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小区南门边上那辆破车,最近又开始“搞事情”了。打眼一瞧,好家伙,原本灰扑扑的车身上爬满了南瓜藤,藤蔓顺着车门、车窗往上蹿,活像给车织了张绿毯子。我蹲在旁边瞅了半天,藤子上还结了几个小南瓜,圆滚滚的挂在后视镜上,看着倒挺有田园风——可这风一吹,藤叶子哗啦啦响,总让人想起这车搁这儿都四年多了。
这事儿得从四年前说起。2019年秋天,我刚搬来小区那会儿,就瞅见这辆银色轿车停在单元楼拐角。当时车还挺干净,挡风玻璃上贴着张“临时停车”的纸条,想着人家可能就停两天。谁成想,这一停就没挪过窝。第二年春天,藤子开始抽芽,慢慢就顺着车身往上爬;第三年夏天,藤蔓已经绕满了整个车顶;今年入夏雨水多,藤子疯长得更快,现在连轮胎缝里都钻出嫩芽了。
上周末我特意绕过去细瞧。车头保险杠蹭掉好大一块漆,露出底下的白铁皮,早被雨水泡得发锈;四个车门上的车漆斑驳得跟地图似的,有些地方直接露出了金属纹路;前挡风玻璃裂了道缝,从左上角斜着贯到右下角,里头积着层灰,倒成了天然“防尘罩”。最逗的是后保险杠,不知道被哪个小孩拿石子砸了个洞,洞口边儿上的漆都翻卷起来,活像张咧开的嘴。
“这车怕不是要变‘文物’了?”楼下遛弯的王大爷端着茶缸凑过来。他在这儿住了二十年,对小区情况门儿清:“车主我认识,住3号楼的老张。前两年听说是生意赔了,急着用钱,车挂二手平台卖不出去,后来人就搬去外地了。”我问咋不卖了呢?王大爷摇头:“估计是车太旧,卖不上价。再说搁这儿又不碍事,慢慢就忘了。”
可这“不碍事”可让物业头疼了。去年秋天物业想联系车主挪车,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没人接,最后只能贴告示:“长期占用公共区域车辆将依法处理”。结果告示贴了三天,藤子倒是把告示给“吃”了半截——藤蔓顺着告示纸往上长,把“依法处理”四个字遮得严严实实。现在物业也没辙,只能定期来拔拔周围的杂草,怕藤子缠到电线上。
要说这车最绝的还是“季节限定景观”。春天藤子抽新芽,嫩绿色的一片,路过的小孩追着蝴蝶跑,总爱扒拉着藤子玩;夏天藤叶茂密,能给停在旁边的电动车挡太阳,有回我电动车暴晒两小时,靠这藤子底下竟凉快不少;到了秋天,南瓜藤结出小南瓜,红的绿的挂在车上,倒成了小区拍照打卡点,前几天还有姑娘举着手机拍“秋日限定车”;冬天藤子枯了,干巴巴的藤蔓裹着车身,雪一盖,又成了“雪中沉睡的老伙计”。
不过这景观看着热闹,背后也有麻烦。上个月下大雨,藤子吸饱了水,压得车身往下沉,右后轮都陷进草坪里了。园林师傅来修剪藤子,拿着锯子比划半天:“这藤子根系太发达,全缠在底盘上了,剪的时候得小心,别伤着车。”结果剪了半天才清干净,地上堆了老大一堆藤枝,物业找了个三轮车拉走,说这藤子晒干了能当柴火,倒也算物尽其用。
现在再看这车,真有点“命硬”的意思。底盘被藤子垫着,没怎么生锈;车身虽然破,但没听说被偷过零件;连轮胎都没瘪,估计是当年车主走的时候特意充了气。有回我跟修车的李师傅唠嗑,他说:“这车要是搁露天停车场,早该烂得只剩架子了。搁这儿有藤子给‘遮风挡雨’,反而多活了好几年。”李师傅还说,要是真有人想修,把藤子全清了,换换轮胎、补补漆,说不定还能凑合开两年,“就是油耗肯定高,发动机估计也老化得厉害”。
要说最可惜的还是车主。老张搬走前跟我邻居打过照面,说他本来想把车留给老家亲戚用,结果亲戚嫌车太旧不要,想卖又卖不掉,最后只能扔这儿。现在老张在深圳打工,偶尔在业主群里冒个泡,也没提过这车的事儿。有回我开玩笑问他:“您那车都成小区标志了,啥时候接回去当展品啊?”他回了个无奈的表情:“就一破车,哪顾得上。”
现在这车就这么静静地“躺”在那儿,见证着小区的日升月落。春天看孩子跑闹,夏天给路人遮阳,秋天结南瓜逗乐,冬天裹雪被子睡觉。你说它是废车吧,它还真有点“生命力”;你说它是景观吧,它又确实占着公共区域。物业想过挪走,可没车主同意手续不好办;车主呢,估计早把这事儿忘脑后头了。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