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思域为何突然卖不动了?原因很现实,看完或许能明白

本田思域为何突然卖不动了?原因很现实,看完或许能明白-有驾

最近看车圈讨论,总有人问本田思域怎么就突然卖不动了?

想当年 “法拉域” 的名头多响,别说原价提车,加钱等一两个月都是常事,现在倒好,终端价都跌到 7.89万 起了,月销量还在三千辆上下震荡,这落差也太大了吧?

有人说是不是思域设计不行了?

第十一代被吐槽像 “小号雅阁”,运动感没了……这话有道理,但也不全对。

你想,以前年轻人买思域,图的是那股子 “秒天秒地” 的劲儿,1.5T发动机踩下去的推背感,熏黑尾灯晚上一亮的辨识度。

可现在年轻人对 “运动” 的定义变了!不是说踩油门快就叫运动了,他们要的是语音喊一声就能调空调、导航,要的是堵车时不用脚踩刹车的自动跟车,要的是半小时就能充大半箱电的快充……这些东西,思域没有。

本田思域为何突然卖不动了?原因很现实,看完或许能明白-有驾

就拿秦L DM-i来说,亏电油耗才 2.9L/100km,加一箱油能跑两千公里,日常用电每公里成本才几分钱,比思域的 4.39L 油耗省太多了。

而且秦L还有透明底盘、自动泊车,车机流畅得能刷短视频,年轻人为什么还要选一个车机卡顿、连5G都不支持的燃油车?

不是思域不够好,是时代变了,本田还在按老路子走。

再说本田的 “老本”……耐用性。

以前大家买本田,觉得 “地球梦” 发动机靠谱,开十年都不用大修。

可现在呢?

比亚迪、吉利这些自主品牌,直接给三电终身保修,整车质保也到五年或十五万公里,比本田的五年质保还实在。

你想,家庭用户买车,图的就是省心,新能源车不仅用着便宜,保修还长,他们为什么不选?

本田思域为何突然卖不动了?原因很现实,看完或许能明白-有驾

还有价格这事,说起来也挺讽刺的。

思域现在终端价跌到 9万左右,看着便宜吧?

可往上看,雅阁都降到12万出头了,加几万就能买B级车,空间大、面子足;

往下看,轩逸、朗逸这些家用车,空间比思域大,终端服务网络也密,保养还便宜。

思域夹在中间,说运动吧,比不过新能源车的科技感;

说家用吧,又拼不过同价位的竞品,这不就是 “高不成低不就” 吗?

以前思域还有个 “JDM文化” 的光环,改装圈里谁没玩过思域?

改个尾翼、换套轮毂,开出去特有范儿。

可现在呢?

年轻人玩车的重点变了。

新能源车虽然改装件少,但原厂就带大尺寸中控屏、氛围灯、智能驾驶,这些东西不是靠改件能补上的……你给思域改个流畅的车机,可能要花几千块,还不一定兼容;

但新能源车出厂就有,你说年轻人选哪个?

本田思域为何突然卖不动了?原因很现实,看完或许能明白-有驾

有意思的是老车主的流失。

有数据说,32%的思域置换车主都选了新能源,90后是占到47%……这说明什么?

连最认思域的人都在跑。

不是他们不爱思域了,是他们的需求变了。

以前单身时开思域,觉得够酷;

结婚有孩子后,要考虑油耗、空间、安全,新能源车刚好能满足这些,思域自然就成了 “过去式”

说实话,思域本身的底子不差。

2735mm的轴距,后排空间够家用;

全系10个安全气囊,安全性在同价位里算能打的;

1.5T+CVT的动力,开起来也平顺。

可问题是,现在消费者要的不止这些了!他们要的是 “一车多用”,既能通勤又能长途,既能自己开又能照顾家人,还得有科技感、性价比……这些,思域都没跟上。

本田思域为何突然卖不动了?原因很现实,看完或许能明白-有驾

本田不是没试过转型,比如推纯电SUV S7,可起售价快26万了,比比亚迪宋PLUS EV贵了好几万,配置还没人家高,月销量才几十辆,这不是没人买吗?

说白了,本田还是没放下“合资品牌”的架子,以为靠以前的口碑就能卖车,可现在的市场早就不买账了。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