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汽车证券部否认“江铃福特并入长安福特”传闻
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则关于江铃福特可能并入长安福特的传闻,如同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市场中激起层层涟漪。6月19日凌晨,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汽车”)迅速发布声明,明确表示:“目前没有资产重组整合的相关计划。”这一回应,及时为市场拨开迷雾,稳定了投资者的情绪。
此前,市场传出消息称,福特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将启动资源整合,前者可能被并入后者的运营体系。这一消息迅速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大家纷纷猜测这背后可能带来的企业格局变化。江铃汽车在声明中不仅否认了传闻,还阐述了当前的战略重心。公司表示,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正与合资伙伴及经销商共同致力于打造健康、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通过提升运营效率与跨网络协同作用,增强企业与经销商的整体盈利能力。
福特中国也给出了类似的回应,称“不对毫无根据的谣言和猜测发表评论”,并表示为保持竞争力,正努力打造健康可持续的销售服务网络,提高运营效率和跨网络协同作用。回溯两家合资企业的发展轨迹,差异化的定位曾是福特在华“双合资”战略的基石。长安福特成立于2001年,专注乘用车市场,凭借嘉年华、福克斯和蒙迪欧等明星车型,在2016年创下近百万辆销量巅峰。然而近年来,受产品迭代迟滞等影响,销量持续承压。江铃福特则承载着更长的合作历史,自1995年福特入股江铃汽车以来,推出的全顺轻客长期占据商用车市场领先地位。2021年,江铃汽车与福特成立江铃福特科技公司,引入烈马、F - 150猛禽等越野车型,但转型成效未达预期,公司业绩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电动化转型的滞后。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的中国市场,长安福特虽于2023年整合了福特电马业务并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但产品布局仍显单薄;江铃福特在新能源领域则几乎“失声”。尽管合并传闻遭否认,但业内人士认为,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两家企业在渠道、产品等方面均具有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表示,若实现资源整合,有望构建覆盖全品类的产品矩阵,减少重复投入并强化渠道合力。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也认为,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重塑行业格局的关键阶段,如何通过运营层面的深度协作挽救市场颓势,已成为福特系合资企业不容回避的生存命题。
事实上,江铃福特和长安福特是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公司在华两大合资品牌,中方股东分别为江铃集团和长安汽车。长安福特主攻轿车及SUV市场,产品线涵盖蒙迪欧、锐界等主流家用车型;江铃福特则转向SUV及皮卡细分领域,推出撼路者、游骑侠Ranger等硬派车型。然而,福特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近年来持续下滑,2017年至2019年,销量分别为119万辆、75万辆和5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37%和25.3%。尽管2020年和2021年销量有所回升,但2022年和2023年又分别下降至49.5万辆和46.7万辆。作为两大合资主体,长安福特2024年销量为24.7万辆,但2025年前5个月同比下滑16.43%。江铃福特乘用车销量则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仅为3.5万辆。
尽管福特中国通过精简产品线、推出“福特纵横”渠道品牌等举措于2024年实现七年来首次盈利,但福特中国总裁吴胜波坦言“刚出急救室,未出 ICU”,强调需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以应对电动化转型乏力与市场份额萎缩。福特全球CEO吉姆·法利于2025年提出中国市场战略调整,聚焦商用车、电动汽车及出口业务,减少非核心领域投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铃汽车和长安福特如何调整自身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