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加速供应链转移
最近,路透社报道说,有几位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通用汽车已经通知它旗下的几千家供应商,让他们赶紧找找看有没有办法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整个供应链彻底从中国搬出去。
有些供应商甚至被明确要求,在2027年之前就完全停止从中国采购东西。
供应链调整背景
这消息从2024年底就开始陆续传给供应商了,到了2025年春天,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紧张,这件事也变得更紧迫了。
通用这次调整供应链,可不是单独发生的事,而是整个全球汽车业在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一个缩影。据媒体报道,这次调整主要是针对在北美生产车型所用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通用现在更倾向于让北美产的车型使用北美本地工厂生产的零件,不过对于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供应链,他们还是保持开放态度。
这个指令不只是针对中国,还涉及俄罗斯、委内瑞拉等一些因为国家安全问题被美国限制贸易的国家。而在这些国家里,中国显然是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国。
转型艰难,销量下滑
通用汽车这次的决定看起来挺狠,但其实背后真的不容易。一方面,它在中国市场表现越来越差,2024年上汽通用的销量才卖了43.5万辆,比前一年直接腰斩,跌了将近一半。另一方面,它在电动车这条路上也掉队了,到2025年,通用的电动车销量还不到总销量的10%,而整个行业平均水平都已经到了35%左右了。
再看看他们推出的几款电动车型,比如凯迪拉克LYRIQ和别克E5,续航里程不够,智能化配置也不够给力,电池成本还高,平台技术也显得有点落后,跟现在的主流产品差距明显。所以说,想要转型真的不是说换条路就能马上跟上的。
中国供应链优势显著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搞电动化的事情,看起来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他们现在在中国加大了新能源车的布局,比如别克品牌,从2025年起推出的新车都会走电动化的路线。
而且,通用还公开说,他们从中国这些新势力车企那儿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在车机系统和语音控制这些方面,感觉人家做得比他们还强。
不过对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想把供应链从中国搬出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辆车光是零件就有大概三万个,背后牵扯到成千上万的二级、三级供应商。也就是说,整个供应链的上游都要重新调整,这过程既费钱又复杂。
中国在汽车供应链的很多环节都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比如说汽车照明、电子设备,还有定制零部件的模具制造等等。这些产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二三十年了,早就形成了成熟的体系。
就拿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稀土磁材来说,中国几乎掌握了全球近90%的加工能力。之前美国的一些车企还联合发出警告,说如果稀土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电机的生产。
所以你看,对零部件供应商来说,真的很难轻易把供应链搬出中国,不仅麻烦,成本也太高了。
供应链重组与适应
建立一个完整的全新供应链,通常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这里面包括挑选合适的供应商、建设生产能力、通过各种质量认证等多个环节。
而通用汽车给部分供应商设定的截止日期是2027年,现在只剩下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了。
所以,这次供应链的调整并不是简单地把工厂搬来搬去,而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大规模重组。
通用汽车的这个决定,与其说是要退出中国市场,不如说是一家老牌汽车公司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趋势交织下的艰难适应与求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