司却推出七座MPV——奇瑞这次的选择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残酷现实。

东方之子重生引爆争议:是浪费经典还是精准卡位?是消耗情怀还是务实创新?转型背后的市场残酷真相-有驾

2003年,奇瑞推出第一代东方之子轿车时,它被寄予厚望冲击高端市场 。车身长度4.78米,搭载三菱2.4L发动机,售价16.66万元,直接对标本田雅阁等合资车型 。但当时奇瑞的品牌力和技术尚未成熟,东方之子轿车未能持续赢得市场 。

2025年,奇瑞重启“东方之子”名称,却将其用在了一款近5米长的七座MPV上。这款车搭载2.0T鲲鹏发动机和8AT变速箱,动力参数甚至略高于别克GL8 。奇瑞的解释很直接:如今三胎家庭增多,商务接待需要大空间,MPV的需求远高于传统轿车 。

事实上,东方之子品牌历史上早有MPV尝试。2007年,奇瑞推出东方之子Cross,基于第二代东方之子平台开发,提供五座和七座布局,主打“3M”理念(大空间、家庭化、团队化) 。

但当时的市场并未成熟,如今MPV市场增幅显著,2023年国内MPV销量增长17.8%,远超轿车和SUV 。

东方之子重生引爆争议:是浪费经典还是精准卡位?是消耗情怀还是务实创新?转型背后的市场残酷真相-有驾

老用户对东方之子轿车的怀念,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情怀滤镜”。数据显示,2024年30万价位最畅销的轿车基本都是新能源车型,燃油车销量占比不足四分之一 。奇瑞若此时投入研发燃油B级车,成本高且回报低。

反观MPV市场,2023年销量达109.3万辆,同比增长15.9% 。新能源MPV更是爆发式增长,腾势D9、极氪009等车型成功将国产MPV价格推至30万元以上,甚至挑战了别克GL8的霸主地位 。

奇瑞的转型并非孤例:吉利将“豪情”转为电动车,长安把“天语”改为轻卡,经典品牌名称被赋予新内涵 。

有批评者认为,奇瑞此举是在消耗东方之子的品牌价值。2003年东方之子轿车曾代表国产车冲击高端的雄心,如今变成MPV,让老用户感到失落 。但支持者指出,在30万以内价格区间,能买到2.0T+8AT的七座MPV,其他品牌几乎无法提供同等配置 。

东方之子重生引爆争议:是浪费经典还是精准卡位?是消耗情怀还是务实创新?转型背后的市场残酷真相-有驾

奇瑞的决策背后是技术资源的整合。近年来,奇瑞将雄狮科技、大卓智能等部门合并成立“智能化中心”,试图解决MPV在智能驾驶和空间优化上的痛点 。新东方之子MPV的定位明确:针对多孩家庭和商务场景,强调空间效率而非复刻轿车造型 。

MPV市场虽增长迅速,却面临“规模魔咒”。2025年前7个月,中国MPV总销量仅52.1万辆,不足SUV市场的十分之一 。

研发成本高、消费者偏好SUV等因素,让MPV成为小众赛道。但新能源技术改变了游戏规则:电驱动布局让MPV空间更大,续航突破900公里,智能座舱和空气悬架等配置彻底颠覆了“MPV平庸”的刻板印象 。

东方之子重生引爆争议:是浪费经典还是精准卡位?是消耗情怀还是务实创新?转型背后的市场残酷真相-有驾

例如,极氪009零百加速仅3.9秒,岚图梦想家搭载华为智驾系统,腾势D9凭借绿牌政策与高配置成为销冠 。这些车型的成功证明,只要产品力足够,MPV可以打破小众市场的局限。

东方之子MPV或许不再是记忆中的轿车,但它延续了品牌“实用超值”的基因。2003年东方之子轿车以“超值价格、超值装备”为卖点 ,如今MPV版本同样强调在30万以内提供2.0T动力和七座空间,与当年策略一脉相承。

行业分析师指出,MPV的未来在于重新定义“移动空间”的价值 。奇瑞的转型看似妥协,实则是将经典品牌植入新场景——让“东方之子”从一款轿车变成一个符号,承载家庭出行和商务需求的双重使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