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刚买就降价?车企保价承诺成“套路”,消费者心寒谁买单!

今日头条,车圈儿这池水,又被搅得波澜壮阔了!

咱们今天得聊点儿实在的,不是什么上市发布会,也不是什么概念车,而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那点儿“钱”的事儿,以及这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你说这车企吧,平时一个个儿都神气十足,又是智能、又是科技,又是环保、又是未来,听得咱们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儿就掏钱。

可一涉及到真金白银,涉及到咱们车主最直接的利益,怎么就瞬间“变脸”了呢?

这事儿,我今天就得给大伙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先说说这“保价”的事儿。

现在这汽车市场,跟过山车似的,一天一个样儿。

特别是新能源车,那降价的速度,简直比闪电还快!

刚提了车的,那叫一个心拔凉拔凉的,感觉自己像是被“收割”的那个。

你说这车企,当初卖车的时候,那个“保证不降价”的说辞,现在听起来,是不是就像是耳边风?

新车刚买就降价?车企保价承诺成“套路”,消费者心寒谁买单!-有驾

我有个哥们儿,小李,上个月刚提了辆某品牌的电动车,那叫一个高兴,天天在朋友圈晒。

结果不到半个月,厂家直接官宣降价!

你说这小李,当时那个心情,就像是刚吃了个馅儿饼,结果发现里面压根儿没馅儿,就一个空面皮儿,那滋味儿,别提多难受了!

他打电话给我的时候,声音都带着点儿委屈,问我这事儿该怎么办。

我只能劝他:“小李啊,别急,这事儿啊,得看厂家良心,也得看咱们的‘招儿’对不对。”

新车刚买就降价?车企保价承诺成“套路”,消费者心寒谁买单!-有驾

这“招儿”对不对,说白了,就是咱们车主有没有“底气”!

你说这车企,卖车的时候,把咱们哄得跟上帝似的,又是送礼、又是送保养,把车吹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

可车主们一遇到问题,特别是这种“保价”的承诺被打破的时候,怎么就瞬间“隐身”了?

电话打不通,客服永远在忙,甚至有些地方,直接告诉你“不退差价,这是市场行为”。

这“市场行为”这四个字,真是好用啊!

万能挡箭牌,什么事儿都能往上套。

可我想问问,当初承诺“保价”的时候,怎么就不是“市场行为”了?

怎么那时候就敢拍着胸脯说“您放心买,我们绝不让您吃亏”?

这前后矛盾,这种“双标”操作,是不是有点儿太伤人了?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特别火的段子,说的是“商家套路多,用户心发慌”。

这用在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车领域,简直是太贴切了!

这车企,就好像一个生意人,卖东西的时候,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能把假的说的跟真的似的。

等东西卖出去了,出了问题,就立马儿撒手不管,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咱们再往深里说道说道。

这降价,本身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无可厚非。

可问题在于,很多车企在降价前,并没有充分告知和尊重已经购车的消费者,甚至是以一种“悄悄进行”的方式,让一些消费者措手不及。

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暴露了车企在诚信经营方面的不足。

想想看,你咬牙跺脚,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够了钱,买了一辆心仪的车,想着能开启一段美好的用车生活。

结果呢?

没过多久,你发现你花出去的钱,能买到比你现在这辆车更好的配置,或者同样的车,只需要更少的钱。

那种失落感、那种被欺骗感,真的不是一句“市场行为”就能抚平的。

这让我不禁想起《论语》里的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没有诚信,不知道他还能有什么用。

放到车企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没有诚信的车企,即使产品再好,技术再先进,最终也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长久信赖。

而且,这种“保价”承诺的失效,对整个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一种打击。

当消费者不再相信车企的承诺时,他们对汽车产品的信任度就会下降,这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和信任。

咱们再来聊聊这“技术”和“营销”之间的微妙关系。

很多时候,咱们看到的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宣传,什么“黑科技”、“颠覆性创新”,听起来都特别厉害。

可一旦到了实际使用中,会发现很多所谓的“黑科技”,可能只是一个噱头,或者是一个“伪需求”。

新车刚买就降价?车企保价承诺成“套路”,消费者心寒谁买单!-有驾

我有个哥们儿,前段时间买了一辆号称“全场景智能互联”的新能源车。

结果呢?

那个所谓的“智能语音助手”,经常听不懂人话,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就是卡顿。

导航系统嘛,时不时就给你指错路,让你在陌生的街头兜圈子。

你说这“智能”,到底智能在哪儿?

是智能地让咱们更糟心吗?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车企为了卖车,会把一些本来很普通的功能,包装成“黑科技”,然后再标上一个高价。

比如,一个简单的OTA升级,以前是免费的,现在可能要收费了;一个基础的驾驶辅助功能,以前是标配,现在可能变成了选装包。

这不就是把“老酒装新瓶”,然后卖出新价钱吗?

这让我想起一个老段子:“我有一个朋友,他告诉我,他买了一个‘智能马桶’,带自动冲水、加热、烘干功能。

我问他,那价格呢?

他说,嗯,价格嘛…

比普通马桶贵了三倍!

我问他,那冲水呢?

他说,冲水功能,跟普通马桶一样。”

听听,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所以说白了,这事儿,有时候就是“套路”!

车企们深谙此道,利用咱们对新技术的渴望,利用咱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用各种营销手段,把产品包装起来,卖个好价钱。

而咱们,作为消费者,有时候就像是那个“信息不对称”的弱势群体,只能被动地接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市场终究是大家的。

消费者也不是傻子。

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这些“套路”时,他们自然会用脚投票。

你看现在,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因为产品力不足、服务跟不上,口碑下滑,销量也跟着“跳水”。

这说明什么?

说明“真诚”和“实力”,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

咱们再想想,那些真正用心做车、踏实做事的车企,他们的产品,往往有着过硬的质量,稳定的性能,以及贴心的服务。

他们不会去玩那些虚头巴脑的营销,而是把精力放在提升产品本身。

这样的车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喜爱,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所以,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买车的时候,不能光听宣传,也不能光看价格。

得擦亮眼睛,多做功课,多去了解。

看看人家的口碑怎么样,看看人家的售后服务怎么样,看看人家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然,我也知道,现在市场上信息太杂了,有时候真的很难辨别。

但咱们不能因此就放弃思考。

咱们得保持一份清醒,保持一份警惕。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有点儿复杂,又有点儿简单。

复杂在于,它牵扯到市场规则、商业道德、消费者权益等等方方面面。

简单在于,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诚”字。

车企对消费者诚,消费者才会对车企诚。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画面:一个年轻的家庭,攒了很久的钱,终于提了辆新车,孩子坐在后座,好奇地看着窗外的风景,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多少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啊!

而汽车,承载着这份期待,也应该承载着这份责任。

新车刚买就降价?车企保价承诺成“套路”,消费者心寒谁买单!-有驾

咱们希望看到的,不是车企们为了追求利润,而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也不是各种“套路”和“忽悠”,让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充满疑虑和不安。

咱们希望看到的,是车企们能够用真心对待消费者,用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赢得市场的认可。

这事儿,说起来,咱們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

这杆秤,不是简单的价格高低,而是价值,是信任,是长久的陪伴。

所以,下一次,当你看到那些“保价承诺”被打破的时候,当你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的时候,别沉默,也别委屈。

咱们得学会发声,学会用合法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为,咱们买的,不只是一辆车,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投资,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回报。

这笔账,咱们得算清楚!

这事儿,你说,有意思吧?

咱们今天就先聊到这儿。

但这个话题,我觉得,远没有结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