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买合资B级车?日产天籁降到“骨折价”,为啥没人买?

你敢信吗? 曾经加价提车的日产天籁,现在终端价直接跌穿12万! 这个车长超4米9、轴距2米82的B级车,如今入门版比大众速腾还便宜,但4月销量却只有4000多辆,连雅阁、凯美瑞的零头都不到。

隔壁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疯狂降价抢市场,连国产混动A级车都开始卷到15万内。 天籁硬是靠“大沙发”和白菜价硬撑,可消费者为什么不买账?

价格跌到“地板价”,但销量还是扶不起

日产天籁现在有多便宜? 11.98万就能提入门版,顶配也不到19万。 这个价格放在5年前,妥妥的“中产价”,现在直接杀进国产A+级轿车地盘。 但4月卖出去4295辆,连雅阁(1.6万辆)的一半都不到。

为什么这么便宜还卖不动? 一是品牌溢价崩了,以前“日系耐用”的金字招牌被新能源车冲得七零八落;二是产品力跟不上,车机系统卡成PPT,连个OTA升级都要等半年;三是新能源车太狠,比亚迪秦PLUS DM-i起价9.98万,混动油耗3.8L,谁还愿意烧油?

空间大到能“躺平”,但年轻人不感冒

天籁的卖点很直白:空间大、坐着舒服。 后排膝盖能塞进三拳,身高1米8的人翘二郎腿都不顶头。 座椅用料厚实,标配加热/通风,夏天不烫屁股,冬天不冻腿。

但问题来了:家庭用户看重空间,但年轻人要颜值、要智能。 天籁的外观还是“老气横秋”的家族脸,车尾双排气纯属装饰,连个贯穿式灯带都没有。 内饰虽然用软包,但中控屏只有8英寸,连CarPlay都要选装高配。连小鹏G6都卷到“手机算力车机用”,天籁还在用老掉牙的芯片。

动力选择两极分化:2.0L拉胯,2.0T真香

天籁有两款发动机:2.0L自吸版,马力156匹,开高速超车要深踩油门,被网友吐槽“买菜车中的买菜车”;2.0T涡轮版,马力243匹,零百加速6.4秒,实测油耗7.5L,动力和油耗兼顾。

但矛盾来了:便宜的2.0L没人买,2.0T版本指导价17.98万起,终端优惠后15万出头,但消费者觉得“贵”。 更尴尬的是,迈腾1.5T起价15万,雅阁1.5T混动17万,天籁的2.0T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夹心饼干。

合资车最后的倔强:降价换市场,但敌不过趋势

天籁的困境很典型:合资燃油车集体“价格跳水”,帕萨特降到14万内,凯美瑞混动跌破18万。 但消费者用脚投票: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0%,比亚迪汉EV起价20万,却标配空气悬架、丹拿音响。

天籁的“舒适牌”正在失效。 国产车把座椅按摩、零重力座椅卷成标配,而天籁还在靠“沙发厂”老本。 一位车主吐槽:“座椅舒服是舒服,但车机卡顿、车漆薄,开三年掉漆的地方能当筛子用。

总结争议:15万买油车,天籁值不值?

如果预算卡死15万,天籁2.0T版本确实能打:动力强、空间大、维修便宜。 但现实很骨感:开它通勤,92号油烧到心痛;和朋友聊车,人家晒的是激光雷达、超充速度。 新能源车保值率也在涨,特斯拉Model 3三年残值率60%,天籁三年只剩45%。

天籁的降价像一场困兽之斗:它想用价格留住燃油车用户,但时代早已变了风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