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汽车工业崩盘!中国品牌占60%市场后突遭禁售

俄罗斯汽车工业崩盘!中国品牌占60%市场后突遭禁售-有驾

一夜之间,中国卡车在俄罗斯从“英雄”变成了“弃子”。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与计量局7月30日宣布,全面禁止进口和销售东风、福田、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多款中国卡车车型。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经济制裁,欧美车企纷纷撤离俄罗斯市场。俄罗斯一度出现“卡车荒”,运输和基建全面受阻。

就在这个真空期,中国品牌快速补位,凭借价格便宜三成、交付周期短、适应极寒环境的优势,中国卡车很快成为俄罗斯物流公司和矿区工地的首选。

01 市场剧变:从不足4%到60%的逆袭

短短两年间,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从不足4%飙升至近60%,完成了从市场边缘到绝对主力的跨越。

中国车企在乘用车市场同样表现出色。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份额从2021年的约5%,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60%左右。

俄罗斯市场在2024年汽车总销量达到183万辆,同比增长91%,创下近期销量年度新高。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汽车的保障供给。

02 政策反转:俄罗斯突然禁止中国卡车销售

然而就在中国车型风头正劲之际,俄罗斯监管机构突然出手。2025年2月,俄方先是撤销了陕汽SX3258自卸车的安全认可。

随后在7月30日,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与计量局正式宣布禁止进口和销售多款中国卡车车型,包括东风、福田、一汽解放等主流品牌。

俄方给出的理由是这些车型存在“刹车性能、噪音、排放和安全装置等问题”。但分析普遍认为,这实际上是俄罗斯保护本土产业的措施。

03 保护主义:俄罗斯汽车工业全面崩溃

俄罗斯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背后,是其汽车工业面临全面崩溃的残酷现实。

中国卡车的低成本竞争严重冲击了俄罗斯本土汽车工业。中国卡车平均每辆5万美元的低价,比俄罗斯本土车商每辆6.7万美元低不少,挤压了本土车商的利润空间。

俄罗斯最大汽车制造商Avtovaz预计,2025年俄罗斯乘用车销量将下降25%,至110万辆。实际上,2025年1-7月俄罗斯车市累计销量74万辆,同比下降27%。

俄罗斯汽车贷款违约率同比激增85%,违约金额达320亿卢布(约合3.87亿美元)。卡玛斯(Kamaz)和嘎斯(GAZ)等本土制造商均已缩短工时。

04 深层原因:产业安全与供应链依赖

俄罗斯对中国卡车的限制,实际上反映了深层次的焦虑。

首先是产业安全的动摇。俄罗斯的国民品牌卡玛斯市场份额被压缩到不足三成,销量下滑导致产线停摆,工人每周缩短工时、收入下降。

其次是供应链的被动依赖。军用和民用卡车在技术上有超过六成的同源度,中国零部件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比已超过三分之一。从发动机到变速箱,大量核心零部件依赖中国进口。

最后是技术差距的加速拉大。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进展迅速,而俄罗斯本土企业仍主要停留在传统燃油动力阶段。

05 中国车企应对:本地化与技术升级

面对俄罗斯的政策封锁,中国车企正在积极调整战略。

加快本地化成为首要任务。俄罗斯的“工业本地化计划”明确要求,整车在俄的装配比例超过50%,才能享受关税减免和税收优惠。

北汽福田、东风柳汽、上汽红岩等企业,已经着手在俄探讨合资建厂,部分项目进入选址和供应链对接阶段。

同时,中国车企需要补齐服务短板。俄罗斯幅员辽阔,很多运输线路动辄上千公里,中途可能没有任何维修点。建立覆盖更广的维修站和配件仓库成为当务之急。

更重要的是加速技术升级。中国车企已经在国内积累了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的经验,如果能将这些优势带入俄罗斯,差异化竞争力将更加突出。

俄罗斯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中国品牌从2021年不足5%的市场份额,一度跃升到60%。现在,俄罗斯车市持续下滑,2025年1-7月累计销量74万辆,同比下降27%。

俄罗斯卡车市场的故事预示着一个更现实的未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只有把产业链真正扎下去,中国车企才能在全球市场真正立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